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留村

(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羊裏鎮東留村)

鎖定
東留村為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 [1]  羊裏鎮的村莊之一,北與北留村接壤,西與西留村毗鄰,南與中榮隔匯河相望,東為九羊公司。
中文名
東留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羊裏鎮 [1] 
人口數量
1876 人 [2] 

東留村歷史沿革

明嘉靖年間,李姓遷此建村,原名李家屯。因址在北留村東南,改稱東南留村,後簡化為東留村。現有李、楊、王、高、賈、陳、張、盧、朱9姓,以楊、王姓居多。村民不分家族、貧富、多寡,世代和睦相處。
清康熙《萊蕪縣誌》記載:“儀封保•東留村。”1958年屬寨裏區;1959年歸屬羊里人民公社;現歸羊裏鎮。
東留村在1938年成立黨支部。王丙仁任支部書記。成員有楊西興、李清軒等人,後楊西興在1939年帶領“紅槍會”到孤山子與其餘地方民兵組織會合,給予國民黨的雜牌軍秦啓榮部以沉重打擊。後又參加全國的解放戰爭。在抗日戰爭及抗美援朝作戰時,東留村湧現出了一批革命烈士,其中有李相文、王丙現等人。
1975年東留村將100畝農田改為桑園,植桑養蠶,屬省批科技項目,共有蠶室26間,分13個組每組8人,每畝蠶種兩張,每張產蠶180斤,每斤價2.7元,共收入玖萬餘元,增加了農民收入,提高了羣眾的生活水平。
1975年後,東留村大搞水利建設。先後打出柴油機大口井12眼,澆地面積1000餘畝。1989年打出深水井18眼,2002年又新打深水井4眼,使全村1400多畝地都變成了旱澇保收的水澆田,大大提高了產量,既保證了村民生活又對國家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1992年東留村被萊城區命名為“生薑大蒜專業村”,1998年被評為“生薑生產專業村”。2001年人均收入達到3763元。代購代銷多達30餘處,經銷飯店10處有餘,運銷大户20餘户,小商小販不計其數。
1995年結合村莊規劃,整修硬化村內中心大街東西長650米,寬18米,並硬化路面,同時在村北統一規劃建造新村,10米寬的中心街貫穿南北,前後出廈的小康屋前後六排,分列中心路兩側,每座住宅東西長14.5米,南北寬15米,統一規劃,整齊劃一,面貌一新。1995年重新建村委大院,共計30餘間,內設支部辦公室,村委辦公室,黨員活動室,計生辦公室,人口學校,倉庫,傳達室,幼兒園,衞生室等。
2020年因九羊防護距離搬遷至留村集中居住區,成功入住776户,老百姓生活環境和水平得到日益提高。 [2] 

東留村烈士英名錄

楊坤雪 高金安 高士傑 陳佔春 王秉仁 楊錫忠 李迎芝 王秉現 楊洪恩 楊坤銀 楊坤林 王秉松 賈守讓 李相文 楊西銓 楊西海 賈現章 楊坤波 楊坤彪 王新剛 [2] 

東留村歷史遺蹟

東留村東西長900餘米,南北長800多米,在村東入口,有兩處依形狀命名的水灣。一曰“三角灣”,一曰“長長灣”。為出入方便,在明朝末年,舉全村之力在兩灣之上修建了一座石拱橋,稱之為“海岱橋”。意思是從橋向西可到達泰山,向東可直至東邊的大海。在橋頭立有巨碑,又栽植楊樹、槐樹等樹木,歷經歲月,長成參天大樹,需三人合圍。
村東南處有一圍子,建於清朝末年,面積約100餘畝,四面有圍牆,高6米,牆外有壕溝,寬約3米,深2米。四角均建有兩層的碉堡,配有槍眼,用來防亂,在兩邊留有出口,有吊橋橫過壕溝。當時土匪盛行,為防匪患,村民多數進入圍子中,免遭塗炭。與圍子相對,路東是東寨,高數十米,為一巨大土堆,四周柏樹林立,相傳敬神靈均在此舉行儀式。
村西大街北有泰山奶奶廟,建於1880年。由當時的巧匠盧金羅主持修建。為建此廟,派數十名工匠至泰山碧霞祠,對祠中的神像及物件加以測算,回來後按一定比例進行仿造,建成泰山奶奶行宮。廟門南有一個四邊石砌數米深、10米見方的水池。相傳為泰山奶奶洗手盆。村中路北有一玉皇廟,兩層建築,青灰牆,古雅精緻,更顯肅穆,廟內塑有玉皇大帝神像。與玉皇廟相對有一觀音廟。早年自膠東、青州來登泰山的香客,均在此先作朝拜,以表誠心。體健者可繼續前行,體弱者在此許願後,即可回府,因此,當時此處香火頗旺。
民國初年,在村中建天主教堂一座,有正殿7間。村西與西留村交界處建有基督教堂一座,高脊闊檐,軒敞氣派。1941年,日軍想在此修建碉堡,地下黨領導羣眾開展鬥爭,採取白天你建,晚上我拆的游擊戰術,與其周旋,前後半個多月,最後無果而終。 [2]      

東留村歷任村支書

1938年-1939年
王丙連
1939年-1940年
楊仲起
1940年-1945年
王丙仁
1945年-1949年
李相聖
1949年-1955年
王淑學
1955年-1958年
陳效法
1958年-1960年
楊 震
1960年-1966年
李玉俊
1970年-1987年
李聖興
1987年-1992年
楊承海
1992年-1999年
楊西軍
1999年-2007年
李成順
2007年-2012年
李承興
2012年-2016年
楊桂明
2016年-2018年
玄振菊
2018年至今
王 憲
參考資料: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