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軍隊後勤

鎖定
戰爭是在一定的物質基礎上進行的,離不開後勤的保障。所以,軍隊後勤是隨着軍隊的出現而產生的。隨着軍事科學技術的發展,軍隊現代化程度越高,對後勤的依賴性越大,後勤的地位和作用就越重要。
中文名
軍隊後勤
外文名
The army logistics
別    名
軍需
性    質
後勤
屬    性
軍隊

軍隊後勤歷史沿革

中國古代,“軍需”與“軍須”的含義相同,泛指軍隊需要的各種物資。“軍須”一詞,較早見於唐朝李延壽編撰的《北史・韓麒麟列傳》,其中有“白曜攻東陽,麒麟上義租六十萬斛,並攻戰器械,於是軍須無乏”的記載。《宋史・食貨志》載有“京師米有餘蓄,命發運司損和糴數五十萬石,市金帛上京,儲之榷貨務,備三路軍須”。《元史・食貨志》載有“和糴自唐始,所以備邊庭軍需也”。清末,“軍需”一詞不僅指軍需物資,而且用於軍隊中的職務和機構名稱中。軍隊中設的軍需官和陸軍部的軍需司,主要負責糧餉、服裝等的供應與管理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需”一詞,主要指被裝、給養、飲食裝備器材等,並在職務和機構名稱上使用。世界各國軍隊軍需勤務的範圍和管理機構不盡相同。 [1] 

軍隊後勤國外歷史

俄羅斯軍隊後勤分設被裝勤務、給養勤務。被裝勤務除負責被裝補給外,還負責登山器材、運動器材的供應和軍人洗衣、洗澡;給養勤務主要負責給養補給。此外,還在後勤設農業局,負責管理武裝力量農副業生產。法國軍隊軍需勤務除負責被裝、給養補給外,還負責經費和部隊行政管理。印度軍隊軍需勤務包括給養補給和部隊農場、軍人服務社的管理;被裝補給由軍械勤務負責。美國軍隊沒有獨立的軍需勤務,由物資管理系統負責被裝、給養的補給和日用品供應。 [1] 

軍隊後勤軍需內容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需勤務,包括被裝勤務、給養勤務和軍隊農副業生產。軍需勤務作為軍隊後勤的專業勤務之一,包括:①擬製軍需建設規劃、計劃和規章制度。主要是編制長遠規劃和年度計劃,制定被裝、給養供給標準及各項軍需管理規定。②組織實施軍需物資的籌措、儲備和供應。主要是編制軍需保障計劃;組織被裝、給養、飲食裝備器材等軍需物資的採購、生產或請領;建立保障正常供應和戰時應急需要的日常儲備和戰備儲備;實施軍需物資的供應。③組織指導部隊農副業生產。主要是貫徹執行國家、軍隊有關農業方面的政策和法規,擬定發展農副業生產的規劃、計劃和管理制度,籌措供應農機物資,推廣先進生產技術。④組織指導軍需專業訓練。主要是制定專業訓練的長遠規劃、年度計劃和訓練(教學)大綱,確定訓練的指導思想、訓練體制、訓練內容、訓練方法和訓練制度,指導軍需機關和人員的訓練。⑤組織指導軍需科研。主要是制定軍需科研的長遠規劃和年度計劃,進行選題論證,組織科研部門(人員)、部隊、院校實施,並對科研成果進行鑑定和推廣應用。⑥組織實施軍需戰備。主要是制定軍需戰備方案,並根據形勢變化及時修訂和完善;組織戰備物資的儲備與管理;指導部隊按規定儲備和管理戰備物資。⑦組織指導軍需管理。包括軍需物資、經費管理,部隊伙食管理,軍需倉庫業務管理,以及軍人服務社(軍人商店)的經營管理。世界各國組織實施軍需勤務的組織機構不盡相同。主要類型有:①在各級後勤設置軍需部門或軍需軍官。如法國軍隊各軍種參謀部設軍需總局,作戰後勤指揮部設軍需部,軍設軍需處,師和旅設軍需科;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委後勤保障部軍需能源局下設被裝處、給養處,戰區、軍種、兵種及裝備保障部均下設被裝、給養機構或專業人員,集團軍、師(旅)、團部隊後勤部門設軍需處、科、股。②在各級後勤分設被裝、給養、商業三個部門或專職軍官,分別負責被裝勤務、給養勤務和軍隊商業服務業。如俄羅斯國防部資源保障署設給養局、被裝局,軍區設後勤局,集團軍設保障旅,旅設保障營。③軍需勤務由國防部後勤機構負責。如美國國防部國防後勤局,負責三軍通用被裝、給養等軍需物資的採購、供應與管理;軍和師後勤保障部均設物資管理中心,負責軍需物資的請領與補給。美國國防部國防給養局,負責為駐全球範圍內的美國軍人、家屬提供給養,並銷售日用品。軍需勤務是隨着軍隊的產生和發展而逐步建立、發展起來的,按照歷史發展階段,分為古代、近代和現代三個時期。古代,軍隊作戰以冷兵器為主,軍需組織體制和保障方式都處於初步發展時期。後勤保障的內容有糧草、衣甲等,主要是糧草。糧草、衣甲的籌措與供應以國家和地方官府為主,與軍隊共同負責。中國西周時期,中央有司徒和“旅師”“委人”,地方有“遺人”,平時既管民用又管軍需,戰時主要負責軍需供應;軍隊編有“通糧”,負責籌劃糧草,戰時組織疏通糧道;軍隊中有炊事人員負責製作飯食。秦漢時期,中央的治粟內史(西漢景帝時為大農令、武帝時改為大司農)及其屬下的太倉、都內等令丞,負責中央常備軍和戰時對外作戰軍隊的軍需供應;地方官府的郡都尉、郡丞等,負責守備部隊的軍需供應。唐朝户部所屬的度支、倉部和兵部所屬的庫部,宋朝户部所屬的度支、倉部,明清時期户部所屬的各清吏司、兵部所屬的武庫清吏司和工部所屬的虞衡、屯田清吏司等,分別負責軍隊所需糧草、衣甲的籌措供應和軍事屯田事宜。有大的作戰行動時,由朝廷另派官員臨時負責籌運糧草。埃及古王國時期的“軍械院”,負責軍隊的補給。埃及新王國時期的“南北兩倉長官”,為掌管上、下埃及兩處糧倉的後勤長官;軍事部門的“徵收錄事”和“分配錄事”,負責軍隊食品的供給與分配。在古希臘,“雅典公民大會”和“五百人會議”負責軍隊的經費撥付、給養物資的籌劃及輜重隊的調派等。古羅馬軍隊設軍需官和財務官,軍需官負責糧秣的籌措,財務官負責財務和軍需供應;編有輜重車(船)隊,隨軍同行實施伴隨保障。古代軍需保障方式大體有6種:①民間供奉或自籌自備。中國春秋時期,八家為鄰,每鄰有一家應徵出兵,其餘七家擔負給養和其他物資的供應及隨軍轉輸任務。隋唐時期,實行府兵制,徵發時自備兵甲資糧。唐太宗貞觀年間曾規定,應徵府兵帶氈帽、氈裝、行_,此外還須自備麥飯9鬥、米2鬥。中世紀歐洲騎士軍團也實行自籌自備糧草。法蘭克查理大帝在出徵召集令中明確規定,報到時所帶糧食要足夠3個月食用,衣服維持6個月。②國家供給。國家以賦税形式徵來米糧布帛,製作衣甲,儲存於倉庫,供應部隊。中國秦代設敖倉,以供軍需。此後,歷代均設有穀倉,如漢代的太倉、隋代的官倉、唐代的正倉、明代的軍儲倉等,用來儲存各地徵購來的米糧以供應軍隊和官府。唐代,除正倉外,還在邊境建有專供邊防駐軍米糧的“軍鎮倉”“鎮戍倉”和“烽鋪糧貯”。明代,還有兵部管理的“乙字庫”等,專門儲存軍用胖襖褲、戰鞋和裘帽等。遠征作戰時,則以人力、畜力或船隻於陸路、水路轉輸糧草,實施後方供應。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軍隊實行給養金制度以後,國家開始以貨幣形式供應士兵,取代以前的實物供應。③軍屯自給。古代的埃及、希臘、羅馬等國都建立過屯田軍。中國漢武帝時曾在西北邊境地區置屯田戍卒達60萬人,用以從事農業生產,保障糧秣供給。此後,許多朝代都實行過軍屯。明永樂元年(1403),軍屯收入佔國税糧收入的43%,軍糧自給有餘。④就地徵集。由地方政府或軍隊在戰區就地籌措。包括強徵、掠奪、攤派、購買,同盟或友好國家支援,以及當地捐納、供奉等。中國曆代鼓勵商人等向邊塞轉輸糧草,以便利邊郡駐軍就地取給。公元前149~前146年,古羅馬在第三次布匿戰爭中因缺乏糧食,曾動用上萬人的軍隊進行掠奪。⑤取之於敵。古代軍隊所需糧草主要的保障方式之一。前204年,中國楚漢成皋之戰中,劉邦因項羽佔領滎陽、成皋,無法解決軍糧供應而陷於困境,後從酈食其之計,奪取了成皋,佔領了秦國的敖倉(今河南滎陽東北敖山),解決了軍糧的需求。⑥商販隨軍。中世紀的歐洲僱傭兵,出征時有隨軍商販同行,出售給養、衣服、裝具等。近代,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火器廣泛應用於戰爭,軍隊數量和戰爭規模擴大,軍需物資的品種、數量迅速增加,軍需物資的籌措與供應逐步轉變為主要由國家提供財力、物力,由軍隊具體組織實施,各級後勤軍需勤務機關和部隊(或分隊)也自上而下逐步建立起來。17世紀末,法國陸軍設軍需總監。1700年,俄國彼得一世設置軍糧衙門和掌管軍隊被服、薪餉、裝具供應的專務衙門(翌年改稱軍事衙門)。18~19世紀,歐洲一些國家在中央軍事部門和部隊編成內設置軍需勤務機關、分隊。19世紀初,俄國設軍需總監,之後又在陸軍部、軍區、軍、師和要塞分別設軍需總署、軍需署、軍需處,並編設有倉庫、修理所、麪包房等勤務分隊。1817年,法軍組建了軍需部,而後在各部隊設置軍需官。在中國,1851~1864年,太平軍以軍為最高建制單位,設置典聖庫、典聖糧、典買辦、典油鹽等典官,負責糧餉、軍裝的籌辦和分發。晚清時期,湘軍中設有糧台,主要負責糧秣保障。1895年(清光緒二十一年),清政府新建陸軍,在陸軍督練處設糧餉局。1903年,清政府成立練兵處,下屬的軍政司設糧餉科,統籌新軍軍需供應。1904年,清軍在軍設總軍需官、鎮(相當於師)設正軍需官、標(相當於團)設副軍需官、營設軍需長、連設司務長,籌計本級糧餉、服裝等事宜。1906年,清政府在陸軍部設軍需司,下設統計、糧服、建築三個科,負責糧餉、服裝供應和營房建築等。1910年(清宣統二年),清政府成立海軍部,下設軍儲司,其任務與陸軍部軍需司基本相同。1912年,孫中山領導的南京臨時政府在陸軍部和海軍部均設軍需司,負責經費、糧秣、被服供應和營房建築事宜。近代軍需保障方式,在沿用和改進傳統保障方式的基礎上,逐步發展為以依託兵站、倉庫組織保障為主,與就地取給、取之於敵相結合的方式。①依託兵站(糧台)、倉庫組織軍需保障。從17世紀上半葉開始,瑞典依託兵站開設運輸補給線,組織物資的前運和後續補充。17世紀中葉,法國軍隊實行設倉供應制,建立了正規的申領制度;普法戰爭中,法軍依靠設在各地的中心倉庫、流動倉庫實施供應。1860年(清咸豐十年),中國清政府湘軍首領曾國藩依託在南昌、安慶的糧台轉運與供應軍糧。1906年後,陸軍部軍需司從蕪湖等產糧地區採購軍糧,通過水路運到北京、塘沽、保定、張家口等地軍米局儲存,供應新軍。②就地取給。1853年(清咸豐三年)後,湘軍採取捐輸、運餉鹽、興厘金、撥丁漕、請協濟、提關税、雜收捐等辦法,就地籌措糧餉。左宗棠進軍新疆期間,先後3年在甘肅、新疆採購糧食近1.5億斤。太平軍各部隊採取納貢、打先鋒、徵收賦税等辦法,獲取糧食等物資供應官兵。清末各省新軍和辛亥革命後各地出現的軍閥軍隊,均由當地政府承擔供應。普法戰爭中,普軍到達巴黎前線時,派出騎兵師大規模就地徵糧,實施給養補給。③取之於敵。攻取敵方城鎮、倉庫後,利用繳獲的糧食、服裝等,補充自己。④軍屯自給。1874年,左宗棠為彌補軍糧不足,命嵩武軍十餘營進駐哈密開荒種田。此後,西征軍每到一地,即利用戰事餘暇種植穀物蔬菜,充實給養。20世紀20年代以來,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空前規模的世界大戰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對軍需勤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此相適應,軍需勤務的內容、機構、保障方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①軍需物資的品種、數量增加,性能提高。一些工業發達國家的軍隊中,裝備了鋼盔、防彈衣等防護裝具和迷彩作戰服,以及各類特種勤務人員工作服,配發了炊事車、麪包加工車等飲食裝備和各類野戰食品,用於野戰條件下的飲食保障。②軍需勤務組織機構逐步完善,基本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現代軍隊後勤軍需組織體系。在中國,1926年,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設軍需處,下級部隊縮小編組比照設立。1928年,國民黨政府在軍政部軍需署儲備司設糧秣、被服等3個科。1937年8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成立後方勤務部,下設經理署,戰區、集團軍、軍、師設軍需處,團設軍需官。1946年9月,國民黨政府國防部成立聯合勤務總司令部,下設經理署,負責軍隊糧秣、被服、裝具的供給及軍需工業管理等業務。在蘇聯,1935年,在中央軍事部門和各級部隊中,設置給養勤務和被裝勤務兩個部門;1940年,合併組成軍需勤務機關;1959年,恢復給養、被裝兩個勤務部門。美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陸軍部、海軍部、空軍部和各級部隊編成內都設有軍需機構;60年代初改組後勤體制,成立統管三軍通用物資供應的國防供應局(後改為國防後勤局),下設國防被服補給中心和國防食品補給中心(後合併為國防人員保障中心),負責被裝、給養的採購與供應。其後,美軍將各軍種和部隊各自為政的軍械、軍需等後勤技術勤務進行合併,在陸軍部組成陸軍器材司令部,在軍、師後勤保障部設物資管理中心,承擔包括軍需物資在內的物資採購(或請領)和供應任務。現代軍需保障一般由軍隊運用國家提供的經費和物資,採取實物與經費、統供與分供相結合的方式組織實施。戰時依託倉庫(兵站),以後方供應為主,輔以就地取給和取之於敵。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軍設有專業補給中心和龐大的倉庫系統,按國防後勤局―軍―師三級實施通用軍需物資保障。蘇軍從總部到團設有上下貫通的倉庫系統,實行倉庫供應制。中國國民黨軍隊在1941年前,依託戰區兵站總監部、兵團兵站分監部、軍兵站支部和師兵站分部,實行兵站供應制;1942年以後,改為倉庫供應制,後方勤務部設補給總庫、方面軍設基地倉庫、軍設中間倉庫、師設前進倉庫,自上而下實施軍需保障。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需勤務是隨着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誕生而建立,並隨着人民軍隊、人民戰爭的發展而逐步發展起來的。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各農村革命根據地部隊的軍需勤務機構不統一,開始是沿用北伐戰爭時期國民革命軍的編制,軍、師、團設軍需處(有的設經理處),統管包括被裝、給養在內的後勤物資、經費供應。其後,各級改設經理部、處(有的仍為軍需處)。1932年後,又陸續改稱供給部、處,在經理(供給)部、處內有的設糧服科(股),有的設軍實科(股)和糧秣科(股),有的設被服科(股)和糧秣科(股),負責被服和糧秣的籌集和供應等工作。1929年12月,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即古田會議),確定了官兵生活待遇平等、士兵參加管理伙食等項原則。1931年1月,毛澤東在江西省寧都召集第1、第3軍團師以上單位軍需官開會,規定了伙食標準。1932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先後頒發了人員伙食費、騾馬馬乾費(草料費)供給標準和被服購置費開支規定。這一時期,主要靠部隊打土豪取得給養、被服(材料)和經費,創辦被服廠(所)和鹽廠,製作軍服、米袋、子彈袋等軍需品,保障了紅軍在極端艱苦條件下戰鬥和生活的基本需要。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新四軍的軍需勤務機構設置趨向統一,在團以上部隊的供給部(處)內設軍實、糧秣兩個部門,邊區各級政府中相應設財糧部門或專職人員,共同負責組織部隊被裝、給養的籌集與供應。各軍區(師)和部分旅、軍分區陸續建立小型被服廠、紡織廠、鞋襪廠等,為軍區統籌供應被裝創造了條件。軍區根據軍委總部規定的方針原則,頒發被裝、給養供給標準制度,規定服裝式樣,在一定範圍內實現了被裝、給養的統一籌劃與供應。其中,糧秣主要依靠政府供應,由邊區政府印發糧票、料票、草票,部隊憑票向當地政府領取;副食品由伙食單位就地購買;被服、裝具由軍區供給部向邊區政府有關部門統籌材料,組織軍隊、地方工廠和人民羣眾縫製。抗日戰爭初期,國民政府一度為八路軍、新四軍供應了部分被服、糧食和經費,但從1940年11月起,不僅停止了供應,而且對根據地實行經濟封鎖,加之侵華日軍的封鎖“掃蕩”和北方地區連年災荒,根據地的經濟發生嚴重困難。為戰勝軍需供應的困難,全軍指戰員響應毛澤東發出的“自己動手,克服困難”的號召,開展了大生產運動,部隊實現了生產自給或部分自給,渡過了難關。解放戰爭時期,團以上部隊的軍實、糧秣部門進一步健全,並新建、擴建了一批軍需工廠。根據地各級政府建立健全了支前(軍供)機構。各軍區(野戰軍)自成系統,組成軍隊與政府相結合的軍需保障體系,統一組織實施軍需保障,制定統一的被裝、給養標準制度,規定服裝式樣,並逐步向全軍統一標準制度、服裝制式過渡。重大戰役的給養供應,由戰役領率機關的供給部門提出給養保障計劃,由地方政府有關部門或支前機構組織籌集,並在適當地點設立糧食、副食、油鹽等供應站,配屬運輸力量,與軍隊供給部門共同組織保障。解放戰爭進入戰略追擊階段後,所需糧草通常由團以上部隊單獨或與地方工作人員共同組成籌糧工作隊或籌糧組,在政治部門的領導下,就地徵集。在組織實施軍需保障過程中,依靠人民羣眾支援,實行就地取給、取之於敵和後方供應相結合的方式,保障了部隊的建設、發展和作戰的需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需勤務進入新的發展階段。1949年開始,統一了全軍被裝、給養供給標準和各類管理規定,規定了陸軍、海軍、空軍的服裝式樣、顏色、用料和標誌符號。1950年9月,在總後方勤務部設軍需部。在此前後,軍區、軍種、兵種和軍、師、團後勤部(處)分別設軍需部和處、科、股。團以上部隊後勤編設與保障任務相適應的軍需倉庫。在後方勤務學院和一些軍區後勤學校設立軍需專業,繼而創辦軍需學校。20世紀60~70年代,總後勤部和海軍、空軍後勤部設置軍需裝備和軍用食品研究機構。80年代,總後勤部和軍區、軍種、兵種、國防科工委(1998年4月改為總裝備部)後勤部編設農業技術推廣站和農機物資供應站(後合併為農技物資站)。90年代,總後勤部和部分軍需倉庫編設軍需產品質量檢驗機構。1996年1月,中央軍委頒發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需條例》。1998年5月,各軍區設立聯勤部軍需部。1999年2月,總後勤部軍需部增設工廠管理局,軍區聯勤部軍需部和軍種、兵種後勤部軍需部,增設工廠管理處。2001年3月,總後勤部軍需部工廠管理局連同軍需產品質量檢驗機構整編為軍需部軍事代表局。2003年10月,總後勤部軍需部與物資油料部合併為總後勤部軍需物資油料部,軍區、軍種、兵種和總裝備部的相應機構合併為軍需物資油料部(局),聯勤分部軍需處、省軍區後勤部軍需(供應)處、海軍艦隊後勤部軍需處、軍區空軍後勤部軍需處與相應的物資油料部門合併為軍需物資油料(供應)處,集團軍、師(旅)、團後勤軍需部門仍為軍需處、科、股。2016年1月,軍委後勤保障部設軍需能源局,戰區、軍種、兵種及部隊均設有相應的軍需機構或人員,對軍需保障方式及職能劃分進行了調整。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需保障主要依靠國家集中統一供應,實行區域保障與建制保障相結合、通用保障與專用保障相結合的方式,以軍區為基礎組織聯勤保障。駐大中城市的機關、院校、醫院、科研機構等非作戰部隊的飲食,逐步實行社會化保障。此外,還組織指導部隊農副業生產和軍需專業訓練,開展軍需裝備、軍用食品、軍需軍用標準,以及軍需保障理論的科學研究,建立了軍服、飲食裝備器材和軍用食品系列,保障了軍隊作戰和各項任務的完成。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需勤務,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制定被裝、給養標準時,根據各軍種、兵種擔負的任務和所處氣候、地理與工作環境的實際需要,以及國家經濟實力和技術條件、軍費的可能,綜合考慮確定。隨着國民經濟的發展,人民羣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軍隊建設的需要,適時調整供給標準,改善衣、食質量,保證各類人員的營養和保暖、防護需要。在組織籌措與供應時,採取集中籌措供應實物與發放經費分散採購相結合的辦法,本着先部隊後機關、先前方後後方、先邊遠地區後內地的原則,優先保證作戰和應急部隊的需要。在革命戰爭年代,根據地政府和人民,籌措糧草、衣料,製作軍衣、軍鞋,支前運糧,對保障部隊生活和戰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有關部門設立軍供機構或指派專人負責軍需供應,對軍糧、被裝原材料實行重點保障,支持部隊搞好農副業生產。各地政府和人民羣眾熱情幫助駐軍解決生活困難,使部隊需要的糧食、副食品、被裝材料等得到可靠保證。國家對軍需物資的供應辦法,通常由軍隊和政府有關部門共同協商制定。在有作戰任務的地區,政府設支前機構,軍隊派代表參加,協調軍需物資的籌措工作。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優良傳統。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後方機關和醫院就飼養家畜家禽,建立“蘇維埃菜園”。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新四軍開展羣眾性的大生產運動,發展農工商業,克服了軍需物資供應不足的困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繼續廣泛開展農副業生產,並作為一項長期任務。根據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政策法令,採取統一計劃、分級管理的原則組織實施。依靠科學技術,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和農副業產品加工業,實行多種經營、綜合利用,形成軍隊農副業基地、旅團生產生活服務中心和連隊農副業生產相結合的農副業生產體系。1960~2003年,全軍共生產糧食2542.4萬噸、蔬菜3019.5萬噸、肉禽蛋502.6萬噸,以及大量其他農副產品,有效地補助了部隊供應,改善了官兵生活,還向國家交售了幾十億千克糧食。中國人民解放軍一貫重視軍需人才培養和開展軍需科研,並根據需要和可能改善軍需裝備。革命戰爭年代,開辦訓練班,創建供給學校,培養軍需人才。20世紀80年代後,根據軍隊建設指導思想的戰略性轉變和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要求,加快了軍需人才的培養和軍需科研的發展。在有關軍事後勤院校增設軍需專業高等教育,在全軍範圍開展軍需中專、大專、本科自學考試和大學本科函授教育。加強科技隊伍和科研設施建設,加快成果轉化,與有關科研單位協作,研製了麪包加工車、炊事車、野戰主食加工車及配套的炊事用具等,逐步裝備部隊,改善了飲食保障手段。研製了野戰食品、遠航食品、救生食品等軍用食品系列,供軍人在不能保障熱食和特殊環境條件下食用。研製並建立了由禮服、常服、作訓服和工作服構成的軍服系列,軍服的防護功能、識別功能和象徵功能都有新的提高。研製裝備了後方倉庫皮帶輸送機系統、叉車托盤系統、信息管理系統和監控報警系統,倉庫管理自動化水平有較大提高。開展軍需保障理論研究,組建軍需管理研究中心,組織編寫《軍需勤務學》《軍需勤務管理概論》等理論專著,出版《軍需研究》《軍需》等理論刊物,對促進軍需科研、深化軍需改革、探索軍需保障特點和規律、實現保障有力,產生了積極影響。軍需勤務關係到軍隊每個成員的基本需求。軍需人員牢固樹立羣眾觀點,勤勤懇懇為基層服務。凡是標準規定發放的物資和經費,及時落實到基層和個人,做到公用物資配齊,個人服裝穿着適體。管好伙食,使指戰員吃飽吃好,合乎營養衞生。幫助連隊等基層單位建設好生產生活設施,培訓炊事人員。軍隊農副業基地的產品和收益,按規定落實到改善基層生活上;旅團生產生活服務中心、軍人服務社,提供主副食成品、半成品和生活日用品,為改善基層單位的物質生活創造了條件。各級後勤軍需部門經常深入連隊、艦艇、場站,特別是生活條件艱苦的高原、邊防、海島部隊,瞭解官兵的需求,解決實際困難。總部和軍區、軍種、兵種後勤軍需物資油料部門定期或不定期派出不同類型的軍需服務隊,上門服務。各級後勤軍需部門所管理的給養、被裝多屬消耗性物資,具有使用面廣、管理工作複雜具體等特點。建立以責任制為中心,行政手段與經濟手段相結合的規章制度,增強計劃的準確性和預見性,提高管理水平。教育指戰員愛護軍需物資,建立使用保管責任制,調動基層單位和廣大指戰員管好用好軍需物資的積極性。民主管理伙食,連隊建有士兵參加的經濟民主組織,研究制定食譜,監督給養消耗,定期檢查公佈賬目。開展先進食堂的評比競賽和節糧節煤(氣)活動,不斷提高基層單位的伙食管理水平。為適應現代戰爭的特點和保障部隊在信息化條件下作戰的需要,許多國家的軍隊,將以提高軍需綜合保障能力為中心,改革軍需勤務。①改革保障體制。通用被裝、給養和飲食裝備器材的供應,將進一步打破軍種、兵種界限,簡化供應層次,科學配置倉庫、基地和補給中心,對駐同一地區的陸海空軍等部隊,實行區域保障。②改進軍需裝備和軍用食品。將應用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研製各軍種、兵種在不同環境條件下生存、生活和防護需要的單兵裝具、作訓服和主食、副食、飲料配套的軍用食品,減輕單兵負荷量;完善以車載化為主體的飲食裝備系列,高效率地保障作戰人員的飲食。③實行軍民融合。將充分利用市場、生產企業、飲食服務業和科技力量,為軍需供應提供優質產品,為部隊生活提供服務。④強化保障手段。將廣泛運用計算機等先進手段,準確、及時溝通信息,實現軍需供應與管理自動化。 [1] 

軍隊後勤發佈者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