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躍馬

鎖定
躍馬,漢語詞語,拼音是yuè mǎ,意思是策馬馳騁騰躍。指貴顯得志。 [1] 
中文名
躍馬
拼    音
yuè mǎ
釋    義
策馬馳騁騰躍
出    處
《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目錄

躍馬釋義

1、策馬馳騁騰躍。指貴顯得志。
2、指獲取功名富貴。多指科舉應試。
3、借指從軍。
4、縱橫稱雄。
5、指東漢公孫述 。

躍馬出處

《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蔡澤 ﹞謂其御者曰:‘吾持梁刺齒肥,躍馬疾驅懷黃金之印,結紫綬於要,揖讓人主之前,食肉富貴,四十三年足矣。’”後以“躍馬”指貴顯得志。
《藝文類聚》卷七五引 南朝 梁 劉孝標 《〈相經〉序》:“豐本知其有後,黃中明其可貴,其間或躍馬膳珍,或飛而食肉。”
惠洪 《李德修以烏蘭河石見示詩》序:“予為大笑曰:君同時輩流,皆踐清華為顯仕,躍馬食肉久矣。”
馬致遠 《四塊玉·嘆世》曲:“煩惱如何到心頭,誰能躍馬常食肉。” [1]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二回《奪冀州袁尚爭鋒 決漳河許攸獻計》:辛毗躍馬先入,軍將隨後,殺入冀州
陳子昂 《贈嚴倉曹乞推命錄》詩:“願奉 唐生 訣,將知躍馬年。”
王維 《贈從弟司庫員外絿》詩:“徒聞躍馬年,苦無出人智。”
唐順之 《與翁見海中丞書》:“平生真自笑,一付賤骨頭,初到 揚州 ,尚奄奄欲死,及百勞備嘗,乃漸將復舊,可笑可笑,但兩足之腫如故,來歲恐妨於躍馬先登耳。”
陳人傑 《沁園春·送鄭通父之吳門謁宋使君》詞:“話到辛酸,居然慷慨,躍馬歲年心自知。” [1] 
袁宏 《後漢紀·光武帝紀八》:“ 馬援 才氣志略,足為風雲之器;躍馬委質,編名功臣之録,遇其時矣。”
《北史·裴延儁傳》:“臣方躍馬 吳 會 ,冀功銘帝籍,豈一郡而已。”
左思 《蜀都賦》:“ 公孫 躍馬而稱帝, 劉 宗下輦而自王。” [2] 
杜甫 《閣夜》詩:“ 卧龍 躍馬 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明 黃褧 《客夜》詩:“三更不眠欲起舞, 躍馬 卧龍 誰是非?” [1] 
“躍馬”:(《閣夜》杜甫)指公孫述。字子陽,扶風人。西漢末年,天下大亂,他憑蜀地險要,自立為天子,號“白帝”。這裏用晉代左思《蜀都賦》中“公孫躍馬而稱帝”之意。諸葛亮和公孫述在夔州都有祠廟,故詩中提到。這句是賢人和愚人終成黃土之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