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漢字)

編輯 鎖定
路,現代漢語常用字 [1]  ,讀作lù,最早見於金文,基本字義為道,往來通行的地方,其他含義有:思想或行動的方向、途徑;方面,地區;種類;大,正;車;姓。 [2] 
2017年12月,“路”字當選2017馬來西亞年度漢字 [3] 
(基本信息欄參考資料: [4-6] 
中文名
拼    音
部    首
五    筆
KHTK
倉    頡
RMHER
筆    順
丨フ一丨一丨一ノフ丶丨フ一
字    級
常用字、一級字
平水韻
七遇
四角號碼
67164
UniCode
U+8DEF
規範漢字編號
2918
結    構
左右結構
總筆畫
13畫
注    音
ㄌㄨˋ

字源演變

編輯
路:字源演變 路:字源演變 [2]
路,lù ,最早見於金文,西周《金文編》、戰國《戰文編》均有記載。經過秦、漢小篆演變為楷體。小篆略同金文,隸書、楷書筆畫化,形體稍變。路是形聲字,從足(腳),從各(來到),各亦聲。從足表示腳的動作;各字上邊是腳指向下的腳形,下邊是口形,故各聲含有走向的意思。路本是道,道是走向目的地的途徑,故從各聲。戰國時簡文多從辵,與足為義近形符,常可通。“足”指行走;“各”意為“十字交叉”。“足”與“各”聯合起來表示“走到十字路口”、“在網格狀道路系統中走到了交叉點上”。各甲骨文中,足至坎中,會達到之意。
路本義為道路。《説文》:“路,道也。” 《書·胤徵》:“遒人以木鐸徇於路。”引申為途徑、門路、經過、規律、道理的意思。路還可指敗亡、贏弱。《孟子·滕文公上》:“是率天下而路也。”也可指大,路弓即大弓。古還常以當路、得路指做官,反之即稱“失路”。路或通“輅”,指天子或諸侯所乘的車,也泛指車。路,南北向的命名為“路”,形式為條狀的供人、貨物等通行的平面。 [2]  [7] 

詳細釋義

編輯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道,往來通行的地方。
road
路,道也。——《説文
道路。
road
路,途也。——《爾雅
路票(通行證)。
road

路引(行路的通行憑證)
路程、行程。
distance travelled;journey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陶潛《桃花源記
三里路
思想或行動的途徑。
way;means
忠諫之路。——諸葛亮《出師表》
思路
通“輅”,車。
carriage;chariot
篳路藍縷,以啓山林。——《左傳·宣公十二年》
路車(古代諸侯乘坐的車子)
君王居住的地方。
court

路寢(古代天子、諸侯的正廳)
地區;方面;路線。
area;respect;line
甘寧等三路戰船,縱橫水面。——《三國演義
三路電車、各路人馬
比喻權位。
power and authority
夫子當路於齊。——《孟子·公孫丑》
得路(指做官,反之即稱“失路”)
鐵路。
railway;railroad

路員(鐵路上的工作人員)
種類;等次。
kind;type

一路人
宋元時行政區域名。

烽火揚州路。——宋·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
諸路軍馬
路分,宋元時路制的區域範圍。



動詞
經過。
go through; pass
路不周以左轉兮,指西海以為期。——《楚辭·離騷》
路過
通“露”,暴露。
show;become visible;reveal
彼可詐者,怠慢者也,路亶者也。——《荀子·議兵》

通“露”,敗壞。
corrupt;ruin
國家乃路。——《管子·四時》

形容詞
通“露”,裸露。
naked

路宿(露宿)
大。
big
“路,大也。”——《毛傳
路弓
(參考資料: [8-9] 

古籍解釋

編輯

説文解字

【卷二】【足部】
路,道也。從足,從各。
注:臣鉉等曰:言道路人各有適也。 [10] 

説文解字注

【卷二】【足部】
路,道也。
《釋宮》:一達謂之道路,此統言也。《周禮》:澮上有道,川上有路。此析言也。《爾雅》、《毛傳》:路、大也。此引伸之義也。
從足,各聲。
洛故切,五部。 [11] 

康熙字典

【酉集中】【足字部】路 ·康熙筆畫:13 ·部外筆畫:6
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並音賂。《説文》:道也。注:徐鉉曰:道路,人各有適也。《釋名》:路,露也。人所踐蹈而露見也。《周禮·夏官·合方氏》:掌達天下之道路。《爾雅·釋宮》:路,旅途也。注:途卽道也。又:一達謂之道路。注:長道。
又《爾雅·釋詁》:路,大也。《詩·大雅》:厥聲載路。箋:是時聲音則已大矣。
又車也。《詩·魏風》:殊異乎公路。傳:路,車也。《周禮·春官·巾車》:王之五路。注:王在焉曰路。《左傳·桓二年》:大路越席。注:大路,玉路,祀天車也。疏:路訓大也。君之所在,以大為號,門曰路門,寢曰路寢,車曰路車。
又鼓也。《周禮·地官·鼓人》:以路鼓鼓鬼享。注:路鼓,四面鼓也。
又弓也。《史記·孝武紀》:路弓乗失。
又傾𡉏貌。《荀子·富國篇》:田疇穢,都邑路。注:路謂無城郭牆垣也。
又與輅同。《禮·月令》:乗鸞路。《釋文》:路本又作輅。
又姓。《急就篇》注:路,水名也。又因為縣在涿郡,居者氏焉。漢有大夫路温舒。
又《集韻》歷各切,音洛。《前漢·揚雄傳》:爾廼虎路三嵏以為司馬。注:晉灼曰:路音落。服虔曰:以竹虎落此山也。師古曰:落,纍也。以繩周遶之也。 [12] 
説文解字 説文解字 [10]
説文解字注 説文解字注 [11]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12]

字形書法

編輯

字形對比

(參考資料: [13] 

書寫演示

(參考資料: [13] 

書法欣賞

金文 金文

金文
篆書
隸書


楷書
行書
草書

(參考資料: [13-18] 

音韻彙集

編輯

字頭
小韻
韻目
韻部
韻母
反切
聲調
聲母
聲符
上古音系





廣韻

洛故


中原音韻

魚模
魚模合

去聲

洪武正韻
五暮

魯故
去聲


六藥

歷各
入聲


分韻撮要

第十二孤古故

陽去

(參考資料: [19] 

漢字影響

編輯
2017年12月10日,2017馬來西亞年度漢字在吉隆坡揭曉,在十個候選字當中,“路”字以30.45%得票率當選年度漢字。 [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