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距,漢語一級字 [8]  ,讀作距(jù),注音是ㄐㄩˋ,部首是足,本義指雞爪。 [1-4]  [7] 
中文名
拼    音
倉    頡
RMSS
鄭    碼
JIHX
注    音
ㄐㄩˋ
簡體部首
部外筆畫
4
總筆畫
11
五筆86&98
KHAN
筆順編號
25121211515
四角號碼
61117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8DDD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距jù
⒈ 相隔的空間和時間:相距數里。距離。行(háng )距。株距。差(chā)距。 [7] 
⒉ 雄雞爪子後面突出像腳趾的部分。
⒊ 古同“拒”,抵抗。
⒋ 古同“巨”,大。 [5] 
基本詞義
◎ 距 jù
〈名〉
(1) (形聲。從足,巨聲。本義:雞爪) [7] 
(2) 同本義 [chicken claw]
距,雞距也。——《説文》
後阺為之金距。——《左傳》
不鳴不將無距。——《漢書·五行志》。注:“距,雞附足骨,鬥時所用刺之。”
雖有鈎針芒距。——《淮南子·原道》
長皆及俎距。——《儀禮·少牢禮》。注:“脛中當橫節也。”
公輸之刻鳳也,冠距未成。——《列子》
(3) 距離 [distance]
距隨長武。——《儀禮·鄉射禮記》
(4) 又如:苗距;槽距;差距;焦距;行距;株距;距國(介於大國之間,或兩面受敵的國家);距隨(古人射箭站立時兩腳的間隔距離)
(5) 倒刺 [glochis]
(6) 古代兵器鋒刃上的倒刺
(7) 釣鈎上的倒刺
詞性變化
◎ 距 jù
〈動〉
(1) [古]∶同“拒”
(2) 抗拒;抵禦 [resist]
墨子九距之。——《墨子·公輸》
密人不恭,敢距大邦。——《詩·大雅·皇矣》
斷足以距難。——《荀子·君道》
楚聞之,發兵距之陽夏,不得前。——《史記·高祖本紀》
(3) 拒絕 [refuse]
閒先聖之道,距楊墨,放淫辭。——《孟子·滕文公下》
其無距言。——《潛夫論·明闇》
受而不距。——《風俗通義·愆禮》
距關,毋內諸侯。(距,與“拒”通,抵檝、守衞。)——《史記·項羽本紀》
(4) 又如:距捍(抵抗防禦);距諫飾非(不聽勸諫,掩飾過錯);距關(閉關據守);距難(拒絕並加以責難;抗拒禍患)
(5) 離;距離 [be apart from;be at adistance from]
距小孤一里。——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距其院東五里。——宋·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距洞百餘步。
距圓明園十里,有村曰 謝莊。(距,距離。)—— 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6) 跳越 [leap;jump over]。如:距躍(跳越;跳躍);距踴(蹦跳);距跳(跳躍)
(7) 依仗 [depend on]。如:距堙(古代兵士攻城時,憑藉以登城的土堆);距險(據險要地形以防守敵人)
(8) 蹲,踞 [squat]。如:距石(踞坐石上)
(9) 至,到達 [reach]
距陸而止。——《莊子·漁父》 [7]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唐韻》其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臼許切,𠀤音巨。《説文》雞距也。《左傳·昭二十五年》季氏介其雞,郈氏為之金距。《集韻》或作𧣒、𧣻。
又至也。《書·益稷》予決九川,距四海。《傳》距,至也。
又違也,抗也。《書·禹貢》不距朕行。《傳》天下無違距我命者。
又《詩·大雅》敢距大邦。《疏》抗距大國。
又《儀禮·鄕射禮》距隨長武。《注》始前足至東頭為距,後足來合而南面為隨。
又《左傳·僖二十八年》距躍三百。《注》超越也。《疏》為距地向前,跳而越物過也。《史記·王翦傳》方投石超距。《注》索隱曰:超距,猶跳躍也。《前漢·甘延壽傳》投石拔距。《注》應劭曰:拔距,卽超逾。張晏曰:拔距,超距也。
又《前漢·趙廣漢傳》尤善為鈎距,以得事情。《注》距,閉也。
又《淮南子·汜論訓》蹠距者舉遠。《注》距,大也。
又《釋名》鬢曲頭曰距。距,拒也。言其曲似拒也。
又《增韻》凡刀鋒倒刺皆曰距。
又與拒通。《儀禮·少牢饋食禮》長皆及俎拒。《注》拒,讀為介距之距。《孟子》距楊、墨。《荀子·法行篇》欲來者不距,欲去者不止。《注》與拒同。 [6] 

方言集匯

粵語:geoi6 keoi5
◎ 客家話:[台灣四縣腔] ki3 gi3 [寶安腔] ki1 [海陸豐腔] ki3 gi3 [客英字典] ki3 [梅州腔] ki3 [客語拼音字彙] ki1 [東莞腔] ki1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