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玉昆

(歷史人物)

鎖定
趙玉昆,名趙質侖,河北易縣東邵村人,抗日戰爭爆發後拉起一千人馬,自封華北抗日第七路軍司令。1938年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收編,1940年投日叛變。1949年在北京被捕,1950年被槍決。 [1] 
中文名
趙玉昆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易縣東邵村
主要事蹟
投敵叛變,帶鬼子上山
人物經歷
趙玉昆,又名趙質侖,滿族,1911年生於易縣東邵村,“七七”事變前因合夥搶劫,被國民黨易縣警察局抓捕歸案。“七七”事變之後,趙玉昆趁混亂之機逃出監獄。1937年9月,在易縣城淪陷,各種地方武裝蜂起的形勢下,趙玉昆打起抗日救國的旗號,組織起一千多人的地方武裝,自稱華北民眾抗日救國軍,趙玉昆自稱司令。1938年3月,為了團結一切抗日力量,孟慶山領導的河北抗日遊擊軍將趙部收編,並委任趙玉昆為河北抗日遊擊軍第十路軍總指揮。隊伍發展到5,000多人。1938年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主力來到易縣之後,趙玉昆領導的十路軍被編為晉察冀軍區冀中軍區遊擊軍第三支隊,趙為司令員。1939年10月,趙部又改編為第五支隊,1940年3月,趙玉昆帶領着300多部下,400多條槍投降了日軍,並被日軍先後委任為特務隊長、保安隊長、易縣代理偽縣長。
趙玉昆叛變之後。首先殺害了晉察冀軍區派到支隊的政治幹部十幾人;繼而“圍剿”了定興縣路東辦事處,殺害了辦事處工作人員30多人;又抓捕殺害了中共定興縣委農會主任於江。1940年9月,趙玉昆帶領日偽軍包圍了正在定興縣北辛參加會的定興縣縣長,縣大隊長和縣、區幹部70多人。1941年5月,趙玉昆在易縣東婁山又製造了“婁山慘案”,正在東婁山開會的定興縣政府幹部和東婁山村的村民80餘人遇害。
1941年9月,日軍圍剿狼牙山,趙玉昆帶領他的偽保安隊在狼牙山周圍到處姦淫搶掠,捕捉黨政幹部和八路軍傷病員。’1941年9月24日在狼牙山東南側的劉家峪將易縣縣委書記、縣長和手槍隊包圍,除縣長王紹文負傷衝出突圍,其餘19人被捕。在狼牙山周圍又先後製造了菜園慘案,北淇村“血井”慘案。
日軍投降之後,趙玉昆帶領他的漢奸武裝投靠了國民黨軍隊,於1945年9月被國民黨軍委任為第十一區第四聯防區司令,11月又被改任河北省第二總隊隊長,後又改為河北省保安十五總隊隊長。
國民黨軍隊在華北潰敗後,趙玉昆更名趙質侖,以商人身份潛伏在北京市蘇州衚衕七賢裏六號。1949年3月,趙玉昆在北京因販賣毒品被公安人員逮捕。經北京人民政府、公安局二處預審科審理,查出趙玉昆的罪惡以及在易縣欠下的血債,被人民法院判處死刑, 押回易縣執行,1950年10月19 日將趙玉昆執行槍決。 [1] 
參考資料
  • 1.    易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易縣誌.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0: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