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犨

鎖定
趙犨(824年-889年),唐天水(今屬甘肅天水)人,唐末將領。 [8-9] 
世代為忠武軍牙將。趙犨幼有奇智,常與鄰里小兒以部伍為戲,自為董帥,指揮若定,有如夙習,人頗奇之。弱冠有壯節,好功名,妙於弓劍,常從父征伐,擢馬步都虞侯。王仙芝起義,攻掠汝(治今河南臨汝)、鄭(今河南鄭州),他率步騎數千擊走之。黃巢入長安,州人舉為帥,拜陳州刺史。招募勁勇,積糧繕甲。黃巢將孟楷攻項縣(今河南淮陽),為其生擒。以功加檢校兵部尚書,轉右僕射,加司空。 [9] 
黃巢親自率領眾兵圍攻陳州(今河南淮陽),他屢擊敗之。被圍三百日,大小數百戰,堅不可下。除蔡州節度使,屢敗秦宗權,以功拜檢校司徒。充泰寧軍節度使,又改浙西節度使,加同平章事,充忠武軍節度使。旋與朱温交厚,傾心事之,結為姻親。以軍州事付其弟趙昶,數日後病卒。 [9] 
所處時代
唐末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陳州宛丘
出生日期
824年
逝世日期
889年
本    名
趙犨

趙犨人物生平

趙犨出身將門,祖輩為忠武軍牙將,趙犨自幼有智謀,小時候與鄰里小兒在道路上玩耍時,便排兵佈陣,自為元帥,指揮有度,小兒們多聽其號令,沒有敢亂走的。其父見到後,很是高興,説:“吾家千里駒也,必大吾門矣!”成年後,趙犨博學多識,好功名,精於弓馬,性格勇敢果斷,郡守聞之,擢升他為牙校。會昌年間,昭義節度使劉稹作亂,趙犨隨父出征,參與了收復天井關的戰役,不久之後,又跟隨征討蠻族,轉戰溪洞一個月才攻克,斬獲甚眾,趙犨因功受封為忠武軍馬步都虞侯。 [1] 
乾符年間,王仙芝率領民眾在曹、濮二州起義,南攻汝、鄭等州,趙犨奉命率步騎兵數千人襲之,王仙芝南奔。黃巢攻陷長安後,唐僖宗逃奔蜀中,中原無主,人心騷動,陳州人數百向許州主帥要求趙犨來當陳州刺史,許州主帥上奏朝廷得到朝廷同意,朝廷於是授趙犨為陳州刺史。趙犨上任後,對將士們説黃巢必然進犯陳州,於是趙犨積極在陳州整修城牆,疏浚溝洫,屯積糧食和柴薪,同時加強軍隊訓練,招募四方勁勇之士,修繕兵甲,任命弟趙昶為防遏都指揮使,以另一個弟弟趙珝為親從都知兵馬使,與兩個兒子分領精兵,時刻防備起義軍進攻。黃巢退出長安後,果然率軍東攻陳州,以驍將孟楷率精兵萬人為先鋒,直撲項縣,趙犨率軍突擊,賊軍大敗,全軍覆沒,孟楷被擒獲。 [2] 
中和三年,朝廷聽説了趙犨的功績,加封其為檢校兵部尚書、右僕射。不多久又加司空、穎川縣伯。黃巢聞孟楷失敗,大怒,率領大軍來攻陳州,先據溵水,然後與蔡州秦宗權合兵進攻宛丘,州人都驚懼,趙犨鼓勵將士,開門與賊軍交戰,每戰皆捷。黃巢大怒,在陳州北三四里處紮營,開始圍攻,趙犨全力抵禦,歷時三百餘天,大小數百戰,雖兵食將盡,但人心益固。趙犨遣使求救於宣武軍節度使朱全忠。中和四年,朱全忠率大軍來到陳州北,趙犨聞訊全力出擊,雙方合攻黃巢大營,起義軍大敗,重圍遂解。 [3] 
中和五年八月,趙犨任蔡州節度使。當時黃巢已經敗亡,但秦宗權勢力還很強盛。趙犨雖兵少力微,但每日迎戰,秦宗權沒法讓他屈服。文德元年,秦宗權之亂平定,趙犨因功加檢校司徒,授浙西節度使龍紀元年三月,又以平黃巢、秦宗權之功,加同平章事,充忠武軍節度使,仍在陳州理政。戰爭結束,皇帝迴歸長安。中原地區承大亂之後,民不聊生,趙犨招納陳、許二州的流亡之民,恢復舊業,人皆感之。趙犨三兄弟非常和睦,趙犨知道二弟趙昶也有心匡扶唐室,和自己一起立過軍功,於是下令把政事都託付給趙昶,然後上表朝廷請求退休。後數月,趙犨病逝於陳州官舍,時年六十六歲,葬於宛丘縣之先域。朝廷追贈他太尉封號。 [4] 

趙犨親附朱温

趙犨雖盡忠唐室,保全陳州,但與朱温結識並知道朱温有雄才,每次都把自己傾心寄託於朱温,同時為了自己的子孫後代籌謀,在戰爭結束後,和朱温結成親家。趙犨又請為朱温立生祠於陳州,日夜參拜瞻仰。數年之中,盡全力資助朱温,朱温每有徵調軍需與補給的,趙犨都率先供奉,所以趙犨能保其功名。 [5] 

趙犨史書評價

趙犨以淮陽咫尺之地,抗黃巢百萬之眾,功成事立,有足多者。巖、縠非賢,遽泯其嗣,惜哉! [6] 

趙犨家族成員

二弟:趙昶,字大東,忠武節度使,進檢校司徒,同平章事
三弟:趙珝,字有節,忠武節度使,進檢校太保,天水郡公 [6] 
長子:趙麓,位至列卿 [6] 
次子:趙霖,改名趙巖,駙馬都尉

趙犨史書記載

《舊五代史 卷十四(梁書)列傳四》 [7] 
《新唐書 卷一百八十九 列傳一百一十四》 [6] 
參考資料
  • 1.    《舊五代史 卷十四(梁書)列傳四》趙犨,其先天水人。代為忠武牙將,曾祖賓,祖英奇,父叔文,皆歷故職。犨幼有奇智,齠齔之時,與鄰里小兒戲於道左,恆分佈行列為部伍戰陣之狀,自為董帥,指顧有節,如夙習焉,羣兒皆稟而從之,無敢亂其行者。其父目而異之,曰:“吾家千里駒也,必大吾門矣!”及赴鄉校,誦讀之性出於同輩。弱冠有壯節,好功名,妙於弓劍,氣義勇果。郡守聞之,擢為牙校。唐會昌中,壺關作亂,隨父北征,收天井關。末幾,從王師徵蠻,浹月方克,惟忠武將士轉戰溪洞之間,斬獲甚眾。本道錄其勳,陟為馬步都虞候。
  • 2.    《舊五代史 卷十四(梁書)列傳四》乾符中,王仙芝起於曹、濮,大縱其徒,侵掠汝、鄭,犨乃率步騎數千襲之,賊黨南奔。及黃巢陷長安,天子幸蜀,中原無主,人心騷動。於是陳州數百人相率告許州連帥,願得犨知軍州事。其帥即以狀聞,於是天子下詔,以犨守陳州刺史。既視事,乃謂將吏曰:“賊巢之虐,遍於四方,苟不為長安市人所誅,則必驅殘黨以東下。況與忠武久為仇讎,凌我土疆,勢必然也。”乃遣增垣墉,浚溝洫,實倉廩,積薪芻。凡四門之外,兩舍之內,民有資糧者,悉令挽入郡中。繕甲兵,利劍槊,弓弩矢石無不畢備。又招召勁勇,置之麾下。以仲弟昶為防遏都指揮使,以季弟珝為親從都知兵馬使,長子麓、次子霖,皆分領鋭兵。黃巢在長安,果為王師四面扼束,食盡人飢,謀東奔之計,先遣驍將孟楷擁徒萬人,直入項縣,犨引兵擊之。賊眾大潰,斬獲略盡,生擒孟楷。
  • 3.    《舊五代史 卷十四(梁書)列傳四》中和三年,朝廷聞其功,就加檢校兵部尚書,俄轉右僕射。不數月,加司空,進潁川縣伯。巢黨知孟楷為陳所擒,大驚憤,乃悉眾東來,先據溵水,後與蔡州秦宗權合勢以攻宛丘,陳人懼焉。犨恐眾心攜離,乃於眾中揚言曰:“忠武素稱義勇,淮陽亦謂勁兵,是宜戮力同心,捍禦羣寇,建功立節,去危就安,諸君宜圖之,況吾家食陳祿久矣!今賊眾圍逼,眾寡不均,男子當於死中求生,又何懼也。且死於為國,不猶愈於生而為賊之伍耶!汝但觀吾之破賊,敢有異議者斬之!”由是眾心靡不踴躍。無何,開門與賊接戰,每戰皆捷,賊眾益怒。巢於郡北三四里起八仙營,如宮闕之狀,又修百司廨署,儲蓄山峙,蔡人濟以甲冑,軍無所闕焉。凡圍陳三百日,大小數百戰,雖兵食將盡,然人心益固。犨因令間道奉羽書乞師於太祖,太祖素多犨之勇果,乃許之。四年四月,太祖引大軍與諸軍會於陳之西北,陳人望旗鼓出軍縱火,急攻巢寨,賊眾大潰,重圍遂解。獻捷於行在。
  • 4.    《舊五代史 卷十四(梁書)列傳四》五年八月,除犨為蔡州節度使。於時巢黨雖敗,宗權益熾,六七年間,屠膾中原,陷二十餘郡,惟陳去蔡百餘里,兵少力微,日與爭鋒,終不能屈。文德元年,蔡州平,朝廷議勳,以犨檢校司徒,充泰寧軍節度使,又改授浙西節度使,不離宛丘,兼領二鎮。龍紀元年三月,又以平巢、蔡功,就加平章事,充忠武軍節度使,仍以陳州為理所。由是中原塵靜,唐帝復歸長安,陳、許流亡之民,襁負歸業,犨設法招撫,人皆感之。犨兄弟三人,時稱雍睦。一日,念仲弟昶同心王事,共立軍功,乃下令盡以軍州事付於昶,遂上表乞骸。後數月,寢疾,卒於陳州官舍,年六十六;葬於宛丘縣之先域,累贈大尉。
  • 5.    《舊五代史 卷十四(梁書)列傳四》犨雖盡忠唐室,保全陳州,然默識太祖雄傑,每降心託跡,為子孫之計,故因解圍之後,以愛子結親。又請為太祖立生祠於陳州,朝夕拜謁。數年之間,悉力委輸,凡所徵調,無不率先,故能保其功名。
  • 6.    新唐書 卷一百八十九 列傳一百一十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5-31]
  • 7.    舊五代史 梁書 列傳第四  .國學原典[引用日期2016-05-31]
  • 8.    熊武一,周家法總編.卓名信,厲新光,徐繼昌等主編.軍事大辭海.下.北京.長城出版社.2000.第2074頁
  • 9.    王者悦主編.莊樹藩,姜守鵬,安楓等副主編.中國古代軍事大辭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1.第48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