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氏孤兒與中國孤兒

鎖定
《趙氏孤兒與中國孤兒》是201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範希衡 [1] 
中文名
趙氏孤兒與中國孤兒
作    者
範希衡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10月1日
頁    數
252 頁
開    本
32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32556427

目錄

趙氏孤兒與中國孤兒內容簡介

《與》內容簡介:比較文學作為一門具有自己的思想體系和方法論要求的獨立學科,一般史家認為形成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間,當時執其牛耳的是以致力於各國文學間的淵源、流變、媒介、文類等影響關係的論證和研究為能事的法國學派。從我國現代文學史觀念説來,早在五四新文化運動早期,即1920年我們就通過譯介日本學者本間久雄《新文學概論》輸入了這一名詞和介紹了兩部重要的比較文學理論著作波斯奈特的《比較文學》(1886)和洛裏哀的《比較文學史》(1904)的內容;翌年,我國學者吳宓著文介紹了這一學派的要點,他在《論新文化運動》一文中説:“近世比較文學興,取各國之文章而究其每篇每句每字之來源,今在及並世作者互受影響,考據日益精詳。”又説“文學之根本道理以及法術規律,中西均同,細究考證,當知其詳”,“文成於摹仿(Imitation)”等等,可稱為我國從理論觀點上介紹西方新興的比較文學之嚆矢。

趙氏孤兒與中國孤兒目錄

範譯《中國孤兒》序(賈植芳)
《趙氏孤兒》與《中國孤兒》(範譯《中國孤兒》自序)
一、《趙氏孤兒》本事
(1)先秦典籍的紀載
(2)漢人的演述
二、紀君祥對主題的處理
(1)《趙氏孤兒》的時代背景
(2)本事的更改
(3)劇中的時代意識
三、由紀君祥伏爾泰
(1)中國知識在法國的傳播
(2)伏爾泰與中國
(3)伏爾泰與《趙氏孤兒》
四、伏爾泰對主題的處理
(1)原主題的沿襲與發展
(2)新的來源
(3)性格與風俗
(4)哲學論爭
五、餘論
《中國孤兒》(【法】伏爾泰著範希衡譯)
作者獻詞
劇中人物·地點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初版後記(蕭曼)
後記(範琅)
範希衡生平及主要譯著年表
附錄《趙氏孤兒》([元]紀君祥撰顧學頡整理)
楔子
第一析
第二析
第三析
第四析
第五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