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棣華

(銀行家)

鎖定
趙棣華(1895年—1950年) ,別名同連,江蘇鎮江人。名同連。江蘇鎮江人。早年畢業於南京金陵大學,後赴美,就讀於美國西北大學,獲經濟學碩士學位。回國後任教於國立東南大學、中央黨務學校。後歷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統計科主任、中央黨部會計科主任、國民政府主計官兼會計局局長、江蘇省政府財政廳廳長、中央派遣留學生管理委員會委員、國民黨第五屆中央執行委員等職。七七事變後,任第三戰區經濟委員會主任委員、交通銀行總經理、國民政府中央財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任國民政府委員、中央合作金庫常務理事、全國銀行聯合會主席。1949年秋去台灣。1950年12月10日在美國病逝。 [1] 
中文名
趙棣華
別    名
同連
出生日期
1895年
逝世日期
1950年
畢業院校
美國西北大學
出生地
江蘇鎮江

目錄

趙棣華人物生平

趙棣華 趙棣華
趙棣華,名同連,字棣華,以字行。江蘇鎮江大港人。1895年9月16日(清光緒二十一年七月二十八日)生於江蘇淮陰。父親趙明達是富裕的鹽商。早年就讀於常州五中、金陵大學,大學畢業後赴美國留學,先入伊利諾伊大學,後轉入西北大學商學系,主攻經濟,獲碩士學位。在美留學期間,與陳立夫、餘井塘、吳大鈞等人友善。1926年學成歸國,先後在南京省立第一中學、國立東南大學及國民黨中央黨務學校任教。同年,經陳立夫、餘井塘介紹加入國民黨。1927年,趙棣華到國民黨中央組織部任職。1928年,國民黨中央組織部新設立統計、調查研究二科,趙棣華任統計科主任,陳立夫任調查科主任。1929年,陳立夫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調趙任職秘書處總務科,主管黨務財政。在任內,創立全國公務員所得捐。國民黨中央華僑捐款保管委員會成立,陳果夫任主席,聘趙棣華為秘書,管理海外華僑捐款。當時華僑捐款甚巨,趙棣華對之保管運用盡心盡力,如南京馬路之修築、中山陵、譚延闓墓、北伐陣亡將士公墓、遺族學校、中央廣播電台、“國民大會黨”、華僑招待所等等,無不是善用華僑捐款而成。
1930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主計處,趙棣華任主計官兼統計局副局長,旋升任局長。在任內,悉心從事會計制度的設計和推行,頒發全國會計制度統一規定八大冊,修訂了預算法、會計法、決算法等主計法令,並推向全國。此舉標誌着現代化的主計制度在我國的確立。
1933年,江蘇省政府改組,陳果夫任省政府主席,趙棣華被任命為財政廳長。接任財政廳長之初,江蘇省財政相當困難,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後,趙棣華決定從改革田賦入手。30年代中國各縣地方財政幾無制度可言,無統一收支辦法,也無完備的賬冊,全由縣長包辦,而縣長則主要依靠當地的“吏書”,因此“蘇省田賦制度積弊至深,僅憑書吏挾其私存圖冊以為鴻秘”。趙棣華改革有三個方面:一是整理土地陳報。第一步是將吏書手中的税冊收回,由縣政府保管,第二步是辦理土地登記,第三步是辦理土地清丈。執行第一步時,因為與吏書的利益發生正面的衝突,加以地方鄉紳的觀望,一開始遭遇到很大的阻力,但趙棣華以驚人的毅力終克完成。土地清丈始於1935年,後因抗戰爆發而未完成。二是整理田賦附加,把江蘇各地一百五十多種名目的附加廢除六十多種,禁止二十多個縣自行印發輔幣小票。三是變更田賦徵收辦法,由銀行代收税款,改納銀為納元。
趙棣華同時改革了江蘇省財政的主計制度。通過制定各縣編制地方預算暫行辦法、各縣動用預備費臨時辦法、預算科目細則、各縣縣金庫暫行規程、各縣地方款項稽核規程、省政府購置審定委員會規程及辦事細則、江蘇省財政稽核委員會組織章程及稽核細則等一系列的法規,統一收支程序和完善賬冊,建立預算、收支程序、會計、稽核等一整套地方財政的處理程序。在其任財政廳長期間,規定現金保管、賬務記錄、收支權限各自獨立,而以預算為事先計劃與控制之依據,以決算為事後之考核。同時,規定由江蘇銀行、江蘇農民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保管現金,作為代理省、縣金庫;由財政廳派往各縣的會計主任登記賬務。這樣,各縣有收支預算、收入以條例與預算為據,支出以支付命令為憑。這些都堪稱我們地方財政現代化的創舉。
經過趙棣華大刀闊斧的改革後,江蘇地方財政逐步好轉。1932年省財政實收九百八十五萬元,到1933年達到一千一百九十七萬元。到1937年抗戰爆發時,全省許多縣金庫財政盈餘多者數百萬元,少者亦有幾十萬元。
1934年,趙棣華兼任江蘇省農民銀行總經理。趙棣華為江蘇農民銀行制定不以營利為目的、所有業務及行政設施無直接以農民利益為旨歸的經營方針。在此原則下,江蘇農民銀行迅速展開業務,分支機構由原來不足三十處,在趙棣華接任後的數年間發展至八十多處,在重要的市鎮亦開設有辦事處。同時,江蘇農民銀行嚴守不在省外設行的原則,以服務本省為目的,將蘇南各分行多餘的頭寸,由總行優先調蘇北應用。規定各縣城區吸收的存款,全部貸放農業,不得作城市工商業貸款。趙棣華對江蘇農民銀行的業務進行改革,大力發展農村信用社,同時也向合作社、生產互助會、鄉鎮代表、農民個人和政府機關放款。趙棣華還發起成立了江蘇農村金融委員會,成立農村合作社,還籌建農業倉庫,實行青苗貸款、推行農貸,並辦理抵押、保管、加工、運銷等業務,在發展江蘇農村經濟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以後,國民黨CC系以此為起點,成立了全國農村合作社,建立了中國農民銀行和中央合作金庫。
1935年,趙棣華由財政廳委任為江蘇銀行董事長。同年,在國民黨五大上,當選為中央執委。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江蘇省政府改組,由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兼任省主席,趙棣華留任財政廳長。趙棣華向國民黨中央薦計獻策:在各戰區內設直屬行政院的經濟委員會,配合軍事政治需要,統籌發展經濟,對敵進行經濟作戰。國民黨中央採納了他的建議,首先在第三戰區設立經濟委員會,任命趙棣華為第三戰區經濟委員會主任和交通銀行協理。這時江蘇大部分地區淪陷,趙棣華隨顧祝同在江西上饒辦公,趙棣華在第三戰區經濟委員會會議上提出“調整生產,促進貿易,儲備物資,加強運輸,調節金融,嚴密緝私”的六大綱要。在當時第三戰區大部分地區為日軍包圍的形勢下,趙棣華組織貿易委員會以供應物資;組織合作委員會,以協助運銷農產;成立第三戰區的五省(蘇、皖、浙、贛、閩)通匯處,以流通金融。同時組織水陸聯運隊處,以輔助鐵路與公路運能之不足。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協調戰時經濟,戰區的戰略物資得到搶運,工業得以扶持,軍糧民食有所保障,而金融亦見安定。在任職第三戰區經濟委員會時,趙棣華與重慶國民黨高層保持着密切聯繫,往返上饒與重慶間達二十多次。在經濟建設方面,趙棣華認為,戰時經濟建設應確立兩個基本方針:“第一,要以軍事為中心,以經濟來配合抗戰,鞏固國防;第二,要在戰時樹立戰後的新經濟基礎,努力建國,發展民生。”為此趙棣華提出都市工業農村化,把機器工業分散到農村的主張。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交通銀行總經理唐壽民陷於香港,未能赴重慶,這引起時任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兼財政部長、中國銀行總裁的孔祥熙對交通銀行的攘奪。交通銀行董事長錢新之為抵制孔祥熙,邀請屬於國民黨CC系的趙棣華出任副總經理,並代總經理職。趙棣華上任後,把交通銀行的設計處擴充為五科,自任處長,並延攬紡織、冶金、農林、金融經濟研究專家多人各司其事。1942年7月,交通銀行成為國民政府指定作為“發展實業”的專業銀行後,錢新之、趙棣華竭力開拓業務,為發展大後方的工業出力。在趙棣華的主持下,加強銀行與實業界的配合,以求發展,趙棣華提出由銀行發行公司債與商業債券,代公司募集股票;開辦了工廠添購機器設備保值存款;又以交行信託部的名義成立蜀餘公司,運銷川鹽至兩湖、滇、黔等地。
抗戰勝利後,趙棣華當選為全國銀行公會主席,並擔任鎮江旅滬同鄉會會長。1945年,任中央財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46年,國民政府還都南京,趙棣華任國民政府委員。
1947年,國民黨統治區的經濟形勢嚴重惡化,為此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長陳立夫專程來上海會晤趙棣華等人,以謀良策。趙棣華建議開放外匯,取消輸入限制,允許直接購買國外生產生活必需品;對全國各種貨倉物品進行摸底調查,以最快的速度、最廣泛的渠道掌握物資;提出由政府接收的敵偽工礦企業及其國營事業應早日估價,轉售給民間,既可以藉此收回通貨,又可充分調動人民的管理才能和生產積極性;准許人民按法律規定申請經營礦產等資源。趙棣華同時表示,交通銀行當鼎力相助政府利國利民的措施。陳立夫後來把趙棣華及其他知名人士的意見彙總後寫成報告,交國民政府行政院。但國民政府根本無意採納,一心推行幣制改革。
1948年,趙棣華隨交通銀行南遷廣州,並接替錢新之為董事長,仍兼總經理。這一年,趙棣華撰寫《挽救目前經濟危機意見書》上呈蔣介石,痛陳當時財政經濟之失策,指出“國內經濟秩序如不能安定,則外匯之掌握無補於民生,亦無裨於税源。縱觀三年以來,七億美元之耗損,徒以增少數豪富之積聚,以進而加劇都市奢侈之風尚”,反對中國銀行拋售黃金政策,認為“徒以助長投機,增貧富之距離”。趙棣華提出“收縮通貨,放開物價”為中心內容的多項具體措施。但其時國民政府正準備遷往台灣,這些意見建議也無從採納。
交通銀行隨國民政府遷台灣後,趙棣華認為工業起步要以民生事業為前提,故一到台灣即籌備中本紡織公司和台北紡織公司的開工,並以其子趙耀東任總經理。1949年11月,周恩來總理在接見從香港歸來的鎮江籍銀行家徐國懋時,就談起其對趙棣華的經濟管理才能與理財能力的讚賞,並希望趙棣華能回國參加新中國建設。
趙棣華德高望重,備受政府重視,一生兼任職務極多,舉其大者有:中央合作金庫常務理事、四明銀行常駐監察人、新華銀行董事、大中銀行董事長、大生紡織公司常務董事、中法藥房董事長、上海市輪渡公司副董事長、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常務理事、中國紙廠董事長、中國紡織機器製造公司監察、中國農業機械公司常務董事、中國植物油料廠常務董事、馥記營造公司常務董事、太平洋保險公司常務董事、中國棉業公司常務董事、中央日報董事、新聞報董事、江蘇實業公司董事長、南通學院主席校董等。此外,他還兼任中華民國全國銀行公會聯合會常務理事、江蘇建設協會理事長、上海市參議員、鎮屬五縣旅滬同鄉會副理事長、鎮江旅滬同鄉會理事長等。1936年,趙棣華和妻子李崇祜還在鎮江辦有崇華小學。
1950年,趙棣華隨嚴家淦赴法國參加國際貨幣基金會議,舊病復發。12月病逝於美國。 [2] 
參考資料
  • 1.    中國抗日戰爭大辭典. 武漢出版社. 1995
  • 2.    中華民國史 人物傳·第八卷. 中華書局.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