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旭光

(韶關學院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院長)

鎖定
趙旭光,教授,博士,男,1960年生,山東萊州人。趙旭光教授長期從事高温結構陶瓷、粉體工程、冶金工業廢渣利用和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 [1] 
中文名
趙旭光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60年
畢業院校
華南理工大學
職    業
教師
出生地
山東
職    稱
教授

趙旭光個人簡介

1982年畢業於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冶金系,獲工學學士學位;同年到山東濟南大學任教, 1993年調韶關大學化學系工作,94年晉升副教授,任硅酸鹽工程教研室主任。1996年任化學系副主任。2004年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並獲工學博士學位,2005年任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副院長,2005年晉升教授。現任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院長。 [1] 

趙旭光成就及榮譽

1993年以來,先後8次年度工作考核優秀,優秀黨務工作者和優秀共產黨員各一次,年度科研先進工作者三次,1998年獲韶關大學首屆十佳授課教師稱號。2006年獲得香港方潤華獎教金,2007年獲得韶關市科技拔尖人才。現任美國ACI協會會員,廣東省科技評審專家,韶關化工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高校化學理事會理事等職。

趙旭光個人作品

趙旭光教授從教30年來,先後主講了《耐火材料工藝學》、《粉體工程學》、《機械製圖》、《建材機械裝備》、《工程力學》、《精細化工設備》、《化學工藝學》和《電工學》等多門課程,所指導的教學實踐環節包括:專業見習,專業實習和畢業論文工作。其教學態度和教學質量得到教師和學生的一致好評。 [1] 
在《硅酸鹽學報》、《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硅酸鹽通報》、《建築材料學報》、《混凝土》、《水泥》、《耐火材料》等國內專業期刊合作發表論文40餘篇,其中被EI和SCI檢索收錄6篇。 [1] 

趙旭光人物生平

1989~1992年,主持研製出我國第一支高密度熔融石英水口,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名牌公司產品的實物水平。 [1] 
1996~2001年,主持並完成了廣東省高教廳、韶關市和校級科研課題各一項,獲得二項具有國內領先的科研成果。 [1] 
2002年任國家863課題《低環境負荷型水泥及膠凝材料技術研究關鍵製備技術及產業化研究》子課題組組長,硅酸鹽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礦渣微細粉的生態效應及其作業機理的研究》主要研究成員; [1] 
2003年,任國家985高水平大學建設重大項目《高性能環境友好型膠凝材料關鍵製備技術的研究》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水泥與粉煤灰中有害組分的溶出機理/預測模型及溶出抑制材料的研究》主要研究成員。 [1] 
到2013年為止,任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高性能水泥綠色製造工藝和裝備-鋼渣重構和性能優化技術與裝備》專題研究組主要成員,主持廣東省2007年重大應用研究項目《高性能熱悶鋼渣-礦渣複合摻和料的研究開發》。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