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懿簡公神道碑

鎖定
石碑《趙懿簡公神道碑》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北山103號窟內壁正中,由範祖禹(1041年-1098年,四川省成都市華陽人,北宋史學家)撰寫,蔡京(1047年-1126年,福建莆田仙遊人)書寫並篆額。俗稱蔡京碑。碑高3.7米,寬1.37米。趙懿簡公為趙瞻,諡懿簡(1019-1090年,陝西省周至縣二曲鎮辛頭寺人)。
中文名
趙懿簡公神道碑
外文名
Zhao Yijian'stombstone
地    點
四川大足縣

目錄

趙懿簡公神道碑蔡京

蔡京為四大書法家(宋四家:蘇軾黃庭堅、米芾和蔡京)之一。宣和書譜(宋徽宗宣和年間由官方主持編撰的宮廷所藏書法作品的著錄著作。全書20卷,著錄宣和時御府所藏曆代法書墨跡)説其字“嚴而不拘,逸而不外規矩。正書如冠劍大臣,議於廊廟之上;行書如貴胄公子,意氣赫奕,光彩照人。大字冠絕古今,鮮有儔匹。”。
趙懿簡公神道碑 趙懿簡公神道碑
蔡京為新黨(支持王安石新政一派),在位時曾下令毀掉元祐黨人(宋元祐年間反對王安石變法的司馬光,歐陽修,蘇軾等309人為元祐黨人)的書籍字畫等,所以當他失勢之後,元祐黨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毀掉了他在全國的所有碑刻和字跡。蔡京書寫的神道碑(神道碑是立於趙瞻墓前的碑)也被毀掉,到了南宋孝宗的時候,黨爭平息,可能是有趙瞻的後人在昌州(大足屬於昌州)為官,就把趙瞻的神道碑拓本和古文孝經一起刻在北山之上,因此蔡京的書法得以保留下來,填補了中國書法史的一個空白。

趙懿簡公神道碑拓本

清末,大足縣販賣碑帖商人馬瞎子,每年拓蔡京碑不下千本,轉售它地。為使孤本售得高價,每拓一次,即毀部分字跡,致使此碑字跡殘缺甚多,實為千古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