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凱

(環縣郵政局郵遞員)

鎖定
趙凱,環縣洪德鄉肖關村人,環縣郵政局郵遞員
中文名
趙凱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職    業
投遞員
出生地
環縣洪德鄉肖關村
6歲那年,他的父親遇到了車禍,脊椎嚴重損傷,全身癱瘓,從此再也沒能站起來,家裏的頂樑柱轟然倒下,趙凱的爺爺也在這一年的11月去世,一家人生活在陰霾之下,生活的重擔壓在了年邁的奶奶和身單力薄的母親身上。1999年,不堪重負的母親和父親協議離婚,年僅8歲的趙凱就開始“當家”,和奶奶艱難的操持着這個家。 [1] 
2005年,厄運再次降臨在這位年僅14歲少年的家中。奶奶也因積勞成疾去世了,面對癱瘓在牀生活不能自理的父親,看着年齡還小的弟弟,趙凱決然放棄了自己的學業,回到父親身邊,承擔照顧父親的責任,一邊照顧弟弟上學。由於家庭巨大變故,生活沒了穩定的收入來源,趙凱在好心人和親人幫助下靠打零工勉強維持生計。 [1] 
2008年,趙凱的弟弟趙磊考上了環縣一中。趙凱知道那是弟弟學習的關鍵時期,自己要想辦法多賺錢,絕不能讓弟弟放棄唸書的機會。但怎樣才能既照顧好父親,又不誤弟弟學習呢?思忖多日,趙凱一咬牙,揣上全身上下120元錢,帶上鍋碗瓢盆,背起癱瘓12年的父親一步一步含淚離開了當時只有3間土窯的家,決心賺錢撐起這個家,供養弟弟上學。他説:“只要弟弟考上大學了,我們家就有希望了!” [1] 
來到縣城,趙凱在縣城北關冷庫巷找到了一間只有十來平米的出租屋,安頓好父親後,他便開始四處找工作。在附近的一個建築工地,他找到了活,負責抱磚頭、和砂漿,一天下來,汗水浸透了衣背,雙手磨出了水泡,回到家中,他照顧好父親後,用針挑破手上的水泡,做簡單處理後,第二天又來到工地,有個工友勸他買雙手套,小趙總是説:“沒事”,就是不見他帶手套,隨後,他們瞭解到趙凱的情況,很同情,有工友給小趙送了手套,當他要回去幫父親翻身時,替他代工,9個月的建築工程竣工後,他又開始尋求其他的生計,在市場上賣過菜,還在小姑的資助下開過小商店……前前後後做過七八個“工作”,可幹什麼都不能離父親太遠,每過兩個小時就跑回家為躺在牀的父親翻身,打理好父親後再跑去工作。 [1] 
2010年3月,在表姐夫的介紹下,趙凱成為了縣郵政局的招聘郵遞員,單位安排他給離縣城18公里的西川村送郵報,每月可以拿到基本工資600元,還有100元的獎金。這對他來説,無疑是雪中送炭。“我有工作啦!”談到這件事,趙凱苦愁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 [1] 
剛開始時,趙凱搭班車投送,可這個偏僻的村莊,每天只有一趟過路車,遇上雨雪天氣,車子就不發了。他決定買一輛摩托車,但一輛新車便宜點的都在四五千元,他走了縣城好幾家賣車行都沒有買到。最後,在一個摩托車修理部,表哥為他擔保,他賒到了一輛二手車,那天,他格外高興,有了車,工作和家庭都能更好的兼顧。 [1] 
騎摩托車送一趟郵包來回最少得5個小時,每次出發前,趙凱都將藥、開水等準備好,放在父親的牀頭,還囑託鄰居幫忙照料。 [1] 
西川鄉有12個村,道路條件很差,趙凱卻沒有因為要照顧父親而敷衍工作。有一次他的車胎破了,但楊廟掌村郭天軍的匯款單還沒有送到,趙凱知道郭天軍父親有病,當時正值農忙時節,農民急需用錢,就步行把匯款單送到郭天軍家裏。 [1] 
這時天已黑了,接到單子的郭天軍激動地不知説啥好:“這娃把心費了,這麼黑了,叫我咋感謝你哩。”趙凱笑着説了一聲“沒事”就轉身要走,郭天軍硬拉着他讓晚上住下,趙凱説明了家裏的情況,郭天軍改變了主意,讓老伴打包好剛出鍋的煎餅和土豆絲,騎着摩托車把他送回了家。 [1] 
郭天軍眼眶濕潤地看着躺在牀上的趙鴻年,拉着他的手説:“老趙啊,你把好娃生下了,凱凱是個孝子、是個攢勁娃。” [1] 
趙凱兢兢業業的工作,贏得了同事和羣眾的認可,獲得“環縣2011年度優秀投遞員”榮譽稱號。2012年9月份,單位瞭解到他家庭的特殊原因,對他的工作進行了調整,工資調整到每月750元,獎金400元,讓他負責縣城北區的報刊投遞。 [1] 
趙凱很知足:“以前我送報紙,來回跑,現在幹完工作,就可以隨時回到父親身邊,弟弟再有一年多也大學畢業了,找上一份工作,日子就會好起來的。” [1] 
收入增加了,條件改善了,趙凱卻沒有因此而自滿,還在抽空撿垃圾,貼補家用。
“他吃苦精神特強,每天早晨給父親洗刷完,伺候吃了早餐才上班,可每天上班都是他第一個到。”投遞班班長鬍興徵説:“大家都像趙凱一樣的話,這個社會文明就進了一大步了!” [1] 
“前年夏天,我登西山,遇見趙凱推着一個‘特別’的輪椅,推着他父親散心,當時我就被他的這片孝心感動了,隨後瞭解到,那個輪椅是他親手做的。”環縣郵政局局長吳永國豎起了大拇指。 [1] 
父親癱瘓,除了給他餵飯、喝水、擦背、照顧他上廁所外,每天晚上要幫他翻身,趙凱盡心盡力地照顧癱瘓父親。“每次餵飯時,趙凱都有意把飯菜打碎,再一勺一勺餵給父親吃。”鄰居李阿姨説:“這樣的好兒子真的難找!” [1] 
“我們很幸福,單位領導對我們很關心,現在住的這房子就是單位提供的,給我們省下了房租錢,冬天還有暖氣,好得很。”趙凱説,父親現在情況好多了,每天還可以用手機上網,給他講新聞呢。 [1] 
2011年,弟弟考上了大學,面對錄取通知書和6300元的學費,再看着哥哥默默的付出和辛勤的工作,他想放棄上學。趙凱知道後,第一次給弟弟上了“一課”:“就是砸鍋賣鐵,我也要供你上完大學!”這一課,讓弟弟堅定了信心:“只有上完大學,哥哥的擔子才能減下來,這個家才會有新的希望。”弟弟上大學後,趙凱每月都會按時寄給弟弟600元的生活費。 [1] 
一些好心人得知趙凱家的困難和他的孝行後,紛紛慷慨解囊。回生果品有限責任公司經理楊樹東、環縣工會副主席李軍成等多次給他們捐贈錢物、食品,給他們帶來了温暖,還幫助給趙磊貸了助學貸款,緩解了他家的燃眉之急。 [1] 
趙凱將這些幫助過他的人都詳細地記在筆記本上,他説:“這麼多的好心人來幫我家,我將銘記這些深情厚誼,以後情況好轉,必定回報恩人、回報社會。”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