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丹

(新西蘭皇家科學院院士)

鎖定
趙丹,新西蘭皇家科學院院士 [11]  ,新西蘭工程院院士 [14]  ,新西蘭坎特伯雷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 [2]  ,研究領域:航空領域(主要包含航天推動、燃燒及控制和空氣動力學技術方向)、可再生能源與噪音控制等領域。 [1]  [13]  自2020年以來,趙丹教授連續四年入選斯坦福大學發佈的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擔任歐盟、加拿大、比利時、荷蘭、以色列、沙特、德國、阿聯酋、新加坡、新西蘭等國家和地區科學基金評審專家。 [15] 
中文名
趙丹
外文名
Dan ZHAO
畢業院校
英國劍橋大學
職    務
坎特伯雷大學工程院研究生部主任,博士生導師
職    稱
教授
人物簡介
Dan ZHAO(趙丹)教授,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坎特伯雷大學工程院教授兼研究生部主任,博士生導師,無人機研究院院長, [11]  新西蘭皇家科學院院士 [7]  新西蘭工程院院士, [3]  熱科學學報優秀編委 [4] 歐洲科學與藝術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國際聲學與振動學會傑出會士 [12]  ,東盟工程與技術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航空學會會士,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 [8]  ,亞太人工智能學會會士 [8]  ,美國航空航天學會通信會士(ASSOCIATE),中國僑聯特聘專家。 [6-7]  於2005年在曼徹斯特大學獲得碩士學位,2009年在劍橋大學機械與航天工程專業獲得博士學位,2010年任教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宇航系,現任教於新西蘭坎特伯雷大學機械系。研究領域包括不穩定燃燒的主動和被動控制、流動噪聲測量和控制、聲學成像、聲學阻尼器以及信號處理等。 [2]  [5] 
趙丹教授從“碳達峯、碳中和”這一全球性戰略目標出發,介紹了氨氣作為新型能源的利與弊,以及本人在氨氣燃燒領域取得的科研成果和遇到的挑戰。 [8]  趙丹教授表示,人類使用氨已有相當的歷史,氨製備的工藝相對成熟,近年來隨着新技術的不斷湧現,氨氣無論是摻混燃燒還是分解制氫都有着良好的應用前景。在未來的工業、船舶和航天領域,氨氣一定能夠助力實現零碳排放的綠色發展目標。 [8] 
趙丹,擔任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Low Frequency Noise、Vibration and Active Control,Progress in Aerospace Sciences,AIAA期刊,美國燃氣輪機與動力工程期刊,美國聲學期刊等15本SCI期刊的主編,副主編或編委 [13]  。曾在華盛頓第46屆美國航空航天、流體力學大會上擔任分會主席 [2] 
趙丹長期從事下一代零碳(氨、氫)排放發動機燃燒,無人機(空氣動力學與噪音),燃氣輪機以及航空航天推進系統熱聲不穩定性以及控制的研究。在國際SCI期刊發表論文300餘篇 [8]  ,出版英文專著5本 [8]  ,專利5項,H-因子60(Scopus) [8]  。已獲得新加坡李顯龍總理基金(NRF),教育部,新加坡民航局,國防實驗室,新西蘭商務部,坎特伯雷環境署等經費資助。 [7]  目前擔任航空航天,熱科學,能源以及噪音方向7本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的主編、副主編,包括美國航空航天期刊,美國機械協會燃氣輪機與動力期刊,航空航天科學進展。同時兼任熱科學學報,科學報告(自然),空氣動力學進展,推進技術,中國航空學報等8本國際國內領軍期刊編委。 [7]  已獲得新加坡李顯龍總理基金(NRF),新加坡教育部,新加坡民航局,新加坡國防實驗室,新西蘭商務部,新西蘭坎特伯雷環境署等多項經費資助 [8] 
趙丹在2023中國僑聯特聘專家委員會年度活動主旨發言 趙丹在2023中國僑聯特聘專家委員會年度活動主旨發言
歐洲科學院院士、新西蘭坎特伯雷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趙丹在榕(福州)舉辦的2023中國僑聯特聘專家委員會年度活動作了主旨發言 [9]  。2023年12月16日,以“零碳科技、創新未來”為主題的第二屆可持續能源發展國際會議在北京開幕。為搭建全球能源學科領域的高質量國際學術交流平台,加強全球能源學科領域之間的交叉與互動,共享科研成果和前沿技術,拓寬學術研究思路,促進產學研合作,會議邀請趙丹等十餘位能源領域的院士分享主題報告,為與會者提供前沿洞見 [10] 
新西蘭皇家科學院院長與趙丹教授合影留念 新西蘭皇家科學院院長與趙丹教授合影留念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