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越桔杜鵑組

鎖定
越桔杜鵑組是杜鵑亞屬下一組,有299個植物種。該組下植物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附生或地生。分佈於東南亞及澳洲。
(概述圖來源: [1] 
中文學名
越桔杜鵑組
拉丁學名
Sect. Vireya (Bl.) Copeland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杜鵑花目
杜鵑花科
杜鵑屬
亞    屬
杜鵑亞屬
299種
亞    組
7亞組

越桔杜鵑組參考文獻

越桔杜鵑組 Sect. Vireya (Bl.) Copeland in Philip, Journ. Sci. 40: 136, 151. 1929; Sleumer in Bot. Jahrb. 74: 536. 1949. ——Vireya Bl. Bijdr. 854. 1826.——Rhododendron Subg. Vireya(Bl.) C. B. Clarke in Hook. f. Fl. Brit. Ind. 3: 462. 1882. [2] 

越桔杜鵑組形態描述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附生或地生。幼枝被鱗片。葉散生,或數片聚生枝頂或莖節成假輪生,具柄至無柄,兩面被鱗片,鱗片邊緣全緣、不規則裂或不同程度的鋭裂、撕裂、通常無柄或有細柄致使鱗片成“樹狀”。花序頂生,單花,或少花至多花成傘形花序;花萼小,杯狀、碟狀,有不顯著的5裂片或5齒,或邊緣波狀;花冠短筒狀、漏斗狀、管狀鐘形、高腳碟狀或喇叭狀、筒部短至細長,直或微彎,花冠裂片略長於筒部或為筒部的1/4或更短,黃色、桔黃色、白色、淡紅至深紅色;雄蕊10,花絲下部至大部被毛;子房長圓形至圓筒狀或卵圓狀圓錐形,密被鱗片,通常被毛,花柱潔淨或有毛,有鱗片。蒴果紡錘狀、圓柱形或長圓形,被鱗片,通常有毛,果瓣質薄,果開裂後果瓣或多或少扭曲,反捲,胎座下部與蒴果的中軸分離,僅在頂部全生。種子兩端具多少伸長的、通常尾狀的附屬物。 [2] 

越桔杜鵑組該組描述

組的後選模式種:R. javanicum (Bl.) Bennett
本組共約299種,其中約287種(據P. F. Stevens 1985年)分佈亞洲東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各主要島嶼、加里曼丹島、新幾內亞島),1種產澳大利亞,其餘種類產中國南部至中南半島。中國有8種。
Sleumer (in Fl. Males. I,6(4):474-668. 1966) 將本組的種分為7亞組,主要依據的分類指標是鱗片類型和花冠形狀。東亞有1亞組,國產種均歸屬於此。 [2] 

越桔杜鵑組下級分類

類越桔杜鵑亞組 Subsect Pseudovireya (C. B. Clarke) Sleumer [2] 
種列表
瘤枝杜鵑 Rhododendron asperulum Hutch. et K. Ward
密葉杜鵑 Rhododendron densifolium K. M. Feng
缺頂杜鵑 Rhododendron emarginatum Hemsl. et Wils.
着生杜鵑 Rhododendron kawakamii Hayata
雷波杜鵑 Rhododendron leiboense Z. J. Zhao
馬關杜鵑 Rhododendron maguanense K. M. Feng
巖谷杜鵑 Rhododendron rupivalleculatum Tam
越桔杜鵑 Rhododendron vaccinioides Hook. f.

越桔杜鵑組相關類羣

髯花杜鵑組 Sect. Pogonanthum
杜鵑組 Sect. Rhododendron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