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杜鵑屬

(杜鵑花目杜鵑花科下的一屬)

鎖定
杜鵑屬(學名:Rhododendron L.)是雙子葉植物綱杜鵑花科中一屬。杜鵑屬灌木喬木,葉常綠或落葉、半落葉;花顯著,形小至大,稀單花,通常頂生,花萼宿存;花冠管狀整齊或略兩則對稱,花葯無附屬物,花柱細長宿存。蒴果果瓣木質,種子紡錘形。該屬廣泛分佈。屬模式種:Rhododendron ferrugineum L.
杜鵑花是十大名花之一,有“花中西施”之美稱,其種類眾多,花繁葉茂,綺麗多姿,主要分佈在西南諸省,分為毛鵑、東鵑、夏鵑和西鵑四大類,其中西鵑是栽培類型中花朵最美麗的一種。
中文名
杜鵑屬
拉丁學名
Rhododendron L.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杜鵑花目
杜鵑花科
亞    科
杜鵑花亞科
亞    屬
杜鵑屬

杜鵑屬形態特徵

杜鵑屬植物
杜鵑屬植物(9張)
灌木或喬木,有時矮小成墊狀,地生或附生;植株無毛或被各式毛被或被鱗片。葉常綠或落葉、半落葉,互生,全緣,稀有不明顯的小齒。花芽被多數形態大小有變異的芽鱗。花顯著,形小至大,通常排列成傘形總狀或短總狀花序,稀單花,通常頂生,少有腋生;花萼5(-6-8)裂或環狀無明顯裂片,宿存;花冠漏斗狀、鍾狀、管狀或高腳碟狀,整齊或略兩則對稱,5(-6-8)裂,裂片在芽內覆瓦狀;雄蕊5-10,通常10,稀15-20(-27),着生花冠基部,花葯無附屬物,頂孔開裂或為略微偏斜的孔裂;花盤多少增厚而顯著,5-10(-14)裂;子房通常5室,少有6-20室,花柱細長勁直或粗短而彎弓狀,宿存。蒴果自頂部向下室間開裂,果瓣木質,少有質薄者開裂後果瓣多少扭曲。種子多數,細小,紡錘形,具膜質薄翅,或種子兩端有明顯或不明顯的鰭狀翅,或無翅但兩端具狹長或尾狀附屬物。 [1] 

杜鵑屬生長環境

杜鵑屬土壤

杜鵑喜疏鬆、通氣性強、排水良好、pH值為4.5~5.5之間、富含腐殖質的酸性土壤。可用腐葉土、松針土、草炭土或腐熟的木屑,忌用鹼性土、粘質土。 [2] 

杜鵑屬温度

杜鵑喜温涼氣候,多數杜鵑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它的最適生長温度為12℃~25℃,温度超過30℃時生長緩慢或呈半休眠狀態,温度低於5℃則進入休眠期,低於-3℃會出現凍害。 [2] 

杜鵑屬光照

杜鵑為半蔭性植物,忌烈日直射和乾燥悶熱,所以養護時應放在半蔭通風處。清明至霜降期間,應給予遮蔭75%,以防新梢日灼造成葉面白花。 [2] 

杜鵑屬栽培技術

杜鵑屬繁殖

種子繁殖:杜鵑花絕大多數都能結實採種,僅有重瓣不結實。一般種子的成熟期從每年的10月~1月,當果皮由青轉黃至褐色時,果的頂端裂開,種子開始散落,此時要隨時採收。末開裂的變褐均採下來,放在室內通風良好處攤涼,使之自然開裂,再去掉果殼等雜質,裝入紙袋或布袋中,保存在陰涼通風處。如果有温室條件,隨採隨播發芽率高。一般播種時間3~4月份,採用盆播,因為種子小,把盆裏外洗乾淨,放在陽光下曬乾,滅菌消毒,土壤也滅菌消毒,裝盆±要通透性好的、濕潤肥沃含有豐富的有機質的酸性土。為了出苗均勻,種子摻些細土,撒入盆內上面蓋一層薄細土,澆水用窨水法滲入盆內,把盆放在前窗台上,蓋一層玻璃或塑料薄膜,目的是提高盆內温度。小苗出土後,逐漸減少覆蓋時間,因苗嫩小,注意温變,突然高低變化,強光的照射。苗長得很慢,5~6月份才長出2~3片真葉,這時在室內做第一次移栽,株行距2~3cm,苗高2~3cm(大約11月份),大苗移栽在10cm盆中一株,小苗栽三株。用細噴壺澆水和淡肥水。播種後第二年春季出花房,放在蔭棚下養護。6月換13.3cm盆中,第三年植株有20cm高,已有分枝幾個也有花蕾出現,換16.7cm盆中,以後根據植株的大小,逐年換盆。 [4] 
嫁接繁殖:①靠接,靠接比較麻煩,成活後外形不太美觀,大面積生產不太適合。方法是:在生長季節,選好靠接穗和砧木,於適當的部位,光滑無節處,各削一刀,削麪長3~4cm,深及木質部。把兩者形成層對齊,用塑料袋紮緊,4~5個月傷口癒合,把接穗剪除和母體分離,把砧木接口處以上剪掉,變成為一個獨立的植株。該法成活有把握,很快成一棵樹,收效也快。不活的話,對植株損失不大。 [4] 
②嫩枝劈接,劈接法多在5~6月份進行,植株生長旺盛,接穗資源多,老嫩適中,癒合快速,成活率高達90%以上。砧木選擇,扦插2年的毛鵑,末有分叉,接穗選擇觀賞價值高的,無病蟲害的3cm長接穗,上連留細葉3~4片,下部葉全去掉,削成楔形長0.5~1cm,把砧木新梢基部2~3cm處切斷,在中央縱劈一刀,深比接穗削麪長一點。插入接穗,使一側或兩側,二者形成層吻合。用塑料袋紮緊,用塑料袋套上接穗和接口,在接口下部綁好透明袋,防止雨淋,並保持温度。平時保持袋中温度,防止日光直射,給點肥水,及時剪掉砧木的萌芽,2個月後成活去掉袋子。 [4] 
③嫩枝腹接,腹接在5月中旬至下旬,仍取毛鵑作砧木,在基部6~7cm處斜切至木質部,長0.5~1cm,接穗的要求同劈接,但前面一長一短,長的一面靠裏邊插,短的朝外,蓋好削好,形成層對齊,紮好套袋,置幹陰處。 [4] 
壓條繁殖:壓條繁殖多半在5~6月間進行,分兩種方法:一是高空壓條,另一個是低處壓條法。
①高空壓條,選擇2~3年生枝條,在適當部位,割一個環狀圈,深至木質部,寬度0.5cm,去掉皮部,隨後把製作好的竹管,長8cm,直徑2~3cm,一側帶節,從中間劈開,節處按植株徑粗細,挖半圓形小孔,兩半圓形竹管套在割口處。管裏填上酸性土,澆水,保持管裏土壤濕潤,3個月后里邊長出許多鬚根,即可和母株割斷,裝盆裏進行培育。 [4] 
②低壓繁殖,低壓繁殖是利用地栽杜鵑萌生的枝條,在適當部位,割成環狀,去掉皮,埋在土壤裏,3天后澆水,保持土壤濕潤,3個月後,發現長出鬚根,和母株分離,上盆培育。 [4] 

杜鵑屬管理

⑴土壤處理,園林觀賞的杜鵑還是以盆栽為主,該法有利於滿足不同品種的生態條件。在栽培上,土壤的要求以酸性土壤為主,pH必須在6以下為好,不管用任何一種土,在栽培前,需要進行土壤消毒,充分腐熟、發酵,高低温交替處理,一年以後,才能用。其中最好的土壤是森林腐殖質土,或自己配製的松針土,有枯枝落葉,加少量的馬糞、羊糞,拾後加上1/3的肥沃田土,或山根底下的土,加枯餅、人糞尿、豬糞、雞鴨糞、過磷酸鈣等,再加1/3砂質壤土、黃山土,腐葉土(枯枝落葉,加入糞尿)次之。 [4] 
⑵移栽上盆和換盆移栽前,盆無通水孔,用幾片瓦片交叉覆蓋好,填一層粗粒土,再填隔年細土,栽一苗於盆中間使根舒展,向盆加土至根莖處,壓實,搖盆整平土面。噴細小,至盆花滴水為止,經7~10天覆盆階段,放房前後,應放置於温室半陰處。 [4] 
換盆是因植株長大後,滿足不了生態條件,要換新的培養土,把植株從舊盆脱出去掉一些縮土,使周圍根舒展開來,並剪去病根,操作同上。一般2~3年換一次。大的植株3~5年,特大可不換,進行追肥等技術措施,施在杜鵑花的空間,保持相對濕度在70%以上。 [4] 
⑶杜鵑澆水以雨水、河水、湖水、池塘中的水、養魚水為最好。禁用鹼水、井水和自來水。實在要用,把井水温度處理和空氣温度相似,自來水要脱氯氣,放數日揮發掉再用。鹼水加硫酸調正pH。澆水量要根據不同生長階段有不同,休眠期要少,江南11月~2月,3~6月杜鵑開花,生長旺盛要多澆,晴天一天澆一次水,個別傍晚還要補水。梅雨季節,注意排水,7~8月每時都得檢查,盆幹就得澆水,同時葉片噴水,冬季上午澆水,夏季早晨澆水,春秋除中午外,其他時間均可澆。在室內加温的温室,2~3天澆一次,不加温的4~5天澆一次,2月下旬,温度升高,花芽開始膨大,葉芽也萌動了,水量適當增加。 [4] 
⑷施肥有基肥、長效的蹄、甲片、骨粉、餅肥、糞乾等,在上盆或換盆時和土壤混合使用。追施肥用人糞尿和化肥、速效性肥料。杜鵑不同生長階段要施不同的肥。開花前多施磷肥,促使開花,花開的大,花瓣厚,色澤好,花期長,10天施一次,施2~3次。開花期停止施肥。開花後,為了恢復樹勢,促使抽梢長葉,施氮肥,高温季節(7~8月)停止生長,不易施肥。秋季進室內前是孕蕾期,多施磷肥,7~10天一次,冬季休眠期停止施肥。施肥應掌握的原則:肥料要充分腐熟,勤施薄肥,禁止把肥施在葉上,晴天施,盆土干時施,傍晚施,次日早澆水。 [4] 
⑸修剪為了保持杜鵑花的樹外形的美觀,每年要修剪過多的枝和徒長枝、蕾、芽等部分。當杜鵑花樹長到一定高度後,摘去頂芽,控制高度和萌發側枝。摘心後,又長出許多個側枝,呈輪生狀。側枝長到一定高度,再摘心。萌發出次一級側枝。 [4] 

杜鵑屬剝蕾

花蕾長到一定程度,摘去花蕾尖頭,防止花開的太多浪費養分。同時抹掉不定芽,為了維護樹形的優美,應增強樹勢,更新枝條,調正通風條件,把那些弱枝、病枝、枯枝、交叉枝、重疊枝、過密枝、徒長枝從基部剪去。對老齡植株應進行修剪復壯,可於早春新芽萌動前,將枝條留30cm左右剪去上部。不能一次剪完,分期進行,每次剪1/3~1/5,剪短,3~5年完成。這樣不影響賞花,修剪後精心管理、施肥,可以較長時間保持植株生長旺盛不衰。 [4] 

杜鵑屬主要價值

杜鵑花泛指杜鵑花科杜鵑花屬植物,它是世界四大花卉之一,也是中國十大傳統名花和三大天然花卉之一。 [5] 
杜鵑花在園林佈置上,可依據不同物種的生態習性,依山、就石、伴水大面積栽培,營造“自然古樸、清幽飄逸、曲徑通幽”的園林氛圍,構成與當地自然環境相協調的山水園林景觀;可根據杜鵑花的形態與色彩差異,採用多種喬、灌木杜鵑混合種植,構成立面高低錯落、平面層次分明的園林組羣;可以效仿自然生長,將杜鵑花密植于山崗坡麓,形成杜鵑山、杜鵑嶺、杜鵑谷等景觀;有條件的公園還可以根據杜鵑分類系統佈置,近緣種相鄰佈置,不同類羣以園中小路分隔,不僅能營造特有的景觀氛圍,同時能讓廣大遊人在參觀中增長植物學知識。在造景上,可根據杜鵑形態、習性藝術地搭配,植株矮小、枝葉繁茂、耐修剪的灌木狀杜鵑可以列植路邊、牆根或花壇草坪邊緣,構成綠籬;常綠型大灌木杜鵑可組成樹牆、花屏;體形高大、枝幹挺拔、花多、葉亮、冠形濃密或造型獨特的常綠杜鵑可孤植於草坪等開闊地帶;主幹細長、分枝稀少的杜鵑可數株叢植,結合園林修枝,形成樹球、花叢;大面積造景則應以片植為主,配以色塊組合,以多取勝,突出杜鵑造景主體。為增添整體的觀賞效果,杜鵑景區還可配置一些背景花木,如松、柏、桂花、茶花、槭樹、梅花、紫薇、櫻花等林下點綴蝴蝶花、白穗花、酢醬草、絲蘭、蕨類及菊科植物,以形成立體景觀。 [6] 

杜鵑屬地理分佈

約960種,廣泛分佈於歐洲、亞洲、北美洲、主產東亞和東南亞,形成本屬的兩個分佈中心,2種分佈至北極地區,1種產大洋洲,非洲和南美洲不產。中國約542種(不包括種下等級),除新疆、寧夏外,各地均有,但集中產於西南、華南。 [3] 
中國野生杜鵑花屬植物生態類型劃分
類型
杜鵑花屬植物在羣落中的地位
羣落在演替系列中所處的位置
杜鵑花屬植物和羣落中其他物種的關係
垂直分佈
高海拔頂級羣落中的優勢種
優勢種
頂級羣落
非附生
森林線以上
中低海拔頂級羣落中的優勢種
優勢種
頂級羣落
非附生
森林線以下
過渡型羣落中的優勢種
優勢種
演替初期或中期的羣落
非附生
森林線以下
一般從屬種
從屬種

非附生
森林線以下
附生型從屬種
從屬種

附生
海拔800~4300m

杜鵑屬亞屬特徵

中文名
拉丁名
描述及模式種
(該亞屬2組22種)
Subgen. Azaleastrum Planch. ex K. Koch
植株無鱗片;蒴果卵球形或細長圓柱形。模式種:馬銀花 R. ovatum (Lindl.) Planch. ex Maxim.
(該亞屬1組23亞組267種)
Subgen. Hymenanthes (Blume) K. Koch
葉常綠;雄蕊10(-12-20);通常為大灌木或喬木。模式種:Rhododendron japonicum (Blume) Schneid. (Hymenanthes japonicum Blume)
(該亞屬1組1種)
Subgen. Pentanthera (G. Don) Pojarkova
落葉;雄蕊5(國產種);通常為低矮灌木(國產種)。模式種:純黃杜鵑 R. luteum Sweet.
(該亞屬6種)
Subgen. Pseudazalea Sleumer
落葉或半落葉,稀常綠,花通常出現在發葉之前;枝、葉通常被毛;花柱通常短而彎弓狀。模式種:糙毛杜鵑 Rhododendron trichocladum Franch.
(該亞屬3組10種)
Subgen. Pseudorhodorastrum Sleumer
植株有鱗片;蒴果短,長圓形。模式種:柳條杜鵑 Rhododendron virgatum Hook. f.
(該亞屬3組174種)
Subgen. Rhododendron
葉常綠,稀半落葉或落葉;花出現在發葉之後;枝、葉通常不被毛;花柱通常細長,少有短而彎弓狀。模式種:Rhododendron ferrugineum L.
(該亞屬2種)
Subgen. Rhodorastrum (Maxim.) C.B. Clarke
新葉枝出自花芽下面的葉腋內;葉有鱗片;落葉或半常綠;花序(通常單花)出自假頂生花芽或芽之下的葉腋。模式種:興安杜鵑 Rhododendron dauricum L.
(該亞屬1種)
Subgen. Therorhodion (Maxim.) Drude
花梗具葉狀苞片;花冠輻狀,聯合部分短於裂片,1側分裂幾達基部;花柱短於花冠,從花冠裂片間向外下彎。模式種:葉狀苞杜鵑 R. redowskianum Maxim.
(該亞屬3組72種)
Subgen. Tsutsusi (G.Don) Pojarkova
花和新的葉枝出自同一頂芽,即花出自上部芽鱗腋間,新的葉枝出自同一芽的下部腋間;葉常綠或部分落葉;莖、葉、花序及蒴果通常有扁平糙狀毛。模式種:皋月杜鵑 R. indicum (Linn.) Sweet
[7] 

杜鵑屬歷史研究

錦繡杜鵑 錦繡杜鵑 [8]
該屬是杜鵑花科中最大的屬,也是中國和喜馬拉雅植物區系中的大屬之一。該屬植物在園藝學上佔有重要的位置, 自19世紀中期,J.D.Hooker從錨金髮現並引回英國 30種杜鵑開始,至20世紀G.Forrest、俞德浚等人在中國西南的採集活動以來,杜鵑屬植物大量被發現,被引種栽培的杜鵑已不下600種,遍及世界許多國家。由於杜鵑屬植物在自然界雜交現象普遍,栽培條件下亦易於雜交變異,大量的雜交種不斷被育出, 且觀賞價值勝於野生種。
由H.F.Tagg,J.Hutchinson,A.Rehder三人合作做出、經英國杜鵑協會於1930 年出版的《The Species of Rhododendron》,首次彙編了已知的世界杜鵑屬850餘種,但全書劃分45個系(series)的編排尚不能反映該屬的分類系統。H.Sleumer於1949年 提出世界杜鵑屬分為8個亞屬及亞屬下分組、業組的全面的分類系統。J.Cullen和D. P.Chamberlain(1978)在此基礎上略有修訂,即將有鱗的3個亞屬(Subgen.Pseu- dazalea,Subgen.Pseudorhodorastrum,Subgen.Rhodorastrum)歸併到杜鵑亞屬作亞組等級,提出5個亞屆的觀點。隨後W.R.Philipson(1980)在前兩者的基礎上將原置於馬銀花亞屬Azalcastrum的2個組:5cct.Candidastrum(產北美),Sect.Mumeazalea (產日本)分別獨立成亞屬,並按A.Gray(1878)將雲間杜鵑屬Therorhodion(Maxim.) Gray作為該屬的一個亞屬,提出又一8個亞屬的系統。《中國植物誌》採納的是H.Sleumer的系統概念和A.Gray的觀點,將國有杜鵑種類分為9個亞屬。 [1] 
杜鵑花屬植物的垂直分佈範圍是廣泛的,可見從低海拔至高海拔的各個植被帶內,大部分種類出現於海拔1000~3800米間,如亞熱帶山地常綠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林或海拔更高一些的暗針葉林,上達森林線附近往往形成杜鵑苔蘚矮曲林,樹線以上,某些高山種自成羣落,形成種類單一、浩瀚無垠的杜鵑矮灌叢,分佈得最高的杜鵑為雪層杜鵑很多學者在野生杜鵑花屬物種多樣性方面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但在生態多樣性方面還缺乏系統的研究,造成人們不能全面地研究野生杜鵑花屬景觀資源。運用生態學的基本原理,根據杜鵑花屬植物在羣落中的地位以及杜鵑花屬植物和羣落中其他物種的關係,將杜鵑花屬植物分為5類:高海拔頂級羣落中的優勢種、中低海拔頂級羣落中的優勢種、過渡型羣落中的優勢種、一般從屬種和附生型從屬種。 [5] 
參考資料
  • 1.    《中國植物誌》57(1)
  • 2.    杜鵑栽培的要點   .全國農產品商務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引用日期2014-03-10]
  • 3.    杜鵑屬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4.    杜鵑花的栽培技術  .全國農產品商務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引用日期2014-03-11]
  • 5.    吳志;劉念;王定躍;劉永金;中國野生杜鵑花屬景觀資源研究進展[J];廣東農業科學;2009年09期
  • 6.    閻開屏,杜鵑花的觀賞價值和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中國-東盟博覽,2012,年第5期
  • 7.    杜鵑屬  .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引用日期2014-02-10]
  • 8.    錦繡杜鵑  .中國植物圖像庫[引用日期2014-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