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越南牡荊

鎖定
越南牡荊(學名:Vitex tripinnata (Lour.) Merr.)是唇形科牡荊屬植物,灌木或喬木,高4-8米;小枝幹後呈紫黑色,有明顯的皮孔,老枝灰褐色。三出複葉,小葉片卵形、倒卵形、長橢圓形至長卵圓形;中間小葉長3-11釐米,寬2-4釐米。聚傘花序排成頂生的圓錐花序式,長6-11釐米,2-3歧分枝,花序梗長5-10毫米,花冠管長約5毫米。核果球形,徑約1釐米,嫩時綠色,幹後變黑色。花期5月,果期6-7月。 [1] 
分佈於中國、緬甸、老撾、越南、柬埔寨和馬來西亞;在中國分佈於廣東、海南。生長於山坡、林邊蔭濕處。 [1-2] 
木材淺黃色或灰黃褐色,無心材、邊材區別,可作膠合板用材 [1]  。老撾用莖木入藥,用於治療胃腸疾病。 [2] 
中文名
越南牡荊
拉丁學名
Vitex tripinnata (Lour.) Merr. [5] 
別    名
小葉鶯哥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唇形目
唇形科
牡荊屬
越南牡荊
命名者及年代
(Lour.) Merr.,1935

越南牡荊形態特徵

越南牡荊
越南牡荊(4張)
灌木或喬木,高4-8米;小枝幹後呈紫黑色,有明顯的皮孔,老枝灰褐色。三出複葉,小葉片卵形、倒卵形、長橢圓形至長卵圓形,表面綠色,背面淡綠色,有黃色腺點,兩面無毛或葉緣有疏生細毛,全緣,頂端驟尖或短尾狀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側脈6-9對;中間小葉長3-11釐米,寬2-4釐米,小葉柄長0.5-1.7釐米;兩側小葉較小,小葉柄長2-5毫米。
聚傘花序排成頂生的圓錐花序式,長6-11釐米,2-3歧分枝,花序梗長5-10毫米;苞片小,脱落或宿存;花萼長2-3毫米,外面除邊緣疏生細毛外,其餘近無毛,有黃色腺點,頂端有5小齒,齒三角形;花冠橙黃色至淡紫色,有香氣,外面近無毛,有腺點,喉部密生白色柔毛,頂端5裂,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花冠管長約5毫米;雄蕊4,2長2短,伸出花冠外;子房無毛,柱頭2裂。核果球形,徑約1釐米,嫩時綠色,幹後變黑色。花期5月,果期6-7月。 [1] 

越南牡荊產地生境

分佈於中國、緬甸、老撾、越南、柬埔寨和馬來西亞;在中國分佈於廣東、海南。生長於山坡、林邊蔭濕處。 [1-2] 
越南牡荊 越南牡荊

越南牡荊繁殖方法

越南牡荊採種

果實採回後,擦去果皮後用清水洗淨漂去空粒,攤開蔭涼處晾乾,不能及時播種時,可用椰糠保濕貯藏,但不宜過久,容易失去發芽力。陰乾的種子千粒重70克左右,純度98%以上。 [4] 

越南牡荊播種

隨採隨播,不需催芽處理,陰乾的種子則用40℃温水浸種24小時後再播。將種子撒播於疏鬆、排水良好的牀面後,再用小木板壓入土中,覆土0.5釐米。蓋上稻草,每天早晚淋水1次,約15-20天開始發芽,發芽達1/2後,揭去稻草,適當遮蔭,成苗率80%以上。小苗移植,最好是芽苗入營養袋,注意遮蔭,每天早晚各淋1次水,恢復生長後按苗圃常規管理,1年生苗達40釐米可以出圃栽種。 [4] 

越南牡荊栽培技術

栽植:選擇土壤肥沃濕潤疏鬆的山坡或谷地,先砍雜灌、煉山,用穴狀整地,植穴規格50釐米×50釐米×40釐米,株行距2米×3米或3米×3米。宜雨季種植。
撫育:幼苗生長較緩慢,種植後年底應進行撫育,包括砍雜、除草、擴穴、鬆土。第2-3年每年撫育2-3次,雨季前結合撫育每株施複合肥50-100克;4年以後每年砍雜灌木1-2次。包括除草、鬆土、砍除藤蔓等。 [4] 

越南牡荊病蟲防治

卷葉蛾巢蛾等危害嫩枝葉,用2.5%敵殺死5000-10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2000-3000倍噴灑。 [4] 

越南牡荊主要價值

木材紋理交錯,結構緻密,材質堅硬而重,加工較難,乾燥後不開裂,亦不變形,很耐腐;縱切面平滑而具光澤,成黃褐色或灰黃褐色,無心邊材區別,鮮豔,頗美觀。為難得的工業強材之一。尤適於作水工、橋樑、造船、木樁、機器具、運動器械等用,亦可供梁、柱、門、窗、地板、上等傢俱、把柄、美術細工等用材。中國海南當地用作造船、建築、車輛、傢俱等 [4]  。老撾用莖木入藥,用於治療胃腸疾病。 [2] 
參考資料
  • 1.    越南牡荊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2.    江紀武主編.世界藥用植物速查辭典[M],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02,第989頁
  • 3.    越南牡荊  .中國自然標本館[引用日期2019-01-21]
  • 4.    周鐵烽主編.中國熱帶主要經濟樹木栽培技術[M],中國林業出版社,2001年09月第1版,第292頁
  • 5.    越南牡荊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