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趁墟

鎖定
趁墟,亦作“趁虛”或“趂虛”,是農耕文化的產物。各地都有自己的墟日,一般為十日兩墟。南方謂趁墟,北方謂趕集。 [1-3] 
中文名
趁墟
別    名
趂虛
拼    音
chèn xū
注    音
ㄔㄣˋ ㄒㄩ
出    處
《柳州峒氓》

目錄

趁墟解釋

趁墟,亦作“趁虛”或“趂虛”。趁墟是農耕文化的產物。各地都有自己的墟日,一般為十日兩墟。墟市,也叫“墟場”,古時,日中為市,以便貿易。墟市是鄉村文化聚合之地。墟市是人們購物的地方——吃的用的,除了自行種植、生產外,只能等墟日在墟市上購買、交換。 [1-3] 

趁墟出處

唐·柳宗元《柳州峒氓》詩:“青箬裹鹽歸峒客,綠荷包飯趁虛人。”
宋·錢易《南部新書》辛:“端州已南,三日一市,謂之趂虛。”
宋·范成大《豫章南浦亭泊舟》詩之二:“趁墟猶市井,收潦再耕桑。”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鴞鳥》:“周村為商賈所集,趁墟者車馬輻輳。”
楊幹華《驚蟄雷》:“錢革藉口學大寨,組織衝擊隊,不準人探親,不準人趁墟。”
宋朝周去非《嶺外代答》描述了南方越人“趁墟”(趕集)的熱鬧景象:“西南蠻笠,以竹為身,而冒以魚氈。其頂尖圓,高起一尺餘,而四圍頗下垂。視他蕃笠,其制似不佳,然最宜乘馬。蓋頂高則定而不傾,四垂則風不能颺,他蕃笠所不及也。交址有笠如兜鍪,而頂偏,似田螺之臀,謂之螺笠。”這一習俗沿襲數千年不變,嶺南個別地方至今依然流傳墟日趁墟習慣。

趁墟記載

據《人和村志》記載,人和圩建於光緒13年,開墟時為人和地區最大的集市。據《竹料鎮志》記載,竹料墟大約建於明清之間,最鼎盛時,除了是轄區內的22條行政村的貿易中心,還藉助水路之便吸引了周邊羣眾到此交易。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