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走馬疳

鎖定
壞疽性口炎(gangrenous stomatitis)又稱口頰壞疽(cancrum oris),祖國醫學稱為 走馬疳(相應名noma)。本病容易與重症壞 死性齦炎混淆,也有人認為是壞死性齦炎的 嚴重型或惡性變。主要發生在有牙的兒童,多與全身衰弱或極度營養不良有關。文獻曾報 告在患嚴重聯合免疫缺陷病的嬰兒中,偶見此病。
中醫病名
壞疽性口炎
外文名
gangrenous stomatitis
別    名
走馬疳

走馬疳內容簡介

本病也是梭狀桿菌和奮森氏螺旋體的混合感染,但其特點是濕性壞疽,發病極快,一般在24小時內即可破壞齦的全層,暴露骨面,繼而牙齒脱落,牙槽骨或頜骨壞死。單獨發生在頰或口角粘膜者也很多,同樣很快破壞粘膜深層,穿透皮膚。病損開始時多在粘膜上形成灰色潰瘍,很快即變為黑褐色或黑色腐肉,蔓延極快。有特異腐屍臭氣,是其典型特徵。壞疽病損除邊緣浸潤帶,粘膜有充血發紅以外,口腔其它部位粘膜也可以正常。腐肉一般1、2日內即由其中心部液化,穿通皮膚,甚至暴露頜骨,其狀甚慘,但局部無痛。本病如得到及時全身性治療,可避免死亡。
諸福棠等報告1921~1935年間北京100例走馬疳中79例是繼黑熱病後發生的。王巧璋等報告1939~1942年四川成都看到的走馬疳,主要是繼發於麻疹、痢疾等傳染病。解放後傳染病已大大減少,人民生活條件大大改善,本病已很難在城市中看到。

走馬疳治療説明

應以全身治療為主,口服磺胺劑或注射青黴素有顯著療效。用藥2~3日壞疽即可停止蔓延,3~4日腐肉即與其周圍正常組織分離脱落,留下正常新鮮創面。創面癒合後可作整形手術治療。
發病期間手術治療是無益的。局部可用0.1%高錳酸鉀或吖啶黃沖洗,以避免吞下或吸入壞疽液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