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走馬嶺遺址

鎖定
走馬嶺遺址 [1]  為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湖北省石首市東昇鎮。走馬嶺,因三國名將關羽曾在此策馬揚鞭而得名。始築年代在距今5000年以前的大溪文化晚期或屈家嶺文化早期。遺址核心是一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古城址。遺址總面積20萬平方米(含城垣、護城河),其中城內遺址面積約5萬平方米。大溪文化晚期,屈家嶺文化早、中、晚三期,石家河文化早、中期等六期文化遺存。
走馬嶺遺址,2001年6月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11月中旬走馬嶺遺址被省文物局列入湖北省大遺址保護圈。
中文名
走馬嶺遺址
地理位置
湖北省石首市東昇鎮走馬嶺村
開放時間
全年:週一至週日 00:00-24:00
佔地面積
200000 m²
屬    性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    次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國務院
編    號
82
所屬時代
新時器時代
批准時間
2001年6月25日

走馬嶺遺址歷史沿革

走馬嶺古城的始築年代在距今5000年以前的大溪文化晚期或屈家嶺文化早期,直至石家河文化中期,這一民族部落的先民們在這座城內繁衍生息了約500年之久,當時的經濟狀態有農業(種水稻),漁獵以及養殖豬、狗和燒製陶器,磨製石器等原始手工業,大量墓內的無頭屍骨,表明當時戰爭頻繁、殘酷及野蠻的獵頭習俗。
歷經5000年風雨滄桑,但走馬嶺古城依然保存其原貌。

走馬嶺遺址文物遺存

走馬嶺遺址,遺址核心是一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古城址,東西最大長度370米,南北最大寬度300米。城垣自上而下以黃、褐、灰白粘土夯築。在東城垣中部和西城垣南北兩端分別築有城門。 [1] 
雖歷經5000年風雨滄桑,但走馬嶺古城依然保存其原貌。城址為不規則圓形,粘土夯築,周長約1200米,四個缺口為四個城門,四角各有一制高點,形同城堡,最高點距地面8米,缺口兩邊的土垣對稱,當地老百姓分別形象的稱呼為蛾子山、紗帽山、硯盤山。土垣外,環繞着一條寬約30米的護城河,現為水稻田。遺址總面積20萬平方米(含城垣、護城河),其中城內遺址面積約5萬平方米。

走馬嶺遺址考古發掘

走馬嶺遺址 走馬嶺遺址
走馬嶺遺址經過考古發掘其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包括了大溪文化晚期,屈家嶺文化早、中、晚三期,石家河文化早、中期等六期文化遺存。
以FN4E3南壁剖面為例説明於下,其地層自上而下分為8層,第一層分二小層。1A層,現代路土層。灰白色粘土,厚3一15釐米;lB層:擾土層。厚10—23釐米,石家河文化中期的陶片與近現代磚瓦瓷片共存。

走馬嶺遺址主要特徵

第二層:石家河中期文化層。淺褐色粘土,夾雜有少量紅燒土渣,厚13—50釐米。出土陶片以泥質灰陶為主,泥質紅陶、黑陶次之,主要器形有高柄杯,籃紋罐,圈足盤,短頸哿等。
第三層:石家河早期文化層。深褐色粘土,夾大量紅燒土渣,厚O一56釐米。出土陶片以泥質灰陶為主,主要器形有細頸鬻,筒形擂缽,有領罐,圈足盤等。
第四層:屈家嶺晚期文化層。灰褐色粘土,夾少量紅燒土渣,厚O一28釐米,出土陶片以泥質灰、黑陶為主,主要器形有壺、雙腹碗、雙腹豆、罐等。
第五層:屈家嶺中期文化層。黃褐色粘土,夾較多紅燒土渣,厚0—46釐米。出土陶片以泥質黑陶、灰陶為主。代表器形有深腹豆、小罐、’內折沿斂口碗、高柄杯等。
第六層:屈家嶺早期文化層。淺黃色粘土,夾極少量的紅燒土渣,厚10—40釐米。此層包含物比上層明顯減少,出土陶片多見泥質黑、灰陶,代表器形有壺形器、三扁足鼎、小罐等。
第七層:屈家嶺早期文化層。黃色粘土,土質純淨,厚10—28釐米。陶片很少。
第八層:屈家嶺早期文化層。灰黃色粘土,厚10—35釐米。只出土零星幾塊泥質黑陶、泥質紅陶和夾炭紅陶碎片。
第八層以下為生土。

走馬嶺遺址文化地位

磨製精美的石器和燒製得十分規範美觀的陶器表明他們很強的審美觀和高超的手工藝。他們聚族居住在大型的多間式房屋內,木柱牆,茅屋頂,牆和地面為堅硬的紅燒土。
古城人最多時居民達千餘人,是一個不小的部落。處於父系社會,實行軍事部落酋長制。
走馬嶺遺址的發現對於研究新石器時代長江中游的原始社會史、經濟發展史,對於研究江漢地區大量原始聚落羣的成因,各大部落集團之間的軍事、經濟關係,長江流域古文化的起源等,均具有極重大的科學價值,也為我們研究長江中游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原始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資料。

走馬嶺遺址文物保護

2001年,國務院公佈走馬嶺遺址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4年11月中旬走馬嶺遺址被省文物局列入湖北省大遺址保護圈。

走馬嶺遺址保護規劃

2014年12月22日,國家文物局發文通過了石首市走馬嶺遺址保護規劃編制。 [2] 

走馬嶺遺址獲得榮譽

2022年1月,入選“湖北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3] 
2022年10月8日,列入第二批湖北省文化遺址公園。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