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赫-俄原理

鎖定
赫-俄原理是指對於任何國家來説,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之一就是由於各國擁有生產要素的情況不同,各國都應輸出在生產中需要較多本國資源較豐富的生產要素商品,輸入在國內生產中需要較多本國資源較稀少的生產要素商品,而且這種國際貿易可以逐漸消除不同國家之間商品的價格差異,進而消除生產要素價格的差異。
中文名
赫-俄原理
定    義
對於任何國家來説,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之一就是由於各國擁有生產要素的情況不同,各國都應輸出在生產中需要較多本國資源較豐富的生產要素商品
類    型
社會科學術語

赫-俄原理赫-俄原理的基本內容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一方面壟斷組織的壟斷化程度比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但壟斷卻不能消除競爭,而是加劇了競爭;另一方面1929-1933年爆發的空前嚴重的社會性經濟危機,使得工廠倒閉、銀行破產、工人失業席捲了資本主義國家,隨着各種“反危機”措施的推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有了較大發展。壟斷資本加強了與國家政權的結合,利用國家機器來鞏固、加強其壟斷統治。壟斷組織不僅壟斷國內市場,而且力圖控制世界市場,利用國外各地區的豐富物產和人力資源,就地生產、就地銷售,成為各國壟斷資本奪取國外市場的一種重要手段,赫克歇爾-俄林原理就是在這種條件下提出來的。
這一理論分為兩個層次。

赫-俄原理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

赫克歇爾與俄林認為,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之一就是由於各國擁有生產要素的情況不同。國際貿易首先是由不同地區或國家之間的商品價格差異引起的,假設甲、乙兩國有A、B兩種商品,其中A商品在甲國的價格比在乙國的價格便宜,而B商品在乙國的價格比在甲國低廉,那麼必定發生甲國以A商品交換乙國B商品的貿易行為。他們進而探究,為什麼A、B兩種商品在甲、乙兩國的價格會有差異? 他們發現這是因為甲、乙兩國生產A、B兩種商品的成本不同,生產成本的不同又是由生產要素在甲、乙兩國有差異引起的。問題還不止於此,為什麼生產要素的價格在兩國又會有差異呢?這是因為生產要素在不同國家稟賦不同,或者説豐裕程度有差異。就這樣,商品價格差異——生產成本差異——生產要素價格差異——生產要素稟賦差異,這些因素環環相扣、互為因果,生產要素稟賦差異處於最重要的地位,由此導致國際貿易的發生。
各國生產要素方面的情況是不盡相同的。有的國家地廣人稀,有的國家地少人多;有的國家自然資源比較豐富,有的則比較貧瘠;有的國家科學技術比較發達,有的則比較落後。他們正是根據各國生產要素擁有量的差異,提出了生產要素在國際貿易中所起的作用。假定兩個國家、兩種生產要素、兩種商品、並假定一國勞動力豐富、工資較低;另一國資本豐富、利率較低。兩種商品中,有一種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即每單位產品的生產需要投入較多勞動;另一種是資本密集型產本,即每單位產品的生產需要投入較多的資本。勞動力豐富、工資較低的國家,生產勞動密集型商品所需成本較低,故宜於生產和出口勞動密集型商品;資本豐富、利率較低的國家,生產資本密集型商品所需生產成本較低,故宜於生產出口資本密集型商品。由此得出結論,各國比較利益的地位就是由各國擁有的生產要素的相對豐裕程度來決定的。

赫-俄原理國際貿易的後果

赫克歇爾與俄林認為國際貿易可以逐漸消除不同國家之間的價格的差異,進而消除生產要素價格的差異。仍以甲、乙兩國A、B兩種商品為例,甲國把A商品不斷輸往乙國,早成甲國國內對A商品的需求增大,價格上升;而乙國國內由於A商品增加,價格下降。B商品的情況也是如此,從而使兩國A、B兩種商品的價格由原來存在的差異轉而趨向於均等化。從生產要素價格角度來分析,如A商品屬於資本密集型,B商品屬於勞動密集型,由於甲國對A商品的生產增多,對資本的需求就增大,導致資本價格上升。同時甲國對B商品需求減少,導致勞動價格下跌。乙國的情況正好相反,從而又使兩國生產要素價格趨於均等化。俄林説:“生產要素價格和商品價格均等化趨勢是貿易使產業活動適應於生產要素的地區供應情況的自然結果。”但是,俄林也同時也看到,生產要素價格等完全相同幾乎是難以想象的,這是因為產業需求往往是對幾種要素的“聯合需求”,同時因為生產要素不能充分移動,使它們的結合不能任意改動。多以,俄林只是把生產要素價格均等化看成是一種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