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赤魟

鎖定
是鱝形目魟科魟屬魚類,又名鍋蓋魚、蒲團魚、赤魚、條魚、土魚、滑子魚、洋魚。 [17]  體長一般50-60釐米,長者可達1米以上。體平扁,亞圓盤形,前緣斜直,體盤寬為體盤長1.2倍,尾細長如鞭;吻短,稍尖突;眼小,稍突;口小,平橫,波曲;口赤魟底有乳突;齒細小平扁,鋪石狀排列;噴水孔大,略呈橢圓形;無背鰭;胸鰭前延,伸達吻端,後緣廣圓;腹鰭近方形,後緣平直;尾鰭退化;尾刺具毒腺。體背面赤褐色,眼前下方及噴水孔上後側,尾兩側及腹面邊緣橘紅色,腹面白色。 [18] 
赤魟主要分佈於日本南部,朝鮮西南部。中國南海、東海海域、廣西南寧和龍洲淡水區域中也能看到其身影。 [19]  底棲魚類,常居深潭,喜歡在以卵石為底質的江段生活,多在夜間活動。雜食性,主要以小魚、小蝦、水生昆蟲及螺蚌等軟體動物為食。春季繁殖,體內受精,秋季產仔;卵胎生,每胎產仔7—8個,雌魚有護幼現象。 [20] 
廣西江河中的赤魟是中國僅有的內陸淡水水域中的軟骨魚類。因為種羣數量極少,分佈區域狹窄,生存環境受危害程度極嚴重而需要保護, [21]  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列為近危(NT)物種。 [22] 
中文名
赤魟hóng
拉丁學名
Dasyatis akajei
別    名
鯆魚
草帽魚
蒲扇魚
黃貂魚
外文名
Red stingray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軟骨魚綱
鱝形目 [16] 
魟科
魟屬
赤魟
亞    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Muller et Henle, 1841 [2] 
保護級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全球已知最大重量
300公斤 [13] 

赤魟動物學史

赤魟(Dasyatis akajei)是在1841年,由德國魚類學家及生理學教授米勒(Johannes Peter Müller,1801-1858)與德國醫生、病理學家及解剖學家亨勒(Friedrich Gustav Jakob Henle,1809-1885),在《橫嘴屬的系統描述(Systematische Beschreibung der Plagiostomen)》中,根據採自日本西南沿海的個體,以赤三角魟(Trygon akajei)之學名首次被記載。 [3] 
赤魟學名的由源,屬名Dasyatis是希臘語“dasys”的拉丁語“dasy”及希臘語“atis=batis”的拉丁語“batis”的併合,意思是“多毛”的“鰩”,而種名akajei則是日語“赤(あか,發音:aka)”及“鱝/鰩(えい,發音:ei)”的拉丁語化名。 [3] 
中國赤魟的最早文獻,見於1881年法國魚類學家索瓦熱(Henri Émile Sauvage,1842-1917),《巴黎學者會學報(Bulletin de la Société philomathique de Paris)》第7系列第5期上的報告《有關汕頭魚類的採集品(Sur une collection de poissons de Swatow (S. China).)》中,採自汕頭,以Trygon akajei的學名記載的為首個記錄。中國香港有關赤魟的最早記錄,見於著者1990年代於香港西部海域考察紀綠。 [3] 
魟屬(Dasyatis)是在1810年,由美國博物學家拉菲內斯克——施馬爾茨(Constantine Samuel Rafinesque-Schmaltz,1783-1840),在《西西里島的一些新屬及新種動植物的特徵(Caratteri di alcuni nuovi generi e nuove specie di animali e piante della Sicilia)》中,以同着中發表的魟(Dasyatis ujo=D. pastinaca;藍紋魟)作模式種(type species)而建立。 [3] 
該種的先定同物異名(senior synonym)為Dasyatis akajeiTrygon akajei,暫無次定同物異名(junior synonym)。 [3] 

赤魟形態特徵

赤魟
赤魟(8張)
身體平扁,體盤大、呈亞圓形,寬大於長。一般體長為30-50釐米,大者可達1米,重幾十千克。吻寬而短,吻端尖突。眼小,突出,幾乎與噴水孔等大。噴水孔緊接於眼後方;口、鼻孔、鰓孔、泄殖孔均位於體盤腹面。鼻孔在口的前方,鼻瓣伸達口裂。口小,口裂呈波浪形,口底有乳突5個,中間3個顯著。細小,呈鋪石狀排列。體盤背面正中具一縱行結刺,在尾部者較大;肩區兩側具1或2行結刺。尾細長如鞭,其長為體盤長的2-2.7倍,在其前部有1根具鋸齒的扁平尾刺,尾刺基部有一毒腺。在尾刺之後,尾的背腹面各有一皮膜,腹面較高且長。體盤背面赤褐色,邊緣略淡;眼前外側、噴水孔內緣及尾兩側均呈桔黃色。體盤腹面乳白色,邊緣桔黃色。 [1]  [4] 

赤魟生活習性

赤魟屬暖温性底層魚類。喜清流激水,常居住於底質為泥沙的深潭中,多在夜間活動。主要以底棲生物中的軟體動物、水生昆蟲、小蝦為食。母魚有護仔現象,常同時被網捕到。漁人將被捕獲的母赤虹置於小漁船活水艙中,其咕咕叫聲常引來手掌大的仔赤魟遊弋船邊,寧願一同被抄網捕獲而不忍離去。 [1]  [5]  [5] 

赤魟分佈範圍

赤魟分佈於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各海區。中國沿海均有分佈,在中國分佈於東海和南海,為海南常見種;在廣西的明江和左江上游的龍州、崇左江段,邕江、右江也曾有分佈。 [1]  [6-7] 
赤魟分佈圖 赤魟分佈圖 [2]

赤魟繁殖方式

春季交配,秋季產仔,卵胎生,每胎生10仔。雌性成體1次可懷1-6只,受精卵孵化時間約需12個月。雌性的最小性成熟體盤長約為50釐米,雄性的最小性成熟體盤長約為35釐米。 [5]  [1]  [8] 

赤魟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近危(NT)。 [9] 
瀕危原因:影響赤魟的致危因素是酷漁濫捕和江河污染。如中國明江受造紙和製糖業的嚴重污染,江河中大部分珍稀魚類已絕跡,其中包括赤魟。左江、柳江左江、柳江亦因電、毒、炸魚使赤魟自然資源已近枯竭,亟待重點保護。
種羣現狀: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推測,該種20世紀50-70年代生活於中國廣西西江流域者分佈較廣,個體大,頗常見,為當地食用魚類之一。20世紀80年代後由於過度捕撈,資源破壞,加上河流污染,棲息環境惡化,致使其數量下降。根據估計,該種過去10年逐年減少,種羣數至少減少80%,其減少原因可能還未終止,且將繼續下去。而廣西本地水產專家認為,赤魟的自然資源量至今至少已減少90%。 [5] 
2022年6月,一支在柬埔寨考察湄公河魚類的科學家團隊發現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淡水魚, 一條重300公斤的巨型黃貂魚,從鼻子到尾巴長近4米。據《科學》報道,這個科學家團隊的工作是一個名為“湄公河奇蹟”的國際合作項目的一部分。得益於與當地漁業社區的合作關係和一點運氣,他們標記並釋放了這條創紀錄的黃貂魚。 [14] 

赤魟主要價值

食用:赤魟是福建沿海常見的經濟魚類,個體較大,最大個體重可達6.5-7千克,一般多為5-8千克,可用延繩釣、底拖網捕獲。其肉味尚佳,肝嫩而不腥,皮厚實,含豐富的膠質,水發後烹製成“大扒魚皮”,味道鮮美,是席上的珍品。
藥用:尾毒的毒液是一種氨基酸和多肽類的蛋白質,可入藥。 [10] 

赤魟物種危害

赤魚是一種棘刺有毒的魚類。它尾部背面棘刺長而堅硬,能像利箭一樣刺穿鎧甲,其基部連着毒腺,毒腺內含有劇毒液體,若被它的棘刺刺傷,毒液順着棘刺注入受害者的體內,輕者疼痛不已,重者死亡。 [1] 
赤魟尾刺有毒。活體常揮動尾部進行刺擊,人撈捕或處理魚貨時常被刺傷。由於尾刺兩側倒生鋸齒,刺人皮肉再拔出時,尾刺兩側鋸齒往往使周圍組織造成嚴重裂傷,而尾刺毒腺分泌的毒液則使患者立即發生劇痛、燒灼感,繼而全身陣痛、痙攣。創口很快變成灰色,蒼白,然後周圍皮膚紅腫,並伴有全身症狀,如血壓下降、嘔吐、腹瀉、發燒畏寒、心跳加速、肌肉麻痹,甚至死亡。如果及時治療還好;若治療不當,數天後仍可復發,且有後遺症,如傷及手指,則手指強直,不能屈彎 [5] 

赤魟垂釣方法

海竿岸釣赤魟釣具配備需要堅固。海竿一般在3.6-4.5米,需要遠投宜用長海竿,但一定要選擇中硬或硬調、韌性好的海竿。繞線輪選擇能蓄線150米左右的中大型繞線輪。赤魟釣點選擇比較廣,如各類水產養殖架子下游、碼頭、防波堤兩側、附近島嶼或半島海灣的突出部等,由於赤魟喜歡棲息在泥沙質海底,因此只要海底底質不是礁石,且落潮時還有一定深度(約5米),這樣的地方稱之為深水塗,均是良好釣點,當然岸磯要選擇平坦一些的地方,釣以便遛魚、取魚、也安全。
找到合適的釣位後,可把餌鈎拋至釣點,然後收緊釣線,將釣竿插在礁縫或其他地點,使釣竿與水平面保持約45度夾角,然後繞線輪曳力器調至適度範圍,可靜靜等魚上鈎。特別是在海潮初漲及初落時,要集中精力,時刻注意竿梢動態。赤魟上鈎時竿體緩緩下彎,一伏不起;有時釣竿梢呈點狀抖動或回線,如出現上述情況,用力提竿,釣鈎才能扎透魚嘴。 [11] 

赤魟歷史之最

科學家稱這條300公斤的黃貂魚是有記錄以來最大的淡水魚 科學家稱這條300公斤的黃貂魚是有記錄以來最大的淡水魚
2022年6月13日晚上,柬埔寨一名漁民在湄公河捕獲了一條“非常大”的黃貂魚,魚長3.98米,寬2.2米,重300公斤。 [12]  [15] 
參考資料
  • 1.    胡玉晶,劉思昭編著,斑斕的海洋魚類,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2.07,第54-55頁
  • 2.    赤魟  .gbif[引用日期2019-12-27]
  • 3.    赤魟  .香港魚類學協會[引用日期2020-04-28]
  • 4.    陳光新 陳煒 汪建國 賀習耀編著,中華淡水魚鮮譜,中國商業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第91頁
  • 5.    廣西壯族自治區水產畜牧局,廣西壯族自治區水產研究所編,廣西珍稀水生生物識別手冊,廣西人民出版社,2007.12,第230頁~第232頁
  • 6.    王鵬,陳積明,劉維編著,海南主要水生生物,海洋出版社,2014.06,第24頁
  • 7.    廣西壯族自治區水產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編著,廣西淡水魚類志 (第二版),廣西人民出版社,2006.12,第57頁
  • 8.    劉敏,陳驍,楊聖雲著,中國福建南部海洋魚類圖鑑 第1卷=Marine fishes of southern Fujian, China,海洋出版社,2013.06,第59頁
  • 9.    赤魟  .iucnredlist[引用日期2019-12-27]
  • 10.    林龍山,張靜,宋譜慶,鍾指揮等著,東山灣及其鄰近海域常見游泳動物=Nekton in Dongshan Bay and adjacent areas, China,海洋出版社,2013.12,第26頁
  • 11.    佔家智,羊茜,佔羊慶瀟編著,釣魚技法大全 修訂版,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08,第271頁~第272頁
  • 12.    柬埔寨在湄公河捕獲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重達300公斤  .極目新聞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6-21]
  • 13.    柬埔寨村民在湄公河捕獲全球最大淡水魚:重300公斤  .光明網.2022-06-21[引用日期2022-06-21]
  • 14.    超乎想象!全球最大淡水魚  .中國科學報[引用日期2022-06-22]
  • 15.    柬埔寨村民捕獲全球最大淡水魚:重300公斤  .光明網[引用日期2022-06-22]
  • 16.    赤魟  .中國自然標本館[引用日期2023-06-23]
  • 17.    孫中之編著,刺網漁業與捕撈技術,海洋出版社,2014.02,第70頁
  • 18.    王曉惠主編,中國自然資源通典 海洋卷,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15.09,第30頁
  • 19.    中國動物主題數據庫  .中國動物主題數據庫[引用日期2023-07-02]
  • 20.    甘西著,中國南方淡水魚類原色圖鑑,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01,第1頁
  • 21.    《廣西淡水魚類志》編委會編,廣西淡水魚類志 第2版,廣西人民出版社,2006.12,第57頁
  • 22.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RED LIST[引用日期2023-07-0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