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赤竹

鎖定
赤竹(Sasa longiligulata McClure)是禾本科赤竹屬的 [7]  灌木型竹類 [8]  。高可達1-2米或稍高,直徑5-10毫米;節間圓筒形;竿環極為隆起;籜環明顯;籜鞘疏鬆包竿,厚紙質或近於薄革質,籜耳及鞘口繸毛俱缺,籜舌較長,籜片短呈三角形及至披針形;花枝未見;葉集生於枝頂,葉鞘光滑無毛或具極少量小毛,葉耳及鞘口繸毛均無,葉舌極發達,葉柄較長,葉片紙質或較厚,披針形;筍期4-5月。 [9] 
赤竹分佈於中國湖南、廣東等地, [10]  分佈長江流域以南的高海拔山區, [11]  喜陰濕,忌強光, [12]  耐寒性強, [13]  喜陰濕鬆軟的土壤。 [14]  赤竹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於極危(CR)。 [15]  繁殖方式一般為分株繁殖。 [16] 
赤竹因杆細枝少,稀疏低矮,為庭院小竹的優良竹種。 [17] 
中文名
赤竹
拉丁學名
Sasa longiligulata McClure [6]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禾本目
禾本科
赤竹屬
赤竹
分佈區域
中國福建、湖南、廣東等省
保護級別
極危(IUCN標準)、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極危 )

赤竹形態特徵

赤竹線稿圖 赤竹線稿圖
禾本科赤竹屬的 [7]  灌木型竹類 [8]  地下莖為側出叢莖。根的內鞘細胞橫斷面為C型。稈的前出葉內具一芽,芽翼邊緣的毛無色,多細胞。葉較寬,橢圓形掌狀排列於小枝梢端,常綠,革質或紙質;中脈在背面隆起,第三脈與橫走細脈相互成正方形或橫扁格子狀;葉舌與葉耳微弱;葉耳生剛毛。 [18] 
竿散生,直立,高1-2米或稍高,直徑5-10毫米;節間圓筒形,長8-10釐米,幼竿具疣毛,老熟後則毛脱落,惟節下方可有較密宿存的向下刺毛;竿環極為隆起;節內長可達0.5釐米;籜環明顯,具密集向下的棕色刺毛;分枝較開展(與竿的夾角大多在200以上),次級枝每節僅為1枝。
籜鞘疏鬆包竿,短於節間,幼時帶紫紅色,幹後呈鏽色至草黃色,厚紙質或近於薄革質,背部具小點而粗糙,外緣具棕色纖毛;籜耳及鞘口繸毛俱缺;籜舌較長,竿中部以上籜者可達5毫米,背部被短毛而粗糙,邊緣波曲而生有纖毛;籜片短,直立,向上漸長,籜片短呈三角形及至披針形,邊緣粗糙或具極短之粗纖毛。
葉3至15片集生於枝頂;葉鞘光滑無毛或具極少量小毛;葉耳及鞘口繸毛均無;葉舌極發達,高可達10-15毫米,厚膜質或紙質,下部厚硬,頂部截形,幹後脆而易於折斷;葉柄較長,無毛或僅上面具少量短毛;葉片紙質或較厚,披針形,長6-25釐米,寬1.5-3.5釐米,頂端漸尖,基部不對稱,上表面深綠色而具光澤,無毛或沿中脈的中下部具粗毛,下表麪粉綠色,無毛。花枝未見。筍期4-5月。 [1-3]  [9] 

赤竹產地生境

赤竹分佈於中國湖南、廣東;朝鮮、俄羅斯烏蘇裏及庫頁島等地。中國已知有6種及1變樸,分佈於長江流域及其以南高海拔地區。 [10-11] 

赤竹生長習性

喜陰濕,忌強光, [12]  耐寒性強, [13]  喜陰濕鬆軟的土壤。 [14] 

赤竹繁殖方法

繁殖方式一般為分株繁殖。 [16] 

赤竹主要價值

赤竹因杆細枝少,稀疏低矮,為庭院小竹的優良竹種。 [17] 

赤竹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極危(CR)。 [4]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