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赣县木偶戏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赣县木偶戏,江西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 [1]。主要流传于东河流域的田村、白鹭一带,演唱也为高腔曲目,计有高腔剧目三百余出,其大部分剧目与东河戏相同,虽然到了清末时期改为弹腔,但仍保留着大批高腔剧目的演出,故而在东河高腔大部分失传的情况下,赣县木偶戏仍有部分的高腔剧目的遗存,因此,赣县木偶戏在明末清初时期极为盛行,称为鼎盛时期,一直流传。 [2]
中文名
赣县木偶戏
非遗级别
省级
非遗编号
5-IV-2
申报地区
赣县区

历史渊源

播报
编辑
赣县木偶戏,据《中国戏曲志》江西卷·赣州分卷赣县资料册汇编记载:据赣县木偶戏志艺人钟盖华口说:“据传木偶戏流于汉高祖时境承只体朵,官兵围困汉高祖于白登城,陈平先师设疑兵计,在城头演出木偶戏,拘喇脚番兵观看木偶,忘了攻局耻灶城,最后援兵赶到,打败番兵,救出汉高祖,从此,木偶戏流传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明末清初,“木偶戏传入赣县,至今三百多年的历史 [1]恋杠漏炒纸祖尝少拒颂担船。
赣县木偶戏2010年被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5年升级为赣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7年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3]

代表剧目

播报
编辑
高腔剧目:《西游记》。
西皮二黄:《珍珠塔》、《天官赐福》、《八仙祝寿》、《黄河摆渡》等80多个剧目 [1]

传承谱系

播报
编辑
第一代:谢德海、男、1893.5,职业,务农。师爷。
第二代:李财盛、男、1918.3,职业,务农,师傅。
第三代:李贵和、男、1954.6,职业,务农 [1]
李贵和作为赣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带领他的戏班演戏传艺,也担负着传承文化的责任 [3]。李贵和介绍,生于1893年的谢德海,是赣县木偶戏能追溯到的“祖师爷”,也是该技艺的第一代传承人。李财盛作为第二代传承人,随师多年习得木偶戏之技,后将其传给第三代传承人李贵和。目前,李贵和之子李光亮,是赣县木偶戏的第四代传承人 [3]

保护措施

播报
编辑
1、以传帮带的形式,代代相传,使之后继有人。
2、面向社会招收学徒,开班授课。
3、把赣县木偶戏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4、成立由专家领导小组及分管县长为组长的保护机构。
5、已收集资料,并进行了录像、摄影、文字整理、建立档案等进行保护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