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字)

鎖定
賴,讀作lài,漢語常用字(一級字), [1]  最早見於《説文》中的小篆文字中,其本義為贏利,利益,又可引申為依賴,依靠。 [2] 
(基本信息欄參考資料 [3] 
中文名
拼    音
lài
部    首
總筆畫數
13
注    音
ㄌㄞˊ
五筆86
GKIM
倉    頡
DLNBO
五筆98
SKQM
四角號碼
57982
Unicode
U+8D56
筆順編號
1251234352534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鄭    碼
fjrl
字級
一級字、常用字 [1] 
平水韻
去聲 九泰 [4] 

字源演變

字源演變 字源演變
形聲字。從貝,剌聲。貝表意,貝殼在古代曾用作貨幣,表示和錢財有關;剌(là)表聲,剌有違背義,表示圖贏利不免違背良心。形旁簡化。本義指贏利,利益。《説文》:“賴,也。”《廣韻·泰韻》:“賴,利也。”《國語·齊語》:“相語以利,相示以賴,相陳以知賈。”《三國志·吳書·陸遜傳》:“遜開倉谷以振貧民,勸督農桑,百姓蒙賴。”引申指依賴,依靠。《廣雅·釋詁三》:“賴,恃也。”《左傳·襄公十四年》:“王室之不壞,繄伯舅是賴。”《漢書·項籍傳》:“范增欲害沛公,賴張良、樊會得免。”新中國成立後,“貝”(繁體)簡化為“貝”,“賴” (繁體)類推簡化為“賴”。 [2]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lài
動詞
得益;贏利
profit;gain
賴,贏也。——《説文
賴,取也。——《方言十三》
先王豈有賴焉。——《國語·周語》。注:“利也。”
相語以利,相示以賴,相陳以知賈。——《國語》
為魏則益,為 秦則不賴矣。——《戰國策
賴利
依靠;依賴;依恃、憑藉
rely on;depend on
奸人賴賞而富。——《韓非子·詭使》
王室之不壞,繄伯舅是賴。——《左傳·襄公十四年》
以有補於人君,人君賴之。——《論衡·逢遇》
而賴吾之德。——《國語·晉語》



賴子存之。
吾賴是以食吾軀。——劉基《賣柑者言》
賴膚覺之助。——蔡元培《圖畫》
賴衣求食;賴天;賴庇
拒絕承認,抵賴
deny

賴債
耍賴。亦指無賴的作風和行為
make a scene

賴子
留在某處不肯離開
hang on

賴着不走;賴地
責怪,應該受責
to be to blame for


副詞
幸而;幸虧
luckily;fortunately

賴得;賴是
名詞
利;好處
advantage;benefit
先王豈有賴焉。——《國語·周語》

形容詞
不好;壞
bad

賴歹;賴事
lǎn
形容詞
通“懶”。懶惰
lazy
富歲子弟多賴。——《孟子·告子上》
賴精
參考資料 [5]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贏也。從貝剌聲。洛帶切 [6] 

説文解字注

贏也。
高帝紀。始大人常㠯臣亡賴。應曰。賴者、恃也。晉曰。許愼雲賴、利也。無利入於家也。或曰。江淮之閒謂小兒多詐狡獪為亡賴。按今人云無賴者、謂其無衣食致然耳。方言云。賴、讎也。南楚之外曰賴。賴、取也。
從貝。剌聲。
洛帶切。十五部。 [7] 

康熙字典

〔古文〕𩓃《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落蓋切,音癩。《説文》:贏也。《類篇》:一曰恃也。《書·大禹謨》:萬世永賴。疏:萬代常所恃賴。
又《史記·高祖紀》:大人常以臣無賴。注:晉灼曰:賴,利也。無利於家也。或曰江淮之閒謂小兒多詐狡猾為無賴。
又揚子《方言》:予賴,讎也。南楚之外曰賴,秦晉曰讎。注:賴,亦惡名。
又姓。《風俗通》:交阯太守賴先。《玉海》:賴氏,國名。漢有校尉賴丹。
又《韻補》葉力制切。班固《答賓戲》:福不盈眥,禍溢於世,兇人且以自悔,況吉士而是賴。○按《説文》:從貝剌聲。俗作頼。非。 [8] 

方言集匯

◎ 贛語:lai5 結結賴賴
◎ 粵語 laai6
◎ 潮州話 nai6 lua [9]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篆書賴書法 [10] 
隸書賴書法 [11] 
楷書賴書法 [12] 
行書賴書法 [13] 
草書賴書法 [14]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字頭
小韻
聲符
反切
聲母
韻母
韻目
韻部
擬音
聲調
上古音系




raːds

廣韻

落蓋切
泰開

lɑi
去聲
蒙古字韻







laj
去聲
中原音韻


皆來開

皆來
lai
去聲
洪武正韻

落蓋切


六泰
lai
去聲
集韻


落蓋切



lɑi
去聲
韻略


落蓋切




去聲
增韻


落蓋切




去聲
分韻撮要



第十四皆解介

陽去
參考資料 [15-16]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l
ɑd
先秦
王力系統
l
at
先秦
董同龢系統
l
ɑd
先秦
周法高系統
l
ar
先秦
李方桂系統
l
adh
兩漢
西漢


兩漢
東漢




ad


ad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ɑi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ɑi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ɑi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l
ɑi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l
ɑi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l
ɑi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l
ɑi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l
âi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l
ai
參考資料 [15]  [1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