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賡春曲社

鎖定
賡春曲社初建於清光緒二十七年七月(一説是重建),由李翥岡等發起,社名系取“陽春白雪再和再賡”之意,與建於光緒三十年的平聲社同享盛名。
中文名
賡春曲社
性    質
民間崑劇曲社
年    代
清朝-民國
著名戲曲
《賜福》、《上壽》

賡春曲社職能

民間崑劇曲社。

賡春曲社發展歷程

民國崑曲演出 民國崑曲演出
賡春曲社 [1]  初建於清光緒二十七年七月(一説是重建),由李翥岡等發起,社名系取“陽春白雪再和初無固定社址,每月同期一次,與平聲社做法不同,在各社員寓所輪流舉行。光緒二十八年,假社員吳楚臣家舉行首屆同期,清唱《賜福》、《上壽》等摺子戲22出。光緒三十一年元宵節,在社員楊定甫宅中舉行彩串,演出《絮閣》、《三醉》等摺子戲10餘出。曲社活動得到大雅、全福班及“傳”字輩藝人的扶持,周鳳林、邱鳳翔沈月泉、朱傳茗、張傳芳等參與值場扎扮或充任班底配戲。民國3年俞粟廬應邀與賡春曲友度曲。同年4月,與蘇州、嘉興等地曲友假徐園舉辦蘇、浙、滬、曲界大會串,王欣甫、楊誠宓、陳少巖、張餘蓀、程藕卿等54人演唱各自拿手曲目22出。民國8年11月,該社再次邀請蘇、浙曲界人士及滬上嚶求、潤鴻、倚聲、鈞聲諸曲社在徐凌雲家舉行會串,當時北昆韓世昌亦應邀出席客串。(一説民國元年至民國9年,曲社停止活動,民國10年夏重續聯敍,其間曲友以個人名義唱曲)。曾多次參加在新世界、小世界、卡爾登戲院(今長江劇場)等場所的賑災義演。

賡春曲社主要成員

清末,社員有費伯瑚、楊康祥、許子榮、楊定甫、潘祥生、吳楚臣、徐凌雲等。 民國年間,新入盟的社員有張玉笙、殷震賢、穆藕初、項馨吾、張某良及徐子權、徐韶九、管際安、莊一拂、葉小泓等,社員最多時達一百餘人。後期社務分別由徐凌雲、管際安負責。1950年春解散,部分曲友後加入上海崑曲研習社

賡春曲社歷史評價

賡春曲社前後歷時48年,為上海曲社中歷史長、影響大的曲社之一。
參考資料
  • 1.    上海戲曲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