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賚恩堂

鎖定
賚恩堂,佛山市基督教堂。又稱之為“蓮花禮拜堂”。位於佛山市蓮花路71號。賚恩堂是基督教中國神召會於1923年所創立,由神召會會長李霞露、教堂執事李承恩及信徒募捐購建,佔地166.88平方米,為三層的磚木結構,上面還有一個鐘樓。建築風格中西合璧。
中文名
賚恩堂
又    稱
為“蓮花禮拜堂”
地    址
佛山市蓮花路71號
始建時間
1923年

賚恩堂簡介

基督教賚恩堂位於佛山市蓮花路71號。賚恩堂是基督教中國神召會於1923年所創立,當時是由神召會會長李霞露、教堂執事李承恩及信徒募捐購建,佔地166.88平方米,為三層的磚木結構,上面還有一個鐘樓。第一任的教堂主任是梁鏡池。1934年兩廣神召會聖經學校由三水西南遷到佛山,以賚恩堂二樓副堂作為教室。抗日戰爭期間,由於戰亂,教會的活動日漸式微。到1950年,神召會佛山賚恩堂的教徒為55人,文化大革命期間停止活動,到1983年8月14日基督教賚恩堂重新復堂。 [1] 

賚恩堂建築風格

賚恩堂既有西洋建築特色,又融入了中國建築風格的古色古香。
對佛山來説,歷史久遠的基督教教堂是位於蓮花路的“賚恩堂”。賚恩堂建於1923年,因教堂坐落在蓮花路,人們稱之為“蓮花禮拜堂”,它於1982年改名為“賚恩堂”。但,人們還是習慣稱之為“蓮花禮拜堂”。
賚恩堂對佛山人來説,是人人皆知的一座歷史久遠的基督教堂,它已被劃為佛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1938年初,中共地下黨員組織的佛山光明讀書會串聯南海師範進步學生,組成抗日宣傳隊,在賚恩堂等地開展演講、演劇等活動。
據記載,以美國教會為主的基督新教在嶺南地區的活動非常活躍,廣州、汕頭和佛山是新教的宣教基地,珠江三角洲被納入其傳教區域,接着向韶關、東江、西江和潮汕一帶擴展。到19世紀末,除了粵西南、英德及連州附近等邊遠地區之外,廣東全省已基本被其覆蓋。在人口稠密的珠江三角洲和沿海一些通商口岸,幾乎每個鎮都有教堂,宗教文化和影響幾乎達到無處不在的地步。 據瞭解,在我市禪城區就有賚恩堂等四座教堂,全市五區共有29座教堂。
建築風格中西合璧
基督教堂的建築風格,是基督教發展史在教堂建築上的具體反映。教堂建築的主要形式是“羅馬式”、“拜占庭式”和“哥特式”三種。
基督教傳入中國後,一些來華的傳教士尤其對中國園林式和宮殿式建築產生出濃厚興趣,對中國的庭院佈局亦頗為欣賞,採用中西合璧式樣的教會建築和教堂建築日漸增多,在西洋現代建築模式中融人了中國建築風格的古色古香。
來到蓮花路,走近賚恩堂,見到這座牆體用紅磚砌成,勾勒磚線的建築,是哥特式的西方教堂樣式。教堂四周所有門窗,充滿着向上的動勢意念。但它的正面牆面,在鮮紅的“十”字上的頂蓋,卻採用中式的綠瓦庭院樣式,形成中西合璧的風格,顯示了當時基督教教堂豐富多樣的建築設計手法。
賚恩堂教堂內牆上鑲嵌的一通“籌建本堂紀念碑”,記錄着它是建於1923年的,至今已有87年的歷史了。該禮拜堂是由本地信徒發動國內屬會(即神召會)的弟兄姐妹捐款籌建的。
賚恩堂教堂為三層的磚木結構,佔地面積160多平方米。教堂裏,有一個主會堂和一個副會堂。副會堂在地下,可容納200信眾聚會;主會堂在樓上,可容納300多信眾聚會。教堂的上面還有一個鐘樓。整座禮拜堂的佈局結構,一切都按照教堂的要求來建造,表現出象徵基督教理念的建築形態,躍然出宗教建築特有的美感,使教堂內產生一種濃厚的宗教氣氛。
據統計資料,採用中西合璧式樣教堂,有特色的建築不太多,我省中西合璧式樣教堂兼具中國宮廷式與西洋式建築風格的,現存23處。
與此同時,隨着時光流逝和時代變遷,許多教堂逐漸模糊了原來的外形,以至於喪失了原有特色,屬於這種情況的佔了現存教堂數量的相當比例,有的改動還比較大。這些教堂,無意以建築外部形象來昭示某種意義,只要求符合基督教儀式的宣教場所,形式上像一座教堂就可以了。

賚恩堂歷史沿革

曾由外籍傳教士駐堂管理
“1923年,賚恩堂教堂建成後,由外籍傳教士駐堂管理教務行政事宜,到民國38年(1949年)止。”
解放後,1950年到1958年,佛山市成立了佛山市基督教聯合會,辦公地點設在福寧路的佈道堂。1958年後,佛山市基督教聯合會辦公地點改在賚恩堂。全市的基督教徒集中在賚恩堂和昇平堂進行主日聚會。“文革”期間停止了聚會活動,教堂內的經書和宗教用品,在“文革”期間也被燒燬,一些器皿被抄走,使教堂內的資料,散失殆盡。
1982年,賚恩堂進行了全面維修,增加建築面積520多平方米。當年8月正式復堂,恢復活動。1995年至1996年,教堂整座建築物裏外都進行了維修,原來教堂的左、右、後三面是與一些單位的建築物以及私人的一些房屋相連的。那時正遇上教堂周圍的舊房改造工程在進行,賚恩堂得到政府劃撥了一些空地給教堂使用,使教堂周圍有一定的空間,不用與單位建築物和個人私房相連,形成了一座完整獨立的建築物,改善了教堂四周的環境和活動環境。
賚恩堂 賚恩堂

賚恩堂文化景觀

年年歡度聖誕節
提及聖誕節,就不得不説教堂。教堂,在中國近代建築中,是藝術水平最高的建築類型之一。 “古鎮”佛山,百年前已有基督教傳教士前來傳教。今天,教堂建築已失去昔日那種外來文化侵襲的象徵性意義,在歷史古鎮佛山,這些教堂已經成為嶺南文化中西合璧的一種歷史文化景觀。
基督教有兩大聖節,即“聖誕節”(Christmas)和“復活節”(Easter)。基督教的節日是基督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賚恩堂1982年復堂,恢復活動後直至今天,我們都一一開展活動,每週有幾次聚會,年年歡度聖誕節。”每年的聖誕節期間,賚恩堂都做好了內容豐富多彩,節目多樣的“聖誕平安夜同樂會”、“聖誕感恩讚美會”等活動,歡度平安夜、歡度聖誕節。
“賚恩堂”、等基督教教堂門前,佈置了用紅白色設計的聖誕節圖案,十分搶眼,給人以濃濃的節日氣氛的感覺。
萊恩堂聚會時間表:
週三19:45 青年團契
週四8:00 祈禱會
週四19:45 祈禱會
週五19:45 放錄像
週六19:45 敬拜讚美和詩班聚會
週日9:00 第一堂崇拜
週日12:30 第二堂崇拜
週日19:45 第三堂崇拜(普通話)
參考資料
  • 1.    賚恩堂  .佛山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引用日期2012-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