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賓陽縣開智中學

鎖定
賓陽縣開智中學坐落在全國重點鎮、自治區小康示範鎮——黎塘鎮,地域及交通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學校創辦於抗日戰爭的艱苦歲月和白色恐怖的年代——一九四三年春。
學校現佔地面積237畝,校園佈局協調、科學、合理;學校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佈局合理。2012年,教職工總人數達到180人,其中專任教師153人。
中文名
賓陽縣開智中學
創辦時間
1943年春
校    訓
團結、務實、開智、創新
類    別
公立中學
地    區
廣西南寧賓陽縣
校    風
博學、善教、嚴謹、奉獻

賓陽縣開智中學學校簡介

賓陽縣開智中學坐落在全國重點鎮、自治區小康示範鎮——黎塘鎮,地域及交通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學校創辦於抗日戰爭的艱苦歲月和白色恐怖的年代——一九四三年春。在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時期,先後有30多位中共地下黨員及進步教師雲集學校,從事教學和革命活動,學校當成為時廣西地下黨活動的一個重要據點。學校初名為“賓陽黎塘私立開智中學”,首任校長梁炎昌,董事長為愛國將領梁瀚嵩將軍。

賓陽縣開智中學歷史沿革

1952年,人民政府正式接辦學校,更名為賓陽縣第二初級中學。
1956年秋,學校由初中改為完中,更名為賓陽縣第二中學。
1958年,改名為賓陽縣黎塘中學。
1984年秋,學校接受校友們的意見,考慮到“開智”既可有光榮歷史的意義,又有開發智力的現實意義,恢復原來“開智中學”校名。學校現為一所公辦全日制普通高中。
2012年7月,學校通過自治區示範性普通高中立項評估,並被確定為自治區示範性普通高中立項建設學校。

賓陽縣開智中學教學資源

賓陽縣開智中學基礎設施

學校現佔地面積237畝,校園佈局協調、科學、合理;學校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佈局合理。教學樓、學生公寓樓等功能齊全、配套完備。計算機室、實驗室、音樂室、圖書閲覽室等教學設施基本滿足教學需求。學校46個班級全部配置了計算機、投影機、視頻展示台、音響系統等多媒體設備,教學設施全部實現了現代化。學校有400 m標準環形運動場,塑膠運動場正在籌建當中。各類體育器材齊全、充足,達到國家Ⅰ類標準,完全滿足了師生開展各種體育活動的需求。截至2012年12月,學校有教學班46個,在校學生3300多人。

賓陽縣開智中學師資隊伍

2012年,教職工總人數達到180人,其中專任教師153人。專任教師中,具有本科以上學歷133人,中學高級教師20人,中級教師110人,佔教師總數71.8%。自治區級優秀班主任1人,八桂優秀鄉村教師1人,南寧市十一五教學骨幹25人,南寧市優秀教師2人,縣優秀教師32人,縣優秀教育工作者20人。專任教師中本科學歷及中級職稱人數都達到了自治區示範性普通高中的要求。2007年以來,學校承擔自治區級課題和市級課題近20項,參加課題研究的教師達148人次。教師在國家級、省級報刊上發表論文180多篇,獲省級以上論文獎100多篇,集結各類獲獎論文出版《開智中學教師優秀論文集》4集,有近50人次獲自治區、市級榮譽。

賓陽縣開智中學校訓校風

學校堅持 以“文化立校、特色興校、質量強校”的辦學理念,以“團結、務實、開智、創新”為校訓,樹立了“博學、善教、嚴謹、奉獻”的教風和“勤學、善思、誠實、進取”的學風。全校師生艱苦奮鬥,開智創新,教育教學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真正實現了“普通高中辦出優質教育”的辦學追求。2004-2012年,學校連續九年榮獲“南寧市高中階段畢業班工作成績優秀獎”,一大批優秀畢業生分別被複旦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國內著名大學錄取。學生獲國家、省、市級以上獎勵2000多人次。

賓陽縣開智中學學校榮譽

學校先後被評為自治區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基地、全國中小學圖書館先進集體、推行《國家體育鍛煉標準施行辦法》先進單位、南寧市文明單位、南寧市綠化先進集體、南寧市衞生優秀學校、南寧市中小學校常規管理示範學校、自治區示範性普通高中建設學校等榮譽稱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