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賈桂林

(一級演員)

鎖定
賈桂林(1916—1992)幼名攔弟,原籍大同口泉礦區刁窩嘴村。賈桂林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北路梆子最有代表性的演員。 [1-2] 
中文名
賈桂林
別    名
小電燈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山西大同市
出生日期
1916年
逝世日期
1992年
職    業
演員
代表作品
王寶釧
金水橋
《血手印》
《李三娘》
《劈殿》

目錄

賈桂林人物生平

賈桂林(1916—1992)幼名攔弟,原籍大同口泉礦區刁窩嘴村,17歲時落户代縣城內。因演戲善用眼神,得藝名“小電燈”。其妹“電燈泡子”賈桂仙亦為北路梆子旦行名角,徒弟甚多。賈桂林8歲拜“三慶老旦”楊三娃學青衣、花旦。9歲開始登台演出,隨師在二州五縣及內蒙古搭班演唱,先後與“金蘭紅”趙玉亭、“兩股風”郭守清、“十六紅”焦玉牛、“鎖住黑”、“林林醜”、“筱月仙”、“臘玲子”高鳳玲等同台演出,獲益匪淺。17歲於代縣自組福盛園班,掛青衣頭牌,與“十六紅”焦生玉、“小十六紅”馮金泉、花臉“折半黑”王某、小生“福昌生”、小旦“筱電花”、老旦兼彩旦“草上飛”合作演出。抗日戰爭爆發後,息影舞台,隱居張家口,堅持民族氣節,不為日寇唱戲。1954年復出,在山西省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演出《哭殿》(飾銀屏公主),評價甚高。又於1957年山西省第二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中,演出《血手印》(飾王桂英),獲演員獎。後赴京、滬、浙、閩與蒙等地演出,皆獲盛譽。 [1-2] 
賈桂林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北路梆子最有代表性的演員,其表演富有激情,細膩傳神,演唱音色脆亮,音質純正,音域寬廣,吐字清晰,善於傳情。其唱腔早期屬於“大北路”派,旋律進行平緩;中期演變為“小北路”派,旋律跳動頻繁,拖腔“嗨嗨”密集;後期(新中國成立後)有很明顯的發展。其一,博採眾長,在《劈殿》(飾武則天)的唱腔中,大量吸收焦生玉音區的唱腔,增加了女皇的陽剛之氣,在《哭殿》中吸收了郭守清的抽泣等;其二,善於吸收融化兄弟劇種及民歌的音調來歌唱;其三,在拖腔中,以鮮明的“嗨嗨腔”代替了傳統的“哪衣呀哈”虛字,突出了個人風格,成為北路梆子的典型唱法;其四,在演唱時將以情取勝與以藝取勝相結合來感染觀眾。 [2] 
其代表劇目有《王寶釧》(飾王寶釧)、《金水橋》(飾銀屏公主,已搬上熒幕)、《血手印》(飾王桂英)、《李三娘》(飾李三娘)、《探妻》(飾孟金榜)等。 [2] 
1982年舉行了賈桂林、董福、安秉琪舞台生活55、60、50週年紀念大會,文化部為他們頒發了榮譽證書,表彰他們對北路梆子藝術的突出貢獻。 [2] 
參考資料
  • 1.    張林雨,張志永著,塞外戲曲源流及中北路梆子史,三晉出版社,2014.11,第385頁
  • 2.    張林雨,張志永著,塞外戲曲源流及中北路梆子史,三晉出版社,2014.11,第38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