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資本實證論

(歐根·馮·龐巴維克編著的經濟學著作)

鎖定
《資本實證論》是奧地利經濟學家歐根·馮·龐巴維克創作的經濟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889年。
該書共七篇,第一篇主要論述資本的概念與性質;第二篇重點説明作為生產工具的資本;第三篇價值,第四篇價格,詳細闡述了作者的主觀效用價值論;第五、第六、第七三篇為利息理論。
該書以資本理論為一般前提,以價值理論為分析基礎,重點論述了理論體系的核心部分——分配理論,從而抹煞資本主義的歷史過渡性,內在矛盾和剝削關係。 [1] 
作品名稱
資本實證論
外文名
PositiVe theorie deskapitalcs
作    者
歐根·馮·龐巴維克
首版時間
1889年
類    別
經濟學著作
字    數
323000

資本實證論內容簡介

《資本實證論》由《序言》《導言》和七篇正文構成。七篇正文具體內容可劃分以下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篇《資本的性質和概念》,共包括六章,主要內容是闡述資本的性質、作用和分類等問題。
第二部分,是第二篇,題為《作為生產手段的資本》,該篇共有六章,主要説明資本構成和資本在生產過程中的職能作用問題。
第三部分,包括第三篇《價值》和第四篇《價格》。第三篇共有十章,集中闡述主觀價值論一邊際效用論;第四篇共有七章,利用“邊際效用論”和供求關係原理來説明他的均衡觀點。
第四部分,這部分包括二篇,即第五篇《現在和未來》第六篇《利息的來源》和第七篇《利率》。其中第五篇共有五章,是利用“時間”因素説利息的起源問題;第六篇有十章,內容是説明利息的各種形態;第七篇包括五章,用供求原理來説明利率。 [2] 

資本實證論作品目錄


第一篇 資本的性質和概念
第二篇 作為生產手段的資本
英譯者序
第一章 人和自然
第一章 引言
著者序
第二章 資本的性質
第二章 資本主義的生產
導論
第三章 資本概念的歷史發展
第三章 資本在生產中的職能

第四章 資本的真實概念
第四章 資本形成的理論

第五章 幾種資本概念的比較
第五章 社會中資本的形成

第五章 幾種資本概念的比較
第六章 可能的反對意見

第六章 社會資本和私人資本

第三篇 價值
第四篇 價格
第五篇 現在和未來
第一章 價值的兩個概念
章基本規律
章 經濟生活中的現在和未來
第二章 主觀價值的性質和根源
第二章 孤立的交換
第二章 需要和需要的供應之間的差別
第三章 價值的大小
第三章 單方面的競爭
第三章 低估未來
第四章 邊際效用
第四章 雙方面的競爭
第四章 現在物品技術上的優越性
第五章 複雜的現象
第五章 供求規律
第五章 三個要素的合作
第六章 什麼決定邊際效用
第六章 價格的各別決定因素

第七章 可選擇的用途
第七章 成本規律

第八章 主觀交換價值


第九章 補全物品的價值


第六篇 利息的來源
第七篇 利率

第一章 借貸和借貸利息
章 在單獨交換中的利率
第338頁的附錄
第二章 資本主義企業利潤。利潤解釋的原理
第二章 市場交易中的利率
譯名對照表
第三章 資本主義企業的利潤
第三章 市場交易中的利率

第四章 資本主義企業的利潤。勞動市場
第四章 充分發展着的資本市場

第五章 資本主義企業的利潤
第五章 充分發展着的資本市場

第六章 資本主義企業的利潤(續)


第七章 耐久物品的利息


第八章 耐久物品的利息(續)


第九章 結論


第十章 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利息問題 [3] 

資本實證論創作背景

19世紀末葉,自由競爭古統治地位的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過渡,資本主義固有的矛盾日趨尖鋭起來。19世紀60年代,奧匈帝國形成。這個時期,馬克思主義尤其是《資本論》在各國工大階級隊伍和工人運動中廣泛迅速傳播,這就引起了各國資產階級的注意。以龐巴維克為代表的奧地利學派的理論,正是適應備國資產階級反對馬克思主義和工人運動要求的產物。
該書寫作於匆忙之中,1889年沒有做最後校正就出版了。1904年,當作者返回學術工作上時,對他的利息理論的爭論正在激烈地進行,大多數批評都來自美國。龐巴維克不肯認真校改《資本實證論》的頭版,而寧願坐下來答覆主要的批評家給他提出的問題,他簡單地增加了14個“批評的離題”作為《資本實證論》第二版和第三版的附錄。 [4-5] 

資本實證論作品思想

在《資本實證論》一書中,作者系統地論證了邊際效用價值論,並拼揍了一個以慾望為出發點,以人對物品的主觀評價為中心的辯護性的理論體系,並在主觀邊際效用價值論的基礎上,用人的主觀評價和時間因素來説明利息的來源,獨創了時差利息論。該書把價值理論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人們對商品的主觀評價,即主觀價值論:另一部分是人們主觀評價的商品在市場上所形成統一的價格,即客觀價值論。客觀價值論實質上是他的價格論。
首先,作者認為商品的價值是由兩個因素決定的:即物品的效用性和它的稀缺性。價值決定於物品的效用程度,而效用程度取決於需求程度和物品的稀缺性:物品的數量和它的價值成反比例變化,同時,他又把人們對物品的需求最不強烈的慾望叫作“邊際慾望”。物品滿足人們邊際慾望時的效用,叫“邊際效用”。而物品的價值正是由邊際效用決定的。顯然,把商品價值歸結為人們對物品的主觀評價的唯心主義觀點是十分荒謬的;它同日常經濟生活的現實也是完全相違背的。”
其次,作者又根據主觀價值論創造出-一個客觀價值論——價格理論,企圖用邊際效用價值論説明物品價格如何由買賣雙方的主觀評價來決定。他把最後決定價格的買者和賣者稱為“邊際對偶”,“邊際對偶”對商品的主觀評價決定市場價格。這種價格理論也是錯誤的。因為,商品買賣雙方的主觀評價是以購買力作為基礎的,而購買力的大小又是以市場上的價格高低為轉移的。因此,並不是邊際交換者的主觀決定商品的價格,相反倒是市場價格決定了誰能成為購買者。實際上,供求關係只能説明價格與價值背離的現象,但不能説明價格的內在基礎。價格作為價值的貨幣表現,只能由價值來決定,而價值的源泉是勞動。所以,龐巴維克炮製的客觀價值論——價格理論,其目的在於否定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
總之,在《資本實證論》中,又以主觀邊際效用價值論為基礎,創立了時差利息論,用人的主觀評價和時間因素來説明利息,時差利息論的基本內容是:一切利息形態的產生和利率的高低,都取決於現在和未來的時間差異使人們對同一財貨的主觀評價的不同。為此,他把財貨分為兩類:“現在財貨”和“未來財貨”。現在財貨是指現在就可以滿足人們生活需要的物品,即消費品,未來財貨指的是將來才能滿足人們某種慾望的物品,即生產資料。由於人們心理的作用,現在財貨邊際效用大於未來財貨的邊際效用,而人們對現在財貨的主觀評價高於對未來財貨的主觀評價。這種等量的同一商品由於在不同的時間裏,人們的主觀評價不同而產生了價值上的差異,他把這種商品價值的“時差”公叫“時間價格”。由於“時差”的存在,就要求同一商品“現在財貨”和“將來財貨”進行交換時,出“將來貨財”的所有者必需付予“現在財貨”的所有者等於這個差價的“貼水”。他認為一切利息形態都是這種“貼水”的不同形態,即利息、利潤和地租的源泉。“時差利息論”也是十分荒謬的,因為它不收把利息、利潤和地租不同的經濟範疇混為一談,而且抹殺了利息、利潤和地租都不過是剩餘價值的具體轉化形態,即都是資本家和大土地所有者對工人階級剝削的結果,是在資本生義制度下,僱傭勞動者所提供的剩餘勞動的產物。活生生的現實經濟生活證明,作為消費者個人的主觀評價,無論如何也是無法通過時間因素而創造出價值來。龐巴維克建立這種理論的目的,是在於企圖用人們心理感覺和“時間間隔”來歪曲利息產生的真正原因,掩蓋資本主義剝削關係,以對抗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 [5] 

資本實證論後世影響

龐巴維克對邊際效用遞減的論述,在一定程度上觸及到了客觀經濟現實,並誘發了規模經濟理論的產生,為生產者提高投資效益、進行微觀經濟的調節提供了某種理論上的説明。現代微觀經濟學也正是在邊際效用論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自龐巴維克以後的整個西方經濟學,自始至終都晃動着邊際效用論與邊際分析方法的影子。可以説,龐巴維克為現代西方經濟學的產生做了開拓性的準備工作。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説,《資本實證論》在西方近現代經濟學説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6] 

資本實證論出版信息

在作者生前,該書共出了三版,作者去世後,1921年出了該書的第四版。該書原為奧地利文版,1891年由格拉斯科譯為英文出版,中文版根據紐約斯特徹特公司1923年版譯出,譯者為陳瑞,商務印書館1964年出版,全書共411頁。 [7] 

資本實證論作者簡介

歐根·馮·龐巴維克(Bohm—Bawerk,Eugen Von)(1851—1914),奧地利經濟學家,奧地利學派的代表,畢業於維也納大學法律系,先後任英斷布魯克大學和維也納大學教授,曾三次出任財政大臣,曾任維也納科學院院長,是經濟學的利息理論時差説的創始人、邊際效用價值學説的發展者,主要著作有《資本與利息》《資本實證論》《馬克思主義體系的終結》。 [8] 
參考資料
  • 1.    高榮貴主編.經濟學辭源: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02頁
  • 2.    王元璋主編.新編政治經濟學教與學便覽: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第456頁
  • 3.    (奧)龐巴維克著;陳端譯.資本實證論:商務印書館,2011年:目錄頁
  • 4.    高志文,方玲主編.微觀經濟學: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8年:第203頁
  • 5.    王元璋. 新編政治經濟學教與學便覽: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第455—459頁
  • 6.    朱彤書著.西方經濟學名著介紹: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第167-168頁
  • 7.    楊建文. 20世紀外國經濟學名著概覽: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928頁
  • 8.    尹建堃,陰建康主編.勞資幹部實用知識手冊:紅旗出版社,1993年:第80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