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資本與利息

鎖定
《資本與利息》所藴藏的思想財富和學術價值,為學人所熟知,毋需贅述。這些譯本過去以單行本印行,難見系統,彙編為叢書,才能相得益彰,蔚為大觀,既便於研讀查考,又利於文化積累。
書    名
資本與利息
作    者
歐根·馮·龐巴維克
原作品
Capital and Interest [2] 
譯    者
何崑曾 / 高德超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
2010年12月1日
開    本
32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100071673,7100071674
叢書系列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經濟 [2] 

資本與利息作者簡介

作者:(奧地利)龐巴維克 譯者:何昆曾 高德超

資本與利息內容簡介

為此,我們從1981年着手分輯刊行,至2010年已先後分十一輯印行名著460種。現繼續編印第十二輯。到2011年底出版至500種。今後在積累單本著作的基礎上仍將陸續以名著版印行。希望海內外讀書界、著譯界給我們批評、建議,幫助我們把這套叢書出得更好。

資本與利息目錄

緒言利息問題1
各種資本不必所有者個人的努力,便會有經常不斷的收入
解釋的情形
理論問題必須與社會和政治問題分開。兩者的特點 [1] 
混淆了兩者的危險。它的一般的影響
我們的工作是在寫一本理論問題的批評史
基本定義。資本是“被生產出來的生利手段的集合體
國家資本與個人資本的區別
總利息與純利息的區別
自然利息與契約(放款)利息的區別
利息與企業家利潤不同
本書範圍只限於利息本身的問題
第一編 利息問題的發展
第一章 古代與中世紀對於利息的反對13
放款利息或重利盤剝,顯然是不勞而獲的收入,人們討論放款利息比討論自然利息早得多,自然利息總要有勞動。而且是起因於勞動
第一期——貧乏時期直到十八世紀——主要是反對重利者與維護重利者之間的鬥爭
在工業未發達的各階段中都厭惡利息
哲學家的反對者
亞里士多德的理論,貨幣不會生殖
那時這一問題只是理論的,利息被認為是已存的制度
基督教的反動;教會對俗界立法的勝利;禁止利息
利息問題以前是以神學眼光去研討的,直至十二世紀,才開始從神法、人法與自然法的觀點來討論
解釋——禁止利息對於工業的壓力,及合理辯護的必要
這時期的理論:
(1)貨幣不能生殖
(2)貨幣的可消費性(亞揆納士)
(3)效用隨資本而轉移
(4)出賣時間,時間是人人的共有物
對於個人運用資本而獲得的利潤並不禁止
第二章從十六世紀至十八世紀對於利息的擁護25
十三世紀是禁止利息的極盛時代
與實際生活的衝突。禁令的直接例外;逃避禁令。“interesse對於學説的影響。改革家對於“寄生利潤”的妥協
直接對禁令的反對
加爾文駁斥理性的論點,但並非無條件准許取利息
莫林那厄士。他的學者的觀點與對宗教法典派理論的批評。他的結論和讓步在十六世紀只有加爾文與莫林那厄士兩人擁護利息
比梭羅是莫林那厄士一個最能幹的信徒
培根認為利息是經濟生活上的必需,但只是寬容它
十七世紀學説上有很大的發展,特別在商業發達的尼德蘭。葛勞秀士在理論上斥責利息
……
第三章 社閣的結實學説
第四章 亞當斯密與這個問題的發展
第二編 生產力學説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