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賀月蓮

鎖定
賀月蓮,女 ,湖南師範大學外語系本科畢業,高中英語特級教師,現任教於株洲市第二中學高二年級,擔任1105班班主任。199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中文名
賀月蓮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湖南師範大學
性    別

賀月蓮成就及榮譽

2011年,湖南省黨員代表會代表
2010年,株洲市第二中學優秀班主任
2009年,株洲市第二中學優秀班主任
2008年,株洲市第二中學優秀班主任
2007年 株洲市“勞動模範”;
2006年 賀月蓮老師被評為湖南省特級教師
2006年 湖南省評為首屆“芙蓉王 ·園丁獎”;
2005年 獲得“聯誠杯株洲十大傑出青年”提名獎;
2004年 “全國師德先進個人”;
2004年 被評為株洲市首批骨幹教師;
2003年 被評為株洲市“三八紅旗手”;
2001年 被評為株洲市“百崗明星”;
2000年 被株洲市教委記“三等功”一次;
1999年 被評為株洲市“優秀教師”;
1998年 被評為株洲市“優秀教師”;
1997年 被評為株洲市“優秀黨員”;
1994年 被評為株洲市“優秀教育工作者”,擔任高中班主任二十年,年年被學校評為“優秀班主任”。

賀月蓮個人履歷

1992年調入株洲市二中以來,賀月蓮老師長期擔任班主任工作。十八年如一日,嘔心瀝血為教育事業奉獻出了一片赤誠,取得了非常顯著的工作業績。
1996屆賀月蓮老師所帶的班級,英語平均分為114.96分,高出市平均分22.35分,高出省平均分29.05分。擔任班主任的170班,56人蔘加高考,一次性本科上線39人,本科上線率近70%,其中殷玲同學獲市區理科第一名。
1999屆所帶的兩個班級,高考英語平均成績分別為101、102分,位於全校首位。擔任班主任的班,60人蔘加高考,一次性本科上線36人,其中許岑珂同學獲全省高考理科狀元。
2002屆所帶的996班,高考平均分510.98分。所帶兩個班的高考英語平均分為105.13分和100.80分,位於全校第一。
2002年,在全國中學英語能力競賽中,所帶3個班的學生有36人獲獎,佔全市獲同類獎總數的13%。在2004年全國中學英語能力競賽中,所帶班級又大獲全勝,其中楊茜同學獲全國一等獎。
2005屆所帶的G0214班,61人蔘加高考一次性本科上線55人,本科上線率為90.2%,其中38人考上重點本科,所帶兩個班的高考英語平均分為116.2,名列全校第一。
2008年高考所帶班級G0510班62人蔘考,一次性上本科人數為38人。所帶兩個班的英語平均分為109.95和118.65分,其中羅元同學以141分位於全校第一。劉江瑾同學獲得地區狀元被清華大學錄取。
現如今帶的這一屆已步入高三階段,所帶的G0804班全體學生9科科目在這次全省學業水平考試中100%合格。班平均分為859.8分,所帶兩個班的英語100%合格。
(一)
多年來賀月蓮老師一直以對事業的赤膽忠誠和對學生的無私奉獻強烈地感染着她的學生。
賀月蓮 賀月蓮
1998年,她在台灣的伯父病重,需要她去台灣護理,可是這一班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怎麼辦?面對60雙期盼的眼睛,她頂住各方壓力,説服伯父回大陸治療。知道事情原委後,學生及其家長無不為之震撼,由此產生的一種無形的教育力在班上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凝聚力,最終高考不僅近70%的學生一次性考取了本科,而且還產生了株洲市自恢復高考以來唯一的省理科狀元。1996屆有一名男生,因父母感情不合,這個男生承受不住壓力,幾度輕生。她瞭解情況後,十餘次家訪,最終感化家長,最後,不僅把這位學生送入了重點大學的校園,而且挽救了一個瀕臨崩潰的家庭,這件事在學生的所住居委會一時傳為美談。
2002年上半年,她到醫院檢查發現身上長了一個鴨蛋大的瘤子,醫生建議住院開刀,面對即將要參加高考的學生,賀老師猶豫了,她心裏掛念着那幫放不下的孩子。於是,她説服醫生給她進行保守療法,一邊打點滴,一邊堅持上課,直到把學生送進高考考場。
去年她因病要住院動手術,為了不影響正常教學,賀老師特地利用“十一”長假,加上運動會三天這本該休息的時間住院治療。在此期間,班上全體學生憑藉巨大的凝聚力,即使是她不在的情況下,全班也秩序井然。動手術的那一天,所有的學生都紛紛來到醫院看望她,還帶來了同學們自己親手製作的千紙鶴,把“優秀方塊隊”錦旗及當天獲得的獎牌獻給她,給了她一份巨大的驚喜,也帶來了心靈上的安慰,這一切,在場的醫務人員看在眼裏,無不為之感動。主治醫師孫曼莉主任説:“賀老師,您當老師,值!”
這一次,我帶的是文科班,全班有39名女生,只有8名男生,可這次校運動會,我們班在年級16個班中取得了團體總分第二名的好成績,不得不説這是一個奇蹟。
她的付出得到了更深層次的回報,每年的教師節、春節來自世界各地的問候絡繹不絕,這個時候是她最為感動、最為安慰、最為幸福的時刻,更堅定了她所從事的這份事業的信心和決心。
(二)
教育就是心靈的喚醒。要喚醒學生的心,就要盡力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體貼學生在實際生活和成長中的煩惱。因此,在工作中,賀月蓮老師儘可能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尤其對後進生更加如此。1996屆有一名楊宇同學不僅學習成績很差,而且在家經常逆反父母。面對這個學生,她連續幾次家訪,找出了問題的癥結,對症下藥。這個學生在高三上期終於開始轉變,通過一年的努力,1996年考上了全國一所重點大學(目前該生在美國加州大學攻讀博士已畢業)。事後該同學流着淚對她説:“賀老師,是您的愛心喚醒了我,讓我看到了希望”。
2003年“非典”期間,一位男生不小心摔傷了頭,當她接到電話後,拿着錢一路小跑到附近的傷科醫院,看到自己的學生頭上劃破那麼長的口子,賀老師當時心痛得直流眼淚,“非典”期間不安全,她隨即把陪同來的幾個男生打發回學校休息,自己則一個人陪着那位男生去清洗傷口、縫針、上藥、包紮、打針,值班醫生還以為她是學生的母親。這個學期來自茶陵農村的李喜歡同學特遇橫禍,在南方打工的父親遭車禍死亡,家裏三個小孩讀書就靠他父親打工來維持,他父親的突然離去,這位男生面臨輟學的困境,這時賀老師用母愛的情懷安慰他,請求學校減免他今後的學費和生活費用,還親自帶頭髮動全班同學為他捐款,並把他母親安排在學校附近打工,母子倆能互相關照,賀老師就這樣陪他的學生度過最痛苦的時期,全心全意為他的學生解決後顧之憂。
(三)
賀月蓮老師雖然教學任務十分繁重,但依然克服種種困難,堅持攻讀教育學碩士學位。她總在想,時代呼喚精品教育,學生呼喚教育藝術家。作為一名教師要擁有對相關學科的“大視野”,才能在教育過程中避免説教,這樣培養的學生就不是一台會考試的機器人,而是一個追求真善美的人。基於這種思考,她在所帶的每屆學生的第一個學期的第一堂課,總是把“怎樣做一個真正的人”的命題帶給每個學生思考。經過充分討論,“做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做一個誠實可信的人”,“做一個孝敬父母的人”,“做一個酷愛讀書的人”等等答案便慢慢成為了每個學生的共識和理念,她經常告誡自己的學生“先成人,後成才,不成人,寧無才”。
有一次在公共汽車上,她的幾個坐着的學生面對一位站着的孕婦在談笑風生。賀老師沒有馬上批評這幾位學生,而是不動聲色的把座位讓給這位孕婦。事後,她利用這件事,在班會上組織學生深入地進行討論,不僅使這幾位學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而且在班上也迅速形成了講文明講禮貌的氛圍。不久這個班還評為全市“優秀班集體”。
1999屆有一個男生高二下學期對本班的一女生着迷,女生的英語成績特好。賀老師做了一個大膽的嘗試,把他調到跟女生一起坐,條件是必須在一學期內把英語成績搞上去,不能影響女生的學習。男生從此對英語大感興趣,這時她覺得火候已到,及時和男生進行談心,“這個女同學成績優異,外語特別好,肯定能考上一個名牌大學,況且她人也長得漂亮,到時你因為分心,成績上不去,大學考不起,男兒不如女,你會覺得有可能嗎?”她的一席話説得這位男生始終不敢抬頭,但他就此警醒,奮起直追,終於以558的總分被一所重點大學錄取,這位男生原來在班上是倒數第三。
(四)
2002年下半年賀月蓮老師又接手了高一3個不同層次的英語教學班級,還擔任了一個班主任。這個班有67位同學,大部分學生來自縣區農村。農村學生來到市區,學習、生活會面臨許多意想不到的難題,這對她來説又是一個大的挑戰。
經過三年對工作的探索,該班的班風、學風又堪稱全校的楷模。2003年被評為株洲市先進班集體。縣區班的學生絕大部分的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要讓他們每個人從內心體會到:學校、班級就是“家”。她在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首先培養他們的自主管理意識,培養他們的獨立生活能力,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寄宿生管理制度。她經常是晚上很晚還在男生和女生宿舍裏穿梭,問寒問暖。春節期間跑遍了茶陵、攸縣大部分學生的家,獲得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贏得了廣大學生及家長的好評。醴陵的學生普遍存在學習不刻苦、成績差、紀律散漫的現象,尤其是男生。前年暑假她頂着高温酷暑到醴陵浦口開家長會,學生、家長、老師坐在一起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找到問題癥結,對症下藥,工作大有成效。
縣區班學生難得管理的是雙休日和節假日,她雙休日也幾乎是和同學們一起度過的,除了安排學習,還組織他們進圖書館、閲覽室,進行一些有意義的活動。比如:足球、籃球比賽;象棋、書法比賽;看一些有教育意義的影碟。前年中秋節把不回家的農村學生全部領回家一起過節。去年中秋節班上每個同學發個月餅,晚上又組織全班同學在學校食堂集體會餐,歡度佳節。同學們異常感動,紛紛舉杯致謝。真正做到了讓農村學生“進得來,穩得住,學得好”;真正做到了讓家長們放心、同學們開心、自己舒心;也達到了“無犯罪、無傷害、無出走、無早戀”這樣一個境界。
該同志熱心公務,顧全大局,無論是學校工作還是年級工作,她都能站在全局的角度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議。多年來,她積極參加學校的“青年教師傳幫帶”活動,並能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工作經驗傳授給年青人,幫助他們進步。經過她的傳幫帶,幾位年輕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已開始嶄露頭角。並根據自己的教育教學體會積極撰寫論文,送教下鄉,開設講座,幫助其它年輕老師進步,在株洲市教育局主辦的全地區高中英語繼續教育培訓中擔任主講,得到了與會老師的一致好評。
去年暑假及5月份以“我的教育人生”為主題,為全地區的初中英語老師和全市的高中英語老師作了兩場演講,引起了很大社會效應。
就在這種嘔心瀝血的奉獻中,她又默默地期待着明年高考的又一次大豐收!

賀月蓮學生評價

至情至性、亦師亦友的HoT(賀月蓮老師)
賀老師是我們高中的英語老師,出於親切,我們在課下都喊她Ho’T’(英語單詞發音),可別小看這個外號,這個外號對於她説是頗為恰當的。“Ho”是她自己對自己的稱謂,在湖南“賀”被髮作“Ho”,所以她每回提到自己就説“我Ho老師”,“T”代表特級教師。作為特級教師,HoT沒少受上上下下的愛戴。再者,用“hot”這個單詞來形容賀老師風風火火的性格也很恰當。
HoT註定要在我們的記憶裏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僅是因為她英語教的特別好,而且她還是一個至情至性的人,一個有“氣場”的人,一個辛勤為我們付出的人。
HoT雖不是我們的班主任,但她沒少對我們關愛,她曾説願意做我們的第二班主任。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她與我們學生之間,發生了許多巨有趣、超感人、很有愛的故事。且聽我一一道來。
故事之一:
那是2009年9月,正值我們學校要開運動會,HoT不知怎麼檢查出她腦袋有一顆腦瘤。這事可耽誤不得,要不然後果很嚴重。可誰知當時我們年級一位老師出去學習,英語老師人手很緊,HoT一走就沒人上課了。為了不耽誤我們的學習,HoT準備在我們開運動會的時候去做手術。那幾天,運動會開得是如火如荼,同學們在運動場上一展風姿。那次運動會的結果,我還記憶猶新,團體總分16班第一,HoT帶的4班第二,我們班第三。運動會結束的那天下午,許多同學一起去看HoT,4班同學還帶上了她們獲得的獎牌獎狀,祝她早日康復。HoT為了我們,也是為了學校其她英老師減輕負擔,就提前出院了,趕回來為我們上課,這件事HoT敢於犧牲的精神很是讓我們感動,怎能不好好學英語呢?HoT事後回憶説:她的學生很是令她感動,往往不是老師感動學生,而是學生感動老師。的確,4班作為一個文科班,只有8個男生,這樣的成績實在是太不容易了,這也説明了一個道理,運動會出彩的不在於多少個個人項目第一,而在於班集體的齊心協力。
故事之二:
HoT是個大忙人,經常課後就不見人影,不是在忙這就是在忙那,經常不得不換課,但她沒少操心我們的英語。特別是到高三,HoT重點抓作文,到後來我們每週考一套英語卷子,這意味着HoT每週要幫我們改一次作文,兩個班加起來將近100份。由於作文有沒有固定答案,我們的水平參差不齊,改起來沒那麼容易。特別是有時我們老範低級錯誤,什麼“Christmas”拼不對拉,人稱問題……幾次我們都要把她氣瘋了,HoT一走進教室就開罵“王**啊,來咯,把her跟我寫100遍”“劉*……”。
其實,有時候不是我們不知道,就是寫快了點,就出現大片大片錯誤,而且老範老忘。弄得我們考完後總是膽戰心驚,心裏想着又完了!現在想想也的確不應該,重視每一次錯誤,下次不再犯了也不是個難事。每每聽到HoT説,我昨天改了一晚上,又帶回去改到12點,心裏頗是慚愧,HoT為我們付出了那麼多,我們怎麼就不心存感激地想想那什麼回報HoT呢?難道只有成績?
故事之三:
HoT是特級教師,教學是非同反響,不過她可沒有大學教授的“範兒”,誰都不敢在她的課上睡覺,要是被她發現,她就直接去罵吳T。在她的課上必須高度集中注意力,一次她讓我們在屏幕上看範文,一邊大聲讀出來,我還在一邊樂呵呵地欣賞着,沒特留意。誰知,2分鐘後,HoT把屏幕翻到下一頁,突然點名讓同學背,我們心裏沒點準備,根本不記得,此時,腎上腺激素迅速大量分泌,心跳加快,我們生怕喊到自己。不過,終究有人是會背的嘛,不會背的人就只好“束手就擒”,等待老師的訓導。這讓我形成了條件反射,每當屏幕上打出一段話、或是一篇作文就高度集中注意力,記下來,這確實對我們有些幫助,更讓我們明白課堂必須高效率,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除了上面那種情況,我們的英語課還是比較快樂的,至少我們不會僅僅讀書上的課文。HoT即使不顧教學進度,也會讓我們看看與課文相關的一些圖片,在圖片中學習一些單詞,什麼運動項目啦,各種各樣的花啦,其實大抵不記得了,但回想這個過程還是很輕鬆、快樂。除此之外,HoT要我們以小組為單位講過課,排過短英語劇,雖然過程有些繁瑣,也引起一些同學的抱怨,但看着同學們精心的表演,我們其樂融融,笑着樂着,HoT也很滿意!
故事之四:
HoT的“氣場”是出了名的,往那一站便有一種霸氣的感覺,我們説就是校長站在他身旁,也會覺得矮了一截。就因為此,在學校排球賽決賽時,我們班還特地請HoT觀戰,以增加我們班的“氣場”,那場排球賽由譚帥首發,可開局不利連失幾球,引起了我們小小的騷動,忽然間HoT發話了,“穩住啊”,HoT的話就是有氣場,等她一説完,我們班就有贏球了。HoT就是這樣神,説話也一樣,在高考考前指導那堂課,HoT為鼓勵我們説:“我的學生向來都是考得最好,你們要有信心。”的確很有效果,説完我們就信心十足了!

賀月蓮個人作品

注:賀月蓮老師在2010年暑假參加教育局組織的活動,進行了美國之旅。
鍾愛於拍照,我便用相機記錄我的美國之行
鏡頭一
我提早於行程兩個小時起牀,為的便是呼吸呼吸美國的新鮮空氣,一亨獨自在洛杉磯大街上漫步的閒情。可也有起得比我早的老美,在家門前擦擦自己的車,收拾收拾比房子還大的院子,還有的會給離家不遠的馬路旁的小樹澆澆水。鑑於我還未與美國人合影的經歷,我便向一位正在院子裏忙活着把毯子收起來的中年老美走去,我有禮貌性地與他道早上好,他也大方的迴應,很是熱情。在聊得很開心的時候,我向他提出了我的小小請求,與他合影。他只説了兩個單詞:No photos
感受:老美的熱衷於自己動手,很少去洗車房之類的地方,他們認為:“既然自己能辦到,為何不自己動手?”這也與我在飛機場屢次見到幾歲大的小屁孩跟在父母身後拉着跟自己差不多大的行李箱屁顛屁顛地走的現象相吻合。同時這也是老美從小鍛鍊兒子的獨立意識,自強能力的方式之一。
其次,老美十分熱愛自然,幾乎每一棟房子都有獨立的後院,而在我見到的後院中每一座都是經過精心照料的。學生們寧願坐在陽光遍佈的草地上寫作業,也不願在空調房中閒待著。並且美國法律也給了人民充分熱愛自然的理由:植樹得獎,砍樹受罰。這也就不難解釋那些拿着水管向馬路旁的樹木澆水的現象了。
再次,美國人的直接是我深刻感受到的。我與那位街上的陌生人聊得己不亦樂乎,彷彿是幾十年的老友似的,可我小小的請求還是被拒絕了,毫無保留的。他回答的語氣很堅定,語速平緩,直截了當地告訴了我他的想法:我不想拍照,所以“No”這若是在中國,恐怕很難被拒絕,因為中國人的婉轉與謙讓,讓中國人很多時候會隱藏自己的想法來委屈自己與人拍照,但最終又可能回想後心生疑惑甚至大動肝火。所以,老美會想,這又何必呢,不想拍就告訴你,No就是No。
鏡頭二:
游泳池旁的張老師熟練地從包裏掏出一包煙與一把打火機,再熟練地遞給旁邊躺椅上的黑人,問“Smoke?”黑人點了點頭,接過煙,卻對張老師幫忙點火的動作擺了擺手,説:“Not here ”。説完把煙放進了口袋裏。
感受:
我們到的洛杉磯、華盛頓、紐約的旅館都是配有游泳池的,這並不是因為我們的旅館很高級,而是美國人注意他們的休閒活動。美國人在工作外的時間幾乎是不談工作內的事的,甚至連手機都不願開,因為工作外的時間對他們來説是私人的,是用於放鬆與娛樂的。很早便聽説美國人等發達國家火車票可以比飛機票貴上幾十倍,原本還不信,後來我才瞭解他們認為火車是一種很好的享受旅途中風景的方式,是一種用於休閒的交通工具,價格也自然高於飛機票價。
在公共場所裏吸煙在大多數國家中都被視為不文明的行為。老黑之所以接過煙是謝謝張老師的好意,而拒絕在公共場所裏吸煙則是老黑素質的體現了。在中國,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在公交車上,在計程車上,在電影院裏,在公園裏,在電梯甚至是在醫院裏大搖大擺地吸煙,完全不顧他人的感受與旁邊的警示語。這樣的對比是讓人心痛而慚愧的,而這也是許許多多國家亟待改正、提高的地方。
後記:其實這篇文章也用了美國式寫法。中國人講究欲楊先抑,將最精彩的內容放在最後寫出,而美國人則會開頭把重點講出來,後面的內容漸漸地縮減下來。這也算是我寫“鏡頭一”長過“鏡頭二”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