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費米佯謬

鎖定
在邁克爾·懷特《地外文明探秘》一書中,“費米佯謬”一詞僅在序言中出現過一次,並被稱為“與中世紀教皇浮誇相差無幾的狂妄話語”。儘管作者對其頗為不忿,但有意思的是,書中所涉及大部分內容,火星生命、生命起源問題、德雷克方程、SETI計劃(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縮寫,尋找地外文明)、地外行星以及超空間旅行的設想,卻都跟解答費米的提問息息相關——這本身也算帶有一點“佯謬”色彩。
中文名
費米佯謬
詞    性
名詞
來    源
《地外文明探秘》
性    質
狂妄話語

目錄

費米佯謬基本簡介

費米佯謬 費米佯謬
據一項最新的數學演算的結果,外星人造訪地球可能還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1950年,諾貝爾獎得主恩里科·費米提出了這個最著名的問題:“外星人在哪裏?”他與物理學界的同行們討論了這樣提問的原因,如果宇宙中充滿生命,為什麼沒有一個人看到過外星人文明的任何跡象。
現在,數學家認為他能給出“費米佯謬”的答案。拉斯穆斯·布喬克來自哥本哈根的內爾斯·波爾研究所,他進行了如下推算:假如8顆以十分之一的光速飛行的探測器,每一顆都有能力發射8顆小探測器,那麼,它們要探測包括4萬顆恆星的宇宙空間,將花費大約10萬年的時間。當他按照這個比例將探索範圍增加到我們所在的星系中的26萬個這種可居住的地帶,那麼,探測器花費近100億年(也就是四分之三的宇宙年齡)才僅僅探測了其中星體的0.4%。

費米佯謬評價

《新科學家》雜誌報道説,“關於“費米佯謬”,布喬克給出的答案是:外星人還沒與我們接觸是因為它們還沒有時間發現我們。布喬克説,如果只搜索那些能居住的行星,尋找外星人的工作將會更有效。關於通過射電望遠鏡尋找外星人的做法,他也保持着“謹慎的樂觀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