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費爾氏馬先蒿祁連亞種(新亞種)

鎖定
費爾氏馬先蒿祁連亞種(新亞種)是玄蔘科馬先蒿屬植物。
中文學名
費爾氏馬先蒿祁連亞種(新亞種)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管狀花目
玄蔘科
馬先蒿屬
短葉羣
亞    羣
短葉亞羣
弱小系

目錄

費爾氏馬先蒿祁連亞種(新亞種)物種簡介

費爾氏馬先蒿祁連亞種(新亞種) [1] 
Pedicularis pheulpini Bonati subsp. chilienensis Tsoong, subsp. nov., in Addenda, 416. ——P. heydei auct. non Prain: Maxim. in. Herb. Liningrad. [1] 
這一亞種高5-15釐米,葉的外形與前一亞種相同,但裂片數目較少,僅7-14枚,下唇較大,寬達10毫米,長約7毫米。花期7-8月。 [1] 
產我國青海東北部(祁連縣),生於雲杉林中水濕處,亦生高山草甸多水處及山谷溪旁濕潤處。 [1] 
這一亞種無疑就是麥克齊莫維奇氏所稱為P. heydei Prain的青海植物了。產西喜馬拉雅的那一種,在外形上是極其與這一種相近的,但是下辱的形狀似乎有所不同。不過據我們在邱園所作的解剖,那一種的下唇形狀也有相當大的變異,到底這種變異的範圍如何,是否能把P. pheulpini包括進去,則因所見材料不足,難於確定,所以現在暫時作如上的安排,以留待以後作最後的裁決;再這兩種的分佈連續與否,也將在這一問題上起重要的作用。 [1] 
費爾氏馬先蒿祁連亞種(新亞種)2 費爾氏馬先蒿祁連亞種(新亞種)2
費爾氏馬先蒿祁連亞種(新亞種)1 費爾氏馬先蒿祁連亞種(新亞種)1

費爾氏馬先蒿祁連亞種(新亞種)附錄

根一年生。花莖單條,圓筒形,多長毛,直立,高10-20釐米。下部之葉有柄,多數,10-20枚,輪生,葉片長約2釐米,羽狀開裂,裂片16-20枚,無毛,圓形,全緣;葉柄有緣毛,長1釐米,莖葉對生,葉柄有綿毛,上部者無柄,基部亞心臟形,披針形鋭頭,羽狀全裂,裂片鈍頭而全緣,無毛或幾無毛(葉片長1-2釐米,裂片16-20枚,長1-3毫米)。花序穗狀少花,基部有間歇,端反曲。苞片掌狀開裂,基部楔形,上部者3淺裂,基部與緣均有緣毛。下部之花有梗(梗長2毫米),上部之花無梗;萼長約7毫米,卵圓狀圓筒形,主脈5條,其中4條粗凸,伸入後方萼齒的1條與5條次脈同等粗細,沿通入後側方兩枚萼齒的粗主脈略有斜出短支脈,齒5枚,後方1枚很細小,針形,其餘4枚兩大兩小,後側方兩枚幾大一倍,多少狹卵形,有反捲之齒,沿邊有極長的白毛;花冠紅紫色,盔色較深,管約與萼等長,下唇稍短於盔,寬約4毫米,長約5毫米,側裂斜橢圓形,寬3毫米,長僅2毫米,中裂完全伸出於前方,寬三角狀卵形,端稍作兜狀而尖(如攤平舒展則破裂成一缺口),寬2.8毫米,長2.3毫米,基部寬楔形,從其兩旁有兩條很高的褶襞通向花喉,盔直立部分前緣約高2毫米,無耳狀凸起,從背縫線的基部至頂高約4毫米,約以直角向前轉折為長3.6毫米的含有雄蕊的部分,前額很高凸,前方突然細縮成為指向前下方的伸直的喙,長約5毫米;雄蕊花絲無毛;柱頭伸出。
為我國特有種,產四川西部(巴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