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費爾南多—迪諾羅尼亞

鎖定
費爾南多—迪諾羅尼亞( Fernando de Noronha),巴西東北大西洋上的地區。包括主島費爾南多—迪諾羅尼亞島(長18公里、寬6.5公里)及附近20個小島,面積共26平方公里。人口1,279(1980)。1942年9月設立,析伯南布哥州的羣島置,正式首都是費爾南多-迪諾羅尼亞島,只有一座市鎮即雷梅迪烏斯(Vila dos Remedios)。
中文名
費爾南多—迪諾羅尼亞 [1] 
外文名
Fernando de Noronha
面    積
26 km²
人口數量
1,279(1980)

目錄

費爾南多—迪諾羅尼亞簡介

費爾南多—迪諾羅尼亞 費爾南多—迪諾羅尼亞
費爾南多—迪諾羅尼亞首府雷梅迪奧斯。主島西南距累西腓550公里,西距聖羅克角362公里。屬火山島。島上有鳥糞層。1504年葡萄牙人到達。十八世紀為犯人充軍地。1942年設地區,屬陸軍部管轄。1957—1962年美國在此建有導彈追蹤站。土地肥沃,出產玉米、甘蔗、蓖麻、海鹽和鳥糞。有飛機場。

費爾南多—迪諾羅尼亞發現

1503年8月,航海家阿麥裏克·瓦斯普西奧在葡萄牙貴族費爾南多·迪諾羅尼亞的資助下在巴西東北部附近海域發現了一個羣島,並將它定名為費爾南多—迪諾羅尼亞,阿麥裏克在登上此島後發出了這樣一個感嘆:“天堂在這裏”500多年過去了,費爾南多—迪諾羅尼亞依然保持着阿麥裏克所封的稱號,並被《世界遺產名錄》列為自然遺產地,巴西人和外國遊客嚮往的旅遊聖地。遊客登島必須繳納環境保護税。

費爾南多—迪諾羅尼亞景區

費爾南多—迪諾羅尼亞 費爾南多—迪諾羅尼亞
費爾南多—迪諾羅尼亞可稱是巴西最美麗和保護得最完美的景區。它離巴西本土545公里,是從4000米大西洋外海長出來的一組羣島。羣島主島面積18.4平方公里,佔羣島總面積的91%。主要由20個小島組成。全島有16個海灘,海水清澈透明,能見度達40米深。 費爾南多—迪諾羅尼亞島有着金黃色的沙灘,碧藍色海水的羣島,此外海島周圍的海洋動物種類繁多,有15種珊瑚、海綿、海澡、海龜海豚鯊魚。使費爾南多-迪諾羅尼亞出名的,是西南部的海豚灣。這是人類所知的唯一的一個有長嘴海豚定期造訪的海灣。
巴西政府環保部門為保護費爾南多—迪諾羅尼亞島的原始海岸景觀及海洋生態系統,於1988年將其列為國家海濱公園,現在70%的羣島由巴西環境保護局(IBAMA)負責監管。巴西環保局工作人員在羣島上研究島上候鳥、鯊魚、海龜、螃蟹及海豚的生活與繁殖習性。荷蘭人、法國人與葡萄牙人曾經為爭取此羣島而發生過激烈的交戰,因費爾南多—迪諾羅尼亞島遠離大陸,所以該島曾經被作為普通囚犯與政治囚犯的關押地。

費爾南多—迪諾羅尼亞氣候

費爾南多—迪諾羅尼亞島屬於熱帶氣候,它曾一連55年最熱時氣温只升到30℃,而最寒冷時温度也只降到18.6℃。羣島全年平均氣温為26攝氏度,羣島的旱雨兩季分明,旱季是8至1月,雨季為2至7月。徒步運動的最適宜季節為旱季,而潛水運動的最佳季節則為10月份的雨季,因為那時的海水更為清澈,水流更為平穩。羣島上比較適宜潛水的幾個海灣為:豬灣(Baía dos Porcos),潛水者可以在那裏盡情的與熱帶魚嬉戲;港船(Navio do Porto),那裏有一艘沉於1920年的希臘船,這艘船已成為了海底動植物棲息繁衍的場所,潛水者可看到種類繁多的海底動物。要體會衝浪刺激的遊客則需要等至1月與12月,因為那時的海浪較高,適於進行衝浪運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