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費爾南多

(聖王子)

鎖定
葡萄牙的費爾南多王子(Fernando;1402年9月29日-1443年6月5日),也被稱為“聖王子(Infante Santo)”。他是葡萄牙國王若昂一世與蘭開斯特的菲莉帕的的兒子,也是他們被稱為“傑出一代”的子女中最小的一個。 [1] 
中文名
費爾南多
外文名
Fernando
出生日期
1402年9月29日
逝世日期
1443年6月5日
費爾南多是薩爾瓦特拉-德-馬戈斯鎮及其郊區的領主,擁有屬於王室的管轄權和贊助權,所有這些都是他的利益財產。他是在極度的關愛中長大的,因為起初他顯得格外虛弱和短命,但他的精神和品格卻同樣完美和有教養。他熱衷於宗教,但並不迷信極端。 [1] 
儘管他的收入低於他的哥哥們,但他還是把宗教活動剩餘的時間用於虔誠的工作、照顧他的家和他的家政人員的良好行為,以及用所有的法衣來充實他教堂的體面,並確保神事活動的隆重。 [1] 
若昂·羅德里格斯·德·塞凱拉去世後,他被任命為阿維斯教團的永久管理者和總督,教皇安日納四世於1434年發佈詔書,免除了他的職務,並對他進行了表彰。教皇命令卡馬多利斯騎士團的將軍、帕多瓦聖賈斯蒂納修道院院長、該王國的大使戈梅斯·費雷拉向他提供紅衣主教禮拜堂,但他出于謙卑拒絕了。 [1] 
在這種恬靜的生活中,他已經34歲了,但他內心對榮耀的渴望絲毫不減,也不覺得像他的哥哥們一樣在民兵中獲得一個光榮的稱號有什麼價值,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他曾試圖離開王國,在舅舅亨利四世的許諾下前往英國做客,但他知道他的哥哥恩裏克王子的奮鬥之心,於是他決定在丹吉爾城的上空前往非洲。恩裏克總是熱心地與他一起尋求偉大的事業,兩人決定一起越過丹吉爾城前往非洲,在得到哥哥國王杜阿爾特一世的允許後,他為遠征做好了準備。 [1] 
1437年8月22日,船隊在航海家恩裏克王子的指揮下離開里斯本港。當他們抵達丹吉爾並準備好軍隊時,摩爾人在非斯、貝萊斯、塔比洛特和摩洛哥國王的幫助下發起了猛烈的進攻,儘管他們起初奮力抵抗,但眼看自己顯然有全軍覆沒的危險,他們被迫投降,將費爾南多王子留在了野蠻人的勢力範圍內,同年10月17日,他們帶着四名貴族和一些願意隨行的僕人憤怒地奪取了費爾南多王子。 [1] 
費爾南多先是被關在一座塔樓裏,在那裏呆了幾天,然後又被送到阿爾齊拉,在那裏的七個月裏,他遭受了磨坊主們的多次侮辱和謾罵。在這段時間結束時,丹吉爾領主扎拉·本扎拉看到葡萄牙遲遲不解決投降書和交出休達的問題,他認為這個俘虜是自己的,於是在5月底將他送到非斯,作為囚犯交給了當時最不人道、最野蠻的摩爾人拉扎拉克(Lazaraque)。 [1] 
費爾南多被關在一個裝滿鐐銬的狹窄地牢裏,挨餓受凍,被迫從事最卑賤的工作:清洗馬匹、清掃馬廄、在菜園裏挖菜,致使雙手痠痛生瘡等等。在被囚禁期間,他寫信給哥哥杜阿爾特一世,勸他不要放棄休達,因為這比他的生命更重要。這種嚴酷的囚禁,或者説殉難,持續了近六年,直到他去世。在他生命的最後15個月裏,他被關在alcaçar廁所旁邊的一間黑屋子裏,沒有人可以傾訴,也沒有人可以抱怨。 [1] 
當他的死訊傳開後,拉扎拉克讓人對屍體進行了防腐處理,為了更加蔑視和侮辱這個不幸的囚犯,他讓人把他赤身裸體地吊掛在城門邊的城牆垛口上,綁住他的雙腿,頭朝下,在那裏舉行遊戲和盛宴,以示勝利。四天後,他被裝入木棺,用鐵鏈吊在同一面牆上,在那裏停留了許多年,直到他的侄子、阿豐索五世國王時期才被帶回葡萄牙。儘管編年史家對他被運送的年份和方式沒有達成一致意見。費爾南多被安葬在里斯本的救世主修道院,從那裏被隆重地轉移到巴塔爾哈修道院,隨行的還有王國的主教和貴族,他被安葬在他父親若昂的小教堂裏,他的石墓和他的兄弟們的一樣。他有一個私人祭壇,每天都在那裏舉行彌撒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