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費彝民

鎖定
費彝民(1908年12月22日—1988年5月18日)筆名。策人。中國著名新聞工作者。
1925年畢業於北京高等法文學堂。1930年進天津《大公報》工作,翌年九一八事變時,擔任《大公報》駐瀋陽通訊員,對日本侵佔瀋陽的經過作了及時報道。1932年春任國際聯盟李頓調查團法文翻譯。抗日戰爭期間,為保管大公報館的資財留滬,先後為“孤島”時期抗日報紙《文匯報》《譯報》《中美日報》撰寫社評。抗日戰爭勝利後,擔任上海版《大公報》副經理兼社評委員,兼任上海民治新聞專科學校、廣州嶺南大學董事。1948年香港《大公報》復刊後任經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 [2] 
中文名
費彝民
別    名
執中、夷明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籍    貫
執中、夷明
出生日期
1908年12月22日
逝世日期
1988年5月18日
畢業院校
北京高等法文學堂
職    業
新聞工作者
主要成就
對香港新聞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費彝民人物生平

1908年12月22日費彝民生於上海。筆名執中、夷明等。1925年畢業於北京高等法文學堂,曾任校學生會主席,積極參加五卅愛國運動。畢業後,依靠自學完成法國函修學校學業。1930年進入天津 《大公報》工作,曾撰寫 《產業救國及其方案》 等長篇評論。
1931年 “九一八” 事變時,任 《大公報》 駐瀋陽通訊員,對日本侵佔瀋陽的經過作過及時報道。後去北平,為日內瓦國際聯盟派來中國的李頓調查團擔任法文翻譯。曾連續在報上發表 《航空救國》 等文,支持全國航空救國募捐運動。1932年起,任天津《大公報》 文書課和經濟課主任。一度出任報社總稽核。1937年 “八一三” 淞滬抗戰時,任 《大公報》上海分館社評委員,積極發表評論,支持中國軍隊的抵抗行動。後留居上海,保管 《大公報》 館資財。1938年1月,任上海 《文匯報》 評論委員,為 “孤島” 時期的 《文匯報》 和 《正言報》、《譯報》、《申報》、《中美日報》 等撰寫社評。
抗戰勝利後,1945年以 《大公報》 特派員身份赴台北參加日本投降典禮,並發表 《台灣巡禮》、《台南印象》 等長篇報告。同年11月任上海 《大公報》 副經理兼社評委員。1948年3月15日香港 《大公報》 正式復刊,調任該報經理。1949年一度兼任上海 《大公報》 經理。1952年起,長期擔任香港 《大公報》 社長。此外,曾任上海新聞學院、上海民治新聞專科學校、廣州嶺南大學等校董事。 [1] 
新中國成立後,除擔任香港《大公報》社長外,兼任中南軍政委員會文教委員會委員,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第三屆副主席,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廣州暨南大學副董事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第七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第二、第三、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等職。在此期間,發表過許多有重要參考價值的文章,如《產業救國及其方案》《航空救國》等,並曾幫助華羅庚、侯寶璋馬師曾、紅線女、馬連良、俞振飛、容國團、姜永寧等學者、藝術家、運動員返回內地。 [3] 
1982年3月12日,費彝民接受法國政府授予的法國 “騎士榮譽勳章”,因此有 “新聞騎士” 之稱。1988年5月18日在香港病逝。費彝民一生從事新聞工作58年,主持香港《大公報》 工作40年,對香港新聞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1] 

費彝民人物貢獻

一九八二年,鄧小平會見《大公報》社長費彝民。(大公報) 一九八二年,鄧小平會見《大公報》社長費彝民。(大公報)
為《大公報》服務近一甲子、執掌香港版四十年的費彝民,將畢生精力奉獻給了這份報紙。他曾説過,自己人生幸遇三位導師:張季鸞教他做記者、愛祖國;胡政之教他辦報紙、管全局;周恩來教他為國家辦事,為人民服務。他“決心拋棄一切,撕毀出國留學護照,誓言投身報業,當一輩子新聞記者。”擔任大公報社長之後,費彝民依舊經常拍發新聞專電,撰寫文章。
1987年5月14日,《大公報》出版第三萬號時,在頭版發表了社長費彝民寫的《一萬號到三萬號》,追述了60年來續辦《大公報》的經歷,也充滿深情地回顧了他與《大公報》的深厚情緣。這堪稱是一部《大公報》的“簡史”,亦是費彝民個人的一份“簡歷”。從一萬號到三萬號,他與《大公報》共同走過了近六十年的風雨歷程。 [4] 

費彝民執掌大公 奉獻畢生

1925年,17歲的費彝民剛剛從北京高等法文學堂畢業,進入隴海鐵路總公所工作,與張季鸞相識。次年,張季鸞與吳鼎昌、胡政之籌備“新記大公報”,便馳書邀費彝民赴天津工作。而費彝民因父母在堂,且原職務難辭而婉卻。
但費彝民是《大公報》的忠實讀者。1930年他調職瀋陽,便由張季鸞聘為《大公報》駐遼寧通信記者。受胡、張二公“文人辦報,辦報救國”思想影響,他“決心拋棄一切,撕毀出國留學護照,誓言投身報業,當一輩子新聞記者。”他也以實際行動,踐行了這一誓言。
1931年5月22日,《大公報》隆重地慶祝出版一萬號,冠蓋雲集,創下中國報業史的空前盛況。費彝民也提前寫了一篇《談大公報的使命》寄到報館,發表在22日當天第十五版頭條。
費彝民認為:“大公報館可以説是一部分讀者的一個大規模的、廣義的函授學校,主筆先生便是大教師,報紙便是課本”。因此,《大公報》有“訓導社會的使命”,特別是三點:介紹公民常識,鼓吹社會上有價值的行為或功績,對事關國是的重大問題做系統的討論研究。可以説,費彝民後來執掌《大公報》的新聞工作思想,也發軔於此。 [4] 

費彝民百折不撓 反抗日寇

《大公報》在港復刊25週年酒會員工合影。(大公報) 《大公報》在港復刊25週年酒會員工合影。(大公報)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費彝民擠上一輛難民火車,才得以返回天津,正式加入《大公報》。不料,旋即又趕上了天津事變。日軍封鎖租界,當時在旭街出版的《大公報》,無法運出。
在此次緊急事件的處置過程中,費彝民的才幹得到充分展現。面對封鎖,《大公報》報館沒有絲毫消極等待。胡政之和費彝民馬上動身到法租界,多方奔走尋找新館址,連夜辦好了租房、登記等一切手續。張季鸞在日租界內指揮全館員工通宵拆卸機器、字架,到新館址重新安裝,連夜編排。第二天《大公報》照常出版,運往全國各地。
費彝民後來説:“這是大公報第一次以百折不撓的精神為抗日而做出的艱苦奮鬥,在全國讀者面前,表現了大公報同仁頑強不屈的戰鬥精神,和大家愛國愛報的英勇氣概。”
1936年4月,鑑於華北局勢危急,《大公報》提前部署,創辦上海版。費彝民被調至滬館工作。1937年12月,上海《大公報》停刊,費彝民留守孤島,其間曾擔任《文匯報》主筆、法國哈瓦斯通訊社(法新社前身)中文部主任。1945年6月18日,上海日本憲兵隊逮捕了為《文匯報》工作的費彝民等5人,後經營救獲釋,前往重慶《大公報》,直到抗戰勝利後返滬。
費彝民的組織與管理才能,得到了胡政之的充分信任。1948年3月,胡政之率費彝民、李俠文等人赴港籌備復刊《大公報》港版。費彝民任港館經理,擔負實際責任。
3月15日,香港《大公報》正式復刊。復刊號報頭下印有“第15934號,督印人費彝民”。復刊一個多月,胡政之病逝。1952年,費彝民擔任香港大公報社長,直到1988年辭世。 [4] 

費彝民牽線搭橋 為國奔波

1956年,周恩來在北京會見《大公報》社長費彝民(右)及中華 1956年,周恩來在北京會見《大公報》社長費彝民(右)及中華
擔任大公報社長之後,儘管報館內外事務繁重,但費彝民依舊經常拍發新聞專電,撰寫文章。《大公報》是向國際社會介紹新中國的重要輿論窗口,而費彝民亦是一位溝通海峽兩岸、國內國際的“超級聯繫人”。
1963年,香港上演了一次近代京劇史上史詩級的會面。已定居台灣的“冬皇”孟小冬,與來自北京的馬連良、張君秋等人,在闊別十幾年後首次重逢,而地點,就是大公報社長費彝民的會客室。正是費彝民的牽線搭橋,讓孟小冬答應回港觀看了馬連良等人的演出,並暢敍友情。
很多難於蜀道的事,到了費彝民手中,似乎都變得遊刃有餘。《大公報》同仁讚譽他是“處理對外關係的第一流人選”(唐振常語),就連一些對立人士,也佩服他是“統戰高手”。
華人女作家韓素音曾對新中國抱有偏見,費彝民卻成功説動她1956年回國。韓素音首次見到周恩來就被其人格魅力折服,以後回國與周恩來見面前後多達8次。
至於費彝民本人,與周恩來見面就更多了。他曾説“周恩來總理一生為公,鞠躬盡瘁,我先後蒙他接見五十多次……”1958年,有一次在中南海西花廳,“談到大公報的時候,總理説:我們肯定大公報三點:一、大公報是一貫愛國的;二、你們是堅決抗日的;三、你們培養了不少有用的新聞人才,併為黨和國家所用。”
費彝民説:“以我個人而言,過去六十年先後受張季鸞、胡政之兩位前輩的訓導:張公教我如何做記者、愛祖國。胡公教我如何辦報紙、管全局。全國解放後,又蒙周恩來總理教我如何為國家辦事,為人民服務。” [4] 

費彝民推動交流 不遺餘力

費彝民一生都忠於自己摯愛的《大公報》事業。圖為費彝民手跡。(大公報)
改革開放之後,費彝民依舊奔走於香港與內地,為港商投資內地、香港迴歸、文化交流等,作了大量工作。
1982年6月15日,鄧小平會見費彝民等港澳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時,首次正式通報:“到1997年必須收回香港主權……但對香港仍要繼續維持自由港、貿易金融中心不變。”1985年,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成立,費彝民出任副主任委員。
1982年3月,法國駐港總領事代表法國政府授予費彝民榮譽騎士勳章,並稱贊他:“生活本身處於永恆的變化之中,關鍵是能夠忠於自己,忠於自己的親人,忠於自己的祖國,而費先生正是這樣的人。”如果還要加上一句的話,那就是,費彝民始終忠於自己摯愛的《大公報》事業。 [4] 

費彝民愛國情懷 洋溢筆端

費彝民被稱為“報壇巨匠”,他不僅組織管理有方,亦是文章妙手,筆端既洋溢着激情,又富於理性的研判分析。
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前,費彝民奉張季鸞之召,到天津面陳東北時局,撰寫了長文《產業救國及其政策》,受到張季鸞激賞。從7月31日至8月2日,連載三天。這是費彝民早年在《大公報》發表的第一篇具分量的重磅文章。
而且張季鸞將其放在了緊隨社評的顯要位置。這對於一位初出茅廬的青年記者是莫大的鞭策。半個多世紀後,費彝民憶及此事依然引為“殊榮”,對張季鸞的栽培感懷至深。
這篇文章很敏鋭地警醒國人建設“經濟國防”。指出:“日本人最近提倡的預備來華設廠,挾其固有的資本與技術,利用中國低廉的勞工,以中國廣多的缺乏國家意識的消費者為對象,來與中國落伍的工業界決鬥,在這樣一個競爭中,吾國的產業界還有幸免的希望嗎?”費彝民並提出了產業政策的原則,包括:做到“農業自給”和“工業準備”、利用現在歐美生產手段、均富社會等。
1932年,他又在《大公報》上發表《航空救國》等文章。“救國”,成為費彝民文章的最鮮明底色、最重要關鍵詞。
1945年12月24日,天津《大公報》發表了費彝民的《台灣周行》:“台胞雖受異族統治50年,但始終保持祖國文化,懷念祖國景物,光復之後,各地台胞歡欣鼓舞之熱情,可於其瘋狂慶祝熱烈歡迎中見之。”
當時,費彝民與其他赴台北參加日本投降儀式的記者,歷時23天遍歷全台各地。這是台灣與祖國分離了半個世紀後,迎來的第一個大陸記者團。在阿里山,記者團受到熱烈歡迎。費彝民代表記者團致辭:“沒有到阿里山,不知道台灣的美麗;沒有到阿里山,不知道台灣的偉大;沒有到阿里山,不知道台灣的富藏;沒有到阿里山,不知道台灣同胞愛國的熱烈。” [4] 

費彝民組大公籃球隊 征戰奧運

抗戰勝利後,《大公報》重返上海。費彝民擔任副經理、社評委員等職。除了是報界翹楚,《大公報》在體育領域也留下了名垂青史的篇章。
當時,籃球運動興起,報館管理層敏鋭地捕捉到風氣,1946年初決定組織“大公籃球隊”。此事由費彝民主持,他出面多番遊説,終於打動了歸國比賽的菲律賓華僑“羣聲”籃球隊球星蔡文華、李世僑等人,加入“大公隊”。領隊由大公報編輯主任許君遠擔任。“大公隊”人才濟濟,氣勢如虹,很快譽滿滬上,成為全國實力最強的勁旅。
1948年倫敦第十八屆奧運會,以“大公籃球隊”為班底組建了中國籃球隊,十名球手中大公獨佔六人。他們在奧運會上先後擊敗比利時、韓國、伊拉克隊,創造了中國籃球史和中國奧運史的新紀元。
“大公隊”後來還輾轉東南亞各國比賽交流,大受華人華僑歡迎,對於推動中國籃球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4] 
參考資料
  • 1.    邱沛篁,吳信訓,向純武等主編.新聞傳播百科全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第1821頁
  • 2.    《上海新聞志》編纂委員會:《上海新聞志》,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0年,第742頁
  • 3.    宋林飛主編.江蘇歷代名人詞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9
  • 4.    費彝民:忠於祖國 當一輩子新聞記者|張季鸞|大公報  .網易訂閲[引用日期2024-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