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費多爾·託卡列夫

鎖定
費多爾·瓦西里列維奇·託卡列夫,Фёдор Васи́льевич То́карев(1871—1968)蘇聯槍械設計師。早年為軍械技工。1900 年起任軍械主任。1907 年起開始從事自動步槍研製工作。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曾在作戰部隊服役。1916年返回兵工廠。1927 年研製出蘇聯第一支衝鋒槍。三十年代先後研製出CBT—38 式、CBT-40 式半自動步槍和ABT-40 式自動步槍,在蘇德戰爭中廣泛使用。1940 年加入聯共(布)黨。同年獲技術科學博士
中文名
費多爾·託卡列夫
外文名
Фёдор Васи́льевич То́карев
國    籍
蘇聯
民    族
俄羅斯族
出生日期
1871年
逝世日期
1968年

目錄

費多爾·託卡列夫簡介

費多爾·瓦西里列維奇·託卡列夫Фёдор Васи́льевич То́карев(1871—1968)蘇聯槍械設計師。早年為軍械技工。1900 年起任軍械主任。1907 年起開始從事自動步槍研製工作。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曾在作戰部隊服役。1916年返回兵工廠。1927 年研製出蘇聯第一支衝鋒槍。三十年代先後研製出CBT—38 式、CBT-40 式半自動步槍和ABT-40 式自動步槍,在蘇德戰爭中廣泛使用。1940 年加入聯共(布)黨。同年獲技術科學博士 [1] 

費多爾·託卡列夫生平

託卡列夫於1871年出生在一個哥薩克家庭,其幼年在羅斯托夫哥薩克駐軍軍營中度過。他幾乎未接受過正規的學校教育,但從小就對機械和技術非常着迷。1885年,託卡列夫接受了當地駐軍司令部開辦的職業教育,並作為學徒進入鍛工車間實習。一年後,他就在機械方面展現出驚人的天賦,於是被送到新切爾卡斯克軍事技術學校深造。託卡列夫不負眾望順利通過了考試,學習槍械製造。畢業後被分配至第12哥薩克騎兵團,成為一名槍械修理兵;不久後,又作為預提幹軍官學員參加了准尉軍官軍校的學習。1907年,新任一級准尉的託卡列夫來到俄輕武器設計師嚮往的殿堂——位於列寧格勒奧拉寧巴姆的軍官射擊學校學習。在那裏,他接觸到了當時最先進的自動槍械,並以此為起點開始了輕武器的設計。1908年,託卡列夫的第一件作品設計完成。1913年,他進入謝斯特羅列茨克兵工廠監製槍械。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徹底改變了他按部就班的生活,期間他作為軍械軍官直接參戰,直到1916年才又回到謝斯特羅列茨克兵工廠。
一戰後,蘇維埃革命勝利,託卡列夫和他後來的良師益友費德洛夫一起於 1920年進入圖拉的TsKB-14設計局,從事槍械的相關工作。在這之後的20多年裏,託卡列夫共設計出自動/半自動步槍、卡賓槍、衝鋒槍、手槍等總計達27 款槍械。1944年,為表彰他對紅軍武器設計的功勳,蘇聯政府為他頒發了二等蘇沃洛夫勳章;此外,他還獲得一次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稱號、四次列寧勳章、兩次紅旗勳章斯大林獎金。1968年,託卡列夫在家中病逝,享年97歲 [2] 
參考資料
  • 1.    李巨廉、金重遠 主編.《第二次世界大戰百科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第259頁
  • 2.    揚羽---TT-30/33手槍興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