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貧困農户與非貧困農户農業收入差異研究

鎖定
《貧困農户與非貧困農户農業收入差異研究》是2014年2月1日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鈴。
中文名
貧困農户與非貧困農户農業收入差異研究
作    者
馬鈴
出版社
中國農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4年2月1日
頁    數
159 頁
開    本
32 開
ISBN
9787109187108
語    種
簡體中文

貧困農户與非貧困農户農業收入差異研究內容簡介

《貧困農户與非貧困農户農業收入差異研究/中國農村政策研究中心優秀博士論文專著系列》編著者馬鈴。
改革開放早期,我國貧困人口的減少得益於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但隨着國民經濟增長越來越依賴於二、三產業的發展,農村貧困人口從經濟增長中獲益的能力越來越低,農村貧困人口的脱貧越來越難。儘管非農就業擴大在提高農民收入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但農村貧困人口由於技能差、見識少,外出打工機會少,因此依靠非農就業來提高農村貧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受到侷限。更重要的是,貧困農户的主要收入來源仍然是農業生產而且他們與非貧困農户的農業收入差距一直在擴大,如果貧困農户的農業收入能夠達到全國的平均水平,即使非農業收入一點也不增加,按照最新貧困標準,我國的農村貧困人口也所剩無幾。
本書重點研究了貧困與非貧困農户農業收入差距的原因,以期對未來的扶貧工作有所裨益。
《貧困農户與非貧困農户農業收入差異研究/中國農村政策研究中心優秀博士論文專著系列》選用2003年、2005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全國農村固定觀察點數據,主要運用非線性Blinder—Oaxaca分解方法,分六階段對貧困與非貧困農户農業收入中比重較高的小麥、稻穀、玉米和大豆等四種主要糧食作物單產差異、總收入差異和純收入差異進行分解,並對經濟作物的單位面積收入差異 、總收入差異和純收入差異進行分解,最後對畜牧業產品的總收入差異和純收入差異進行分解。
研究結果表明,貧困與非貧困農户農業純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原因在於:貧困農户農業生產中的中間物質產出效率低下以及勞動投入不足,對差距的貢獻分別為72.49%和30.77%;勞動力和農業生產性固定資產的產出效率差異減少了貧困與非貧困農户的純收入差異,分別縮小差異的15.76%和30.26%。貧困和非貧困農户來自糧食作物的純收入差距、來自經濟作物的純收入差距,以及來自畜牧業的純收入差異的原因有顯著的區別。本研究還進一步分解了不同地區和年份的農業收入差距,分解結果表明,差距的原因在不同年份問差異不大,結果比較穩健;農業收入差距的原因在不同地區有較為明顯的不同。
本研究提出了縮小貧困與非貧困農户的農業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議:增加貧困農户勞動力投入和農業生產性固定資產投入具有重要的作用;農業教育和培訓應當結合農民的實際需求,重點關注如何提高中間投入品的使用效率;未來的扶貧政策設計要充分考慮到農作物品種的差異,針對不同品種純收入差異以及單產收入差異來源採用不同的扶持政策或技術培訓方案;針對各地區不同的純收入差異來源調整扶貧政策,使其更有針對性,將有助於政策效果的實現。 [1] 

貧困農户與非貧困農户農業收入差異研究圖書目錄

總序
序——來自導師的話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前言
1.1問題提出
1.2文獻綜述
1.3研究目標和內容
1.4研究方法和數據
1.5創新之處
第二章農業收入與農村貧困
2.1經濟增長與農村貧困人口的減少
2.2貧困農户與非貧困農户的收入差距
第三章研究方法
3.1分解農業收入差距的基本思路
3.2分解步驟及方法
第四章數據來源及描述性統計分析
4.1樣本的地區分佈
4.2貧困農户與非貧困農户農業收入比較
4.3自變量和因變量描述性統計
第五章貧困農户與非貧困農户農業收入差異分解
5.1糧食作物收入差異分解
5.2經濟作物收入差異分解
5.3畜牧業收入差異分解
第六章農業純收入差異的分解
6.1總體農業純收入差異分解
6.2不同年份農業純收入差異分解
6.3不同地區農業純收入差異分解
第七章總結及政策建議
7.1基本結論
7.2政策建議
7.3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內容
參考文獻
後記 [1] 

貧困農户與非貧困農户農業收入差異研究作者簡介

馬鈴,女,1979年7月出生於河南省新鄉巿,1998年9月考取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就讀本科,2002年7月畢業留校工作。後在職攻讀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並於2013年6月取得管理學博士學位。先後主持和參與貧困、糧食生產等多項課題研究,在China & World Economy《中國農村經濟》《農業技術經濟》等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