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描述性統計

鎖定
描述性統計,是指運用製表和分類,圖形以及計算概括性數據來描述數據特徵的各項活動。描述性統計分析要對調查總體所有變量的有關數據進行統計性描述,主要包括數據的頻數分析、集中趨勢分析、離散程度分析、分佈以及一些基本的統計圖形。①數據的頻數分析。在數據的預處理部分,利用頻數分析和交叉頻數分析可以檢驗異常值。②數據的集中趨勢分析。用來反映數據的一般水平,常用的指標有平均值、中位數和眾數等。③數據的離散程度分析。主要是用來反映數據之間的差異程度,常用的指標有方差和標準差。④數據的分佈。在統計分析中,通常要假設樣本所屬總體的分佈屬於正態分佈,因此需要用偏度和峯度兩個指標來檢查樣本數據是否符合正態分佈。⑤繪製統計圖。用圖形的形式來表達數據,比用文字表達更清晰、更簡明。在SPSS軟件裏,可以很容易地繪製各個變量的統計圖形,包括條形圖、餅圖和折線圖等。 [1] 
中文名
描述性統計
外文名
descriptive statistics
應用學科
統計學 [3] 
又    稱
描述流行病學

描述性統計統計介紹

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是指利用常規檢測記錄或通過專門調查獲得的數據資料(包括實驗室檢查結果),按不同地區、不同時間及不同人羣特徵進行分組,描述人羣中有關疾病或健康狀態以及有關特徵和暴露因素的分佈狀況,在此基礎上進行比較分析,獲得疾病三間(人羣、地區、時間)分佈的特徵,進而獲得病因線索,提出病因假設和線索。是流行病研究工作的起點。
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又稱為描述流行病學(descriptive epidemiology),是流行病學研究方法中最基本的類型,主要用來描述人羣中疾病或健康狀況及暴露因素的分佈情況,目的是提出病因假設,為進一步調查研究提供線索,是分析性研究的基礎;還可以用來確定高危人羣,評價公共衞生措施的效果等。描述性研究常見類型主要有:現狀研究(橫斷面研究)、生態學研究、病例報告、病例系列分析、個案研究、歷史資料分析、比例死亡比研究等。 [2] 

描述性統計種類特點

橫斷面研究
又叫做現狀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prevalence study):在特定時間點與特定範圍內,以個人為單位收集並描述人羣中的有關變量(因素)以及疾病或健康狀況的分佈情況;並分析有關因素與疾病之間的關係。目的:(1)描述疾病或健康狀況、因素的分佈特點;(2)研究人羣的有關因素與疾病或健康狀況之間的關係,提供病因線索或建立病因假設;(3)疾病監測;(4)確定高危人羣;(5)建立某些人體生理指標的參考值範圍。
橫斷面研究包括普查和抽樣調查。
(1)普查:即全面調查,在一定的時間內,對特定範圍人羣的每一個成員進行調查。目的:疾病的早期發現和早期診斷;確定一個人羣某種疾病的全部病例。優點:①理論上所有的病人都能查到,以便能及時治療(三早)。②無抽樣誤差。缺點:調查質量不高,效益不高,費用高。應用條件:疾病患病率高、檢測方法簡便、又有效的治療措施、足夠的人力等。
(2)抽樣調查:從總體中用一定方法抽出一部分研究對象作為樣本,對樣本人羣進行調查,根據樣本的結果來估計總體人羣的特徵。樣本要有代表性:抽樣隨機化、足夠樣本含量。抽樣方法包括隨即抽樣和非隨機抽樣。隨機抽樣:遵循隨機化原則,保證總體中每一個對象都有同等機會被選入作為研究對象。非隨機抽樣:試驗者根據試驗調查的目的、要求和被調查對象的總體情況,有意識地選擇某些對象進行試驗。常用的抽樣方法有:u單純隨機抽樣(simple random sampling),系統抽樣(systematic sampling),分層抽樣(stratified sampling),整羣抽樣(cluster sampling),兩級或多級抽樣(multistage sampling)。
橫斷面研究的優點:(1)常用的流行病學調查方法;(2)有來自同一羣體的自然形成的同期對照組,結果具有可比性;(3)可同時觀察多種因素。
橫斷面研究的缺點:(1)難以確定暴露與疾病的時間順序;(2)研究某個時點上的患病情況,不能獲得發病率資料,除非在一個穩定的羣體中,連續進行同樣的現況調查;(3)難以調查死亡病例、病程短、已痊癒的病例。
生態學研究
生態學研究(ecological study)是描述性研究的一種類型。它是在羣體的水平上研究某種因素與疾病之間的關係,以羣體為觀察和分析的單位,通過描述不同人羣中某因素的暴露狀況與疾病的頻率,分析該暴露因素與疾病之間的關係。 疾病測量的指標可以是發病率、死亡率等;暴露也可以用一定的指標來測量,例如各個地區人羣的煙草消耗量可以從煙草局等有關部門獲得。
分類:生態比較研究和生態趨勢研究。
1)生態比較研究(ecological comparison study)是生態學研究中應用較多的一種方法。
生態比較研究中最為簡單的方法是觀察不同人羣或地區某種疾病的分佈,然後根據疾病分佈的差異,提出病因假設。這種研究不需要暴露情況的資料,也不需要複雜的資料分析方法,如描述胃癌在全國各地區的分佈,得到沿海地區的胃癌死亡率較其他地區高,從而提出沿海地區環境中如飲食結構等可能是胃癌的危險因素之一。
生態比較研究更常用來比較在不同人羣中某因素的平均暴露水平和某疾病頻率之間的關係,即比較不同暴露水平的人羣中疾病的發病率或死亡率,瞭解這些人羣中暴露因素的頻率或水平,並與疾病的發病率或死亡率作對比分析,從而為病因探索提供線索.生態比較研究也可應用於評價社會設施、人羣干預以及在政策、法令的實施等方面的效果。
2)生態學趨勢研究(ecological trend study)是連續觀察不同人羣中某因素平均暴露水平的改變和(或)某種疾病的發病率、死亡率變化的關係,瞭解其變動趨勢;通過比較暴露水平變化前後疾病頻率的變化情況,來判斷某因素與某疾病的聯繫。
病例報告
病例報告(case report)是對臨牀上某種罕見病的單個病例或少數病例的詳細介紹,屬於定性研究的範疇。研究涉及少數個案,通過對個案特徵的把握得出結論,無需描述事物的集中趨勢或離散程度,重點探索其背後的產生原因,為研究者提供分析和決策的線索。病例報告通常針對臨牀中某一個或幾個特殊病例或個別現象進行探討。判斷一個病例是否為罕見病例則需要進行全方面的文獻檢索。
病例系列分析
病例系列分析(case series analysis)是對一組(幾例、幾十例、幾百例、或幾千例等)相同疾病的臨牀資料進行整理、統計、分析、總結並得出結論。
個案研究
個案研究(case study)又稱個案調查(case survey),是指運用流行病學的原理和方法,到發病現場對新發病例的接觸史、家屬及周圍人羣的發病或健康狀況以及與發病可能有關的環境因素進行調查,已達到查明所研究病例的發病原因和條件,防止再發生類似疾病,控制疫情擴散及消滅疫源地的目的。個案研究對象一般為傳染病病人,但也可以是非傳染病病人或病因未明的病例等。
歷史資料分析隨訪研究
歷史資料分析隨訪研究(follow-up study)又稱縱向研究,通過定期隨訪,觀察疾病、健康狀況及某衞生事件在一個固定人羣中隨着時間推移的動態變化情況。 [2] 
參考資料
  • 1.    周健民.土壤學大辭典:科學出版社,2013.10
  • 2.    解亞寧 .心理統計學:人民衞生出版社,2007
  • 3.    (美)弗雷德裏克·J.格拉維特(FrederickJ.Gravetter),(美)羅妮安·B.佛澤諾(Lori-AnnB.Forzano).《行為科學研究方法》: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27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