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貝母花

鎖定
貝母花是百合科貝母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2-3]  單生於莖頂或上部葉腋,頂生花具葉狀苞片,花被片黃棕色且皺縮,內面具不明顯網紋,雄蕊長約為花被片的二分之一,體輕質脆; [4]  花期6月。 [2]  [5] 
貝母花產於中國四川、雲南、新疆、河北、青海、江蘇、浙江等省區, [2]  [6]  適應性很強,耐寒,喜冷涼濕潤的環境和深厚、疏鬆、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土。繁殖方式一般為鱗莖繁殖。 [2]  [7] 
貝母花味辛、甘,性涼,具有止血定痛、清熱止咳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軟組織挫傷、感冒、支氣管炎、骨折、外傷出血等症狀。 [8]  貝母花為黃色至紫色,顏色與姿態均可觀,可作為切花材料,也可栽種在花圃中觀賞, [9]  亦是比較重要的蜜源作物。 [10] 
中文名
貝母花
拉丁學名
Fritillaria Linn.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百合綱
百合目
百合科
貝母屬
浙貝母
亞    綱
百合亞綱
百合族
分佈區域
浙江中部(磐安縣)江蘇(南部)、和湖南。

貝母花形態特徵

貝母花
貝母花(6張)
多年生草本,地下部分為二鱗片組成的球莖。莖直立,高約50公分,葉寬線形,先端細窄,有時會會呈藤蔓狀纏繞,3~4枚輪生。4~5月時,會從上面部分的葉子兩側垂下吊鐘形淡黃色花。 [1]  單生於莖頂或上部葉腋,頂生花具葉狀苞片,花被片黃棕色且皺縮,內面具不明顯網紋,雄蕊長約為花被片的二分之一,體輕質脆; [4]  花期6月。 [2]  [5] 

貝母花分佈範圍

貝母花產於中國四川、雲南、新疆、河北、青海、江蘇、浙江等省區, [2]  [6] 

貝母花生長習性

適應性很強,耐寒,喜冷涼濕潤的環境和深厚、疏鬆、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土。 [2]  [7] 

貝母花繁殖方法

繁殖方式一般為鱗莖繁殖。 [2]  [7] 

貝母花主要價值

貝母花藥用價值

貝母花味辛、甘,性涼,具有止血定痛、清熱止咳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軟組織挫傷、感冒、支氣管炎、骨折、外傷出血等症狀。 [8]  治感冒、支氣管炎引起的咳嗽、喉嚨痛,用其麟莖有藥效作用;

貝母花觀賞價值

貝母花為黃色至紫色,顏色與姿態均可觀,可作為切花材料,也可栽種在花圃中觀賞, [9]  亦是比較重要的蜜源作物。 [10] 
參考資料
  • 1.    六安農網 
  • 2.    郭建生,潘清平主編,實用臨牀中藥手冊,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08,第516頁
  • 3.    李春深著,中草藥識別與應用,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03,第118頁
  • 4.    郭建生,潘清平主編,實用臨牀中藥手冊,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08,第516頁
  • 5.    張文傑編著,彩色圖解神農本草經,廣東科技出版社,2019.11,第156頁
  • 6.    南京中醫學院編著,最好的通俗中醫公開課,中藥學概論,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08,第139頁
  • 7.    河北人民廣播電台農村部編,中草藥種植100例,農村讀物出版社,1984,第27頁
  • 8.    郭建生,潘清平主編,實用臨牀中藥手冊,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08,第516、517頁
  • 9.    潘富俊著,潘富俊,呂勝由攝,美人如詩,草木如織,詩經植物圖鑑,九州出版社,2014.01,第95頁
  • 10.    李德洙,楊聰主編,中國民族百科全書,13,白族-傈僳族-納西族-怒族-獨龍族,世界圖書出版西安有限公司,2015.12,第3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