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貝尼特·米勒

鎖定
貝尼特·米勒(Bennett Miller),1966年12月30日出生於美國紐約,美國導演、製作人,畢業於紐約州立暑期學校。
1998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曼哈頓導遊》,從而開啓了他的導演生涯。2000年,參演紀錄片《甜苦汽車旅店》。2006年,憑藉傳記片《卡波特》獲得第78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提名 [1]  。2012年,執導的傳記片《點球成金》獲得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提名 [2]  。2014年,憑藉劇情片《狐狸獵手》獲得第6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3]  。2016年,執導奇幻片《聖誕頌歌 [4] 
中文名
貝尼特·米勒
外文名
Bennett Miller
別    名
本內特·米勒
班尼特-米勒
國    籍
美國
出生地
美國紐約
出生日期
1966年12月30日
星    座
摩羯座
身    高
185 cm [15] 
畢業院校
紐約州立暑期學校
職    業
導演、製作人
代表作品
卡波特
點球成金
狐狸獵手
主要成就
第6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第78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提名

貝尼特·米勒演藝經歷

貝尼特·米勒
貝尼特·米勒(9張)
1998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曼哈頓導遊》,從而開啓了他的導演生涯,該片獲得第4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堂吉訶德獎特別提及;同年,執導紀錄片《克魯斯》。2000年,參演由託德·菲利普斯執導的紀錄片《甜苦汽車旅店》。
2005年,執導由菲利普·塞默·霍夫曼凱瑟琳·基納共同主演的傳記片《卡波特》,該片講述了作家杜魯門·卡波特調查1959年11月15日堪薩斯州的四口之家滅門慘案,並撰寫紀實文章的真實史事 [5] 
2006年2月,憑藉電影《卡波特》入圍第59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大衞·林恩導演獎;3月,憑藉電影《卡波特》入圍第78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1] 
2011年,執導改編自邁克爾·劉易斯《魔球:逆境中致勝的智慧》的傳記片《點球成金》,該片由布拉德·皮特、喬納·希爾合作主演,該片講述了奧克蘭運動家棒球隊總經理比利·比恩的經營哲學,描寫了他如何以小搏大、力抗其它薪資總額比他們多上數倍的大球隊的方法 [6] 
2012年2月,執導的電影《點球成金》入圍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2]  ;3月,執導的電影《點球成金》入圍第35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 [7] 
2014年,執導根據杜邦集團繼承人約翰·杜邦真實生平改編的劇情片《狐狸獵手》,並擔任該片的製片人,該片由查寧·塔圖姆馬克·魯法洛史蒂夫·卡瑞爾聯合主演,講述了奧運金牌摔跤手馬克·舒爾茨與戴夫·舒爾茨以及他們和百萬富翁約翰·杜邦之間的故事,他憑藉該片入圍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獲得第6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8] 
2016年,擔任紀錄片《天梯:蔡國強的藝術》的製作人,該片由凱文·麥克唐納執導 [9]  ;同年,執導根據查爾斯·狄更斯同名小説改編的奇幻片《聖誕頌歌 [4]  ;此外,還執導了由瑞茜·威瑟斯彭主演的愛情片《暗淡藍點》。

貝尼特·米勒主要作品

貝尼特·米勒導演作品

時間
名稱
類型
2016年
《暗淡藍點》
電影
2016年
電影
2014年
電影
2011年
電影
2005年
卡波特
電影
1998年
《克魯斯》
電影
1998年
《曼哈頓導遊》
電影

貝尼特·米勒監製作品

時間
名稱
類型
2016年
電影
2014年
電影

貝尼特·米勒攝影作品

時間
名稱
類型
1998年
《曼哈頓導遊》
電影

貝尼特·米勒參演電影

    • 甜苦汽車旅店2000

      導演
      託德·菲利普斯
      主演
      Trey Anastasio, Jon Fishman Mike Gordon

貝尼特·米勒獲獎記錄

奧斯卡金像獎
  • 2015    第87屆最佳導演[10]     《狐狸獵手》    (提名)    
  • 2012    第84屆最佳影片[2]     《點球成金》    (提名)    
  • 2006    第78屆最佳導演[1]     《卡波特》    (提名)    
戛納電影節
  • 2014    第67屆最佳導演獎[11]     《狐狸獵手》    (獲獎)    
  • 2014    第67屆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12]     《狐狸獵手》    (提名)    
柏林國際電影節
  • 2006    第56屆金熊獎    《卡波特》    (提名)    
  • 1999    第49屆堂吉訶德獎-特別提及    《曼哈頓導遊》    (獲獎)    
  • 1999    第49屆沃爾福岡·施多德獎    《曼哈頓導遊》    (獲獎)    
英國電影學院獎
  • 2006    第59屆大衞·林恩導演獎    《卡波特》    (提名)    
日本電影學院獎
  • 2012    第35屆最佳外語片[7]     《點球成金》    (提名)    

貝尼特·米勒人物評價

貝尼特·米勒一向擅長拍攝真人傳記電影 [8]  (網易娛樂評),也擅於通過描繪複雜的人物性格,揭示並探討宏大的社會議題 [13]  ,他同時也是一位名符其實的低產導演,在《卡波特》中,他表現出不錯的架構能力。從《點球成金》開始,他的創作開始朝着體育題材靠攏,和《卡波特》的凝聚與精心相比,《點球成金》和《狐狸獵手》更加的從容均衡,在形式上儘量的柔和起來,但對人物近乎於手術刀般的刻畫卻被保留了下來。他鏡頭下的體育人生脱離了勵志的老生常談,有自己獨特的腔調,極端理性又極端陰冷,用體育題材來表現美國精神的反面 [14-15]  (Mtime時光網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