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貝亞恩號航空母艦

鎖定
貝亞恩號航空母艦是法國利用戰列艦改造而成的航空母艦,是法國第一艘航空母艦。
中文名
貝亞恩號航空母艦
完工時間
1927年
航    速
21節
總功率
36200馬力
動    力
蒸汽輪機
載    機
40架
所屬國家
法國

貝亞恩號航空母艦相關數據

長:182.6米
寬:27.1米
排水量:25000噸
航速:21節
動力:蒸汽輪機
總功率馬力: 36200
武備:單管155毫米炮8座,單管75毫米炮6座,小口徑炮數座,550毫米魚雷發射管4具。
載機:40架。
編制:艦員875人。 [1] 

貝亞恩號航空母艦簡介

貝亞恩號原本是諾曼底級戰艦第5號艦,1914年1月10日開始建造,但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令大批工人被徵召入伍和要優先製造其他軍備,諾曼底級的建造進度緩慢甚至後來完全停工。
一戰後由於認為諾曼底級的設計已過時再加上1922年2月法國和西方列強所簽訂的《華盛頓海軍條約》,這令法國軍方決定把還未完成的諾曼底級戰艦報廢拆毀,但原本諾曼底級戰艦第5號艦卻被改造成為貝亞恩號航空母艦,1922年開始改建工程,1927年完工。該艦具有英國航母特徵,巨大的煙囱與上層建築聯為一體,建在右舷中前部,飛行甲板設有前、中、後三部升降機。“貝亞恩”號的通風系統具有獨到之處,用冷風沖淡煙囱內的熱氣,減少對飛行作業的影響。該艦參加了搜索追殺德國海軍“海軍上將施佩伯爵”號袖珍戰列艦的戰鬥。因航速較低,不適合飛行作業,後來主要用來運送飛機。
該艦1966年退役,1967年被解體。 [2] 

貝亞恩號航空母艦研製歷程

1920年4月法國海軍部長喬治.萊格決定把原本要報廢拆毀的諾曼底級戰列艦第5號艦改造成航空母艦,由於法國並無航空母艦的設計和使用經驗,故首先在貝亞恩號上加裝一條木造跑道,1920年10月20日,首次有飛機在貝亞恩號上成功降落,各種有關試驗一直至1921年4月而在同年6月19日決定正式把它成為航空母艦,貝亞恩號從1923年8月至1927年5月進行改造工程,1927年5月10日首隊戰機實驗性地進駐貝亞恩號,1928年5月貝亞恩號正式加入法國海軍並進駐土倫港,此時在艦上已有戰鬥機隊,偵察機隊和攻擊機隊各一,它也隨即出海作各種訓練和演習。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