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貓爪刺

鎖定
貓爪刺為蓼科植物槓板歸的全草。其性味酸苦、平,有利水消腫,清熱,活血,解毒的功效,主治水腫,黃疸,泄瀉,瘧疾,痢疾,百日咳,淋濁,丹毒,瘰癧,濕疹,疥癬等證。近代臨牀用於治療肺癌。
植物界
蓼科
中文學名
貓爪刺
功    效
清熱,活血,解毒
主    治
水腫,黃疸,泄瀉,瘧疾,痢疾等

貓爪刺別名

大蛇舌草、蛇不過 [1] 

貓爪刺來源

為蓼科植物小箭葉蓼 Polygonum sieboldii Meisn.和大箭葉蓼P. sagittifoliumLevl. et Vant.的果實或全草 [1] 

貓爪刺植物形態

小箭葉蓼:一年生草本,長可達1m,蔓延或直立,四稜形,無毛,沿稜上有倒生鈎刺。葉片長圓狀披針形,長5~10cm,寬1.5~2.5cm,頂端急尖或鈍圓,基部箭形,無毛,下面沿中脈有鈎刺,質稍薄;葉柄長達2cm,柄上具3~4或1~2排鈎刺,托葉鞘長5~10mm,膜質,無毛。穗狀花序近頭狀,頂生或腋生,通常成對,花密聚,花梗平滑無毛;苞片卵形,鋭尖;花被5裂,白色或粉紅色;雄蕊8;花柱3分裂。瘦果三稜形,黑色,長約3mm,為宿存花被所包裹。花期5~6月。
大箭葉蓼:與小箭葉蓼基本相似,不同點:葉三角狀箭形,先端漸尖,基部心形,兩側有三角形或卵狀三角形的葉耳;葉柄與葉片近等長或較短;托葉鞘基部筒狀,膜質,上部有三角狀披針形的葉狀翅;花序常單一頂生;花序梗長3~6cm;瘦果近球形,黑褐色,有光澤 [1] 

貓爪刺生境與分佈

常生長在海拔1800m以下的山地路旁及溝邊潮濕地方。分佈於來鳳、咸豐、宣恩、鶴峯、巴東、利川等縣市 [1] 

貓爪刺採收加工

夏、秋採收,曬乾備用 [1] 

貓爪刺用藥經驗

性味:酸、澀,平。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清熱解毒,止痛,止癢。主治腸炎痢疾、蛇狗咬傷、瘡癤腫毒、瘰癧、帶狀皰疹、濕疹、皮膚瘙癢等症。
應用舉例:
1.帶狀皰疹:貓爪刺適量,搗爛,用茶油調搽患處。
2.皮膚瘙癢:貓爪刺、三角楓、四塊瓦、千里光、伸筋草各適量,煎水洗 [1] 
3.咽喉痛:鮮大箭葉搗爛,取汁,加醋適量含漱。
4.奶瘡:鮮大箭30~60g,水煎酌加酒服,渣搗爛加熱外敷患處 [2] 
參考資料
  • 1.    方誌先,趙暉,趙敬華主編,土家族藥物志 下冊,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7.1,第1050頁
  • 2.    彭芳勝,楊光忠主編,土家醫治毒藥物集,中醫古籍出版社,2014.01,第3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