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貓兒山小鯢

鎖定
貓兒山小鯢(學名:Hynobius maoershanensis)是小鯢科、小鯢屬屬有尾兩棲動物。雄鯢全長152.3~160.2毫米,雌鯢136.1~155.2毫米。頭部較大,略扁,頭長大於頭寬;雄鯢肛孔縱裂,肛部明顯隆起,肛裂前緣有一個小乳突;雌鯢肛孔圓形。
該鯢生活於海拔1978~2015米較高山區的沼澤地及其周圍地帶,其附近植被以南方鐵杉和山頂矮林為主。喜食小型無脊椎水生生物較多,比如蚯蚓和石娥幼體。分佈於中國廣西(龍勝、興安的貓兒山)。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拉丁學名
Hynobius maoershanensis
外文名
Maoershan Hynobiid [3]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兩棲綱
有尾目
小鯢科
小鯢屬
貓兒山小鯢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隱鰓鯢亞目
亞    科
小鯢亞科
亞    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Zhou,Jiang et Jiang,2006
保護級別
(IUCN)2008年 ver 3.1——數據缺乏(DD)、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 [3]  [11] 
中文學名
貓兒山小鯢

貓兒山小鯢動物學史

在2003年2月、2005年11月,有關專家在廣西貓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採得兩棲綱小鯢科小鯢屬動物8條和卵袋3對,並在野外觀察到大量的成體產卵及卵袋。該種小鯢在形態結構等方面與現已知的其它小鯢有明顯差別,應為小鯢屬新種,即“貓兒山小鯢”。模式標本保存於廣西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標本室,部分副模標本(MESH05111001,MESH05111002)保存於廣西貓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標本室。
2005年11月,廣西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周放教授及科研人員蔣愛伍、陳宇功,與保護區科研人員,在保護區海拔近2000米的3個有大量肥螈生活的冷水坑裏,捉住多條“四腳怪魚”和3對卵袋。經認真考察研究,他們發現這幾條“怪魚”和湖南新發現的掛榜山小鯢及花垣小鯢新種相近。
2006年春,周放教授等專家初步確定這種“四腳怪魚”是中國兩棲綱有尾目小鯢科小鯢屬的一個新種,並將其命名為“貓兒山小鯢”。隨後,周放教授等人將研究論文投送到中國動物分類權威刊物《動物分類學報》。《動物分類學報》收到論文後,學報編輯按規定程序,分別送給兩名中國兩棲爬行動物分類權威專家審閲,在得到權威專家一致認可後,於2006年9月公開發表。 [4] 

貓兒山小鯢形態特徵

貓兒山小鯢
貓兒山小鯢(8張)
成體:雄鯢全長152.3~160.2毫米,雌鯢136.1~155.2毫米。頭部較大,略扁,頭長大於頭寬;吻端圓,鼻孔近吻端;鼻間距略小於眼間距。眼徑短於吻長;無唇褶;頸褶明顯;口裂大,口角位於眼后角的垂直線較遠,其距離約等於眼徑的3/4;口角後有一條與體軸垂直的細溝,眼後有一條與體軸平行的細溝,兩溝垂直相交;犁骨齒列呈“u”形;舌橢圓形,前後端與口腔底部相連。四肢發達,前、後肢貼體相對時指、趾重疊2.5~3個肋溝或略重疊;指4個,指長順序為2、3、4、1;指略扁平,指問無蹼;無掌突;掌部和指、蹠部和趾均無角質鞘。趾5個,趾長順序為3、4、2、5、1;蹠部和趾部扁平,無蹠突。軀幹圓柱狀,腹面扁平,皮膚光滑無疣粒;頭頂有“V”形嵴,頭頸側面和腹面頸褶明顯;頭後至尾基部有縱行脊溝,體側前後肢之間有肋溝12條,腹面觀可見肋溝10條。尾長短於頭體長,約為頭體長的86.0%(正模),其他標本的尾長為頭體長的70%左右;尾基部呈圓柱形,向後逐漸側扁;尾鰭褶不明顯,尾末端鈍圓。生活時顏色有變異,在水中時背面為黑色或黃綠色,離開水後體背面呈黃綠色或淺紫棕色,無斑紋。腹面灰色,體側和整個腹面散有許多白色小斑點。液浸標本腹面灰色,斑點消失,在腹面中央第二肋溝至第八肋溝處有寬約3毫米的深色縱斑。
第二性徵雄鯢肛孔縱裂,肛部明顯隆起,肛裂前緣有一個小乳突;雌鯢肛孔圓形。
頭骨測量1只成鯢頭骨,其長度14.5毫米,寬度12.0毫米,骨化程度不高。淚骨和前額骨略呈三角形,均人眼眶,不入鼻孔;鼻骨較大;左、右前頜骨外側間距與方軛骨外側間距近於相等,後者略寬;無囟門;左、右額骨後部呈楔形,翼骨不與上頜骨相觸;上、下頜具細齒;犁齶骨向後約達眼眶中部水平線部位,犁骨齒列呈“U”形,向後達犁齶骨後端,外枝長2.1毫米(1.8~2.3毫米,n=3),有齒8~11枚,內枝4.3毫米(3.9~4.5毫米,n=3),有齒22~33枚。有的個體犁骨齒排列均勻,有的個體犁骨齒在內枝後端聚集。 [5] 

貓兒山小鯢近種區別

貓兒山小鯢
中國小鯢Hynobius chinensis Gonther)
犁骨齒列較長,達眼球后緣,外枝有齒8~11枚,內枝22~33枚,左、右內枝後端齒列不連接;肋溝12條;無掌突,亦無蹠突。 [5] 
不同。
貓兒山小鯢 貓兒山小鯢
中國小鯢 中國小鯢

貓兒山小鯢生活習性

該鯢生活於海拔1978~2015米較高山區的沼澤地及其周圍地帶,其附近植被以南方鐵杉和山頂矮林為主。 [5]  喜食小型無脊椎水生生物較多,比如蚯蚓和石娥幼體。貓兒山小鯢遇到燈光、聲音和撥水等干擾時會迅速選擇覆蓋物或者腐殖質泥土作為藏身地。 [6] 

貓兒山小鯢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廣西(龍勝、興安的貓兒山)。 [7]  [5] 
貓兒山小鯢分佈圖 貓兒山小鯢分佈圖

貓兒山小鯢繁殖方式

該鯢僅在3個靜水坑內繁殖,雌鯢將卵袋產在水質清澈透明、水底淤泥較厚的靜水坑內,水坑水深20~50釐米。2005年11月中旬的一箇中午,該鯢產了卵,此時水温7℃左右。該鯢繁殖季節較長,從11月初至翌年2月,一尾雌鯢產卵膠袋一對,卵袋長度不超過200毫米,呈弧形;1條卵袋內有卵41粒左右(37~45,n=4),雌鯢產卵後即離開產卵場,而雄鯢仍滯留在產卵場內護卵。該鯢僅繁殖期進入水塘內配對產卵;其他季節營陸棲生活,很難尋其蹤跡,當地羣眾在鋤地時偶爾見到。 [5] 
貓兒山小鯢傾向於選擇水中覆蓋物多、水底泥沙比低和岸邊條件複雜的靜水型水域產卵。貓兒山小鯢對於產卵場的水深具有相對較低的選擇性。貓兒山小鯢具有兩種產卵模式:卵袋懸掛於覆蓋物和直接產於水體底泥。卵袋的懸掛能夠有效防止水體晃動等對卵袋造成的損傷;水體底泥中腐殖質較多,具有很強的緩衝作用,也能夠減少因為摩擦、水體晃動等原因導致的卵袋損傷。根據監測結果,第一種產卵模式的產卵場主要位於水體深度在15~40釐米,有較多利於其產卵的懸掛物,包括枯枝、石塊等;第二種模式的產卵場,水體深度與卵袋直徑基本一致,保持在6~8釐米之間,水體晃動、摩擦明顯小於水體深度較大區域。這兩種模式都能夠極大的保證後代的成活率。 [6] 

貓兒山小鯢保護現狀

貓兒山小鯢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8年 ver 3.1——數據缺乏(DD)。 [3]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瀕危(EN)。 [8]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 [10] 

貓兒山小鯢種羣狀態

中國特有種。該鯢棲息地的生態環境質量下降,其種羣數量很少。受脅等級:費梁等(2010)建議列為瀕危(EN)。 [7] 
2008年,廣西自然博物館科研人員首次統計貓兒山小鯢野外種羣數量,約有1500條。
2012年3月,廣西自然博物館與貓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開展貓兒山兩棲動物監測時,第二次統計該物種的野外種羣數量,約有1520條。
2013年,廣西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結果顯示,貓兒山小鯢種羣數量約1582條,種羣密度為659條/平方公里,與2012年調查結果相近。根據三年的統計分析,貓兒山小鯢的野外種羣數量總體穩定,數量保持在1500~1600只之間。 [9] 

貓兒山小鯢瀕危原因

貓兒山小鯢受到的威脅主要來自人為活動干擾,不同區域受到的威脅各不一樣。在繁殖區主要受修建酒樓和開發旅遊景點的影響。路面硬化、大量建築垃圾和排放到湖裏的鹼性建築廢水直接影響了它們的生境。頻繁的人類活動也使得施工現場周邊的植被環境遭到嚴重踐踏,一定範圍內影響了貓兒山小鯢的棲息地環境。 [9] 

貓兒山小鯢保護措施

  1. 以貓兒山小鯢繁殖場為中心,在其周邊建立保護該物種的核心區域,並設置密度適宜的動態觀測站,以期獲得實時的種羣動態數據,從而為該區域內減少人為活動作指導,避免對其繁殖區域產生干擾和破壞;
  2. 增強對貓兒山小鯢已經被破壞的生境進行修復,為其增加適宜的棲息地面積;
  3. 加強針對貓兒山小鯢的繁殖生態學和種羣生態學多方面研究,包括野外調查和實驗室研究,補充該物種的種羣生態學和繁殖生態學研究的基礎性資料,為其生存現狀、活動特點、人工繁殖等方面制定切實可行的保護策略。 [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