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小鯢

鎖定
中國小鯢是小鯢科小鯢屬的兩棲動物。 [5]  體長16-20釐米,頭腹面光滑,後至頸褶有一條縱膚溝;體尾背面幾乎為一致的黑色或褐黑色,少數個體有1或2個黃色斑點;腹面淺褐色,有大理石黑褐色斑;頭長大於頭寬,吻端圓,眼小且有眼瞼,鼻間距大於或等於眼間距;前、後肢貼體相對時,指、趾端相遇,無掌、遮突,頸褶不明顯。 [14] 
中國小鯢分佈於湖北宜昌中西部 [5]  ,在海拔1400—1500米的山區,成鯢多棲於山間凹地水塘附近植被繁茂的次生林、雜草和灌叢內、營陸棲生活。中國小鯢靠肺和濕潤的皮膚交換空氣呼吸,以蚯蚓、昆蟲或其他節肢動物及其幼蟲為食,是中國特有種。中國小鯢11月和12月在水塘內交配產卵,卵袋成對沉於水底,呈“C”形。 [4] 
中國小鯢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14]  ,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於瀕危(EN)。 [8] 
中文名
中國小鯢
外文名
Chinese Salamander
拉丁學名
Hynobius chinensi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兩棲綱
有尾目
亞    目
隱腮鯢亞目
小鯢科
小鯢屬
中國小鯢
亞    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Günther,1889
保護級別
瀕危(EN) IUCN標準、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 [13] 

中國小鯢動物學史

中國小鯢是一個距今3億年的古老物種,與恐龍處於同一發展時代。1889年,一名外國人Günther最早在湖北宜昌發現它,定名為“中國小鯢”,堪稱珍貴的“生物活化石”,被譽為研究古生物進化史的“金鑰匙”。 [2] 
中國小鯢是Günther於1889年以湖北省宜昌市2號標本而命名的,此後100多年間再未發現新的標本,直到2005年王熙等在模式標本產地發現該物種的新標本,通過對新標本的形態特徵的再描述;指出Günther於1889年所描述的2號標本為中國小鯢的亞成體。在這116年間(截至2005年),關於中國小鯢及其同物異名的報道較多。Pope記載了福建武夷山小鯢為中國小鯢,曾曉茂等和蔡春抹等依據此觀點,對其核型和胚胎髮育進行了相關研究;費梁等根據武夷山的卵袋標本特徵預測其可能為一個新種,但由於尚未發現成體,其分類地位難確定,故在《中國動物志·兩棲綱(上卷)》中暫保留為中國小鯢;同時,Chang和Boring等認為浙江温嶺的小鯢也應為中國小鯢;此後蔡春抹將義烏的小鯢描述為新種——義烏小鯢,並將浙江所有的小鯢歸為義烏小鯢,但趙爾宓等認為義烏小鯢應是中國小鯢的同物異名;而顧輝清將浙江安吉的小鯢描述為新種——安吉小鯢。Fu等根據地理分佈模式和明顯的形態特徵的不同將宜昌地區的小鯢訂為中國小鯢,而東南部種羣訂為義烏小鯢。 [3] 

中國小鯢形態特徵

中國小鯢
中國小鯢(6張)
全長165-205毫米,尾長為頭體長的85%左右。頭部較大,頭長大於頭寬;吻端圓,無唇褶;無囟門,向後端延伸達眼球中部,內枝有齒11-15枚,外枝有齒6-9枚,左右內側後端中線相接或相距近。軀幹較短而粗壯,尾基部略圓,向後至尾末端逐漸側扁,無背、腹鰭褶或很弱,有的個體尾末端呈刀片狀。體背面皮膚光滑,眼後至頸褶有一條縱膚溝,頭頂部有一“∨”形脊,肋溝11-12條,左右肋溝在腹中線相遇;頭腹面光滑,頸褶不明顯或略顯。四肢較粗壯,前、後肢貼體相對時,指、趾重疊2-3條肋溝之間距;掌、蹠部無黑色角質層,無掌突和蹠突;前足4個指,後足5個趾,第五趾短小。體尾背面幾乎為一致的黑色或褐黑色,少數個體有1-2個黃色斑點;腹面淺褐色,有大理石黑褐色斑。卵粒乳黃色。 [4] 

中國小鯢生活習性

中國小鯢生活於海拔1400-1500米的山區,成鯢多棲於山間凹地水塘附近植被繁茂的次生林、雜草和灌叢內。成鯢多營陸棲生活。 [5]  靠肺和濕潤的皮膚交換空氣呼吸, 一般靠近水源生活,以苔蘚或節肢動物幼蟲為食。 [6] 

中國小鯢分佈範圍

中國特有種,確定分佈於湖北宜昌中西部。先後於20世紀30年代在福建崇安與浙江温嶺有過採集報道;有報道在浙江義烏、蕭山、鎮海、舟山等地也有發現;由於在中國小鯢的形態學鑑定上尚存在較大差異,因而其地理分佈也未有準確統計。 [5]  [7] 
中國小鯢分佈圖 中國小鯢分佈圖

中國小鯢繁殖方式

每年的11月和12月到水塘內交配產卵,卵袋成對沉於水底,呈“C”形,卵袋長約250毫米,直徑100毫米左右,每對卵袋內含卵60-80粒。繁殖水域水質清澈,pH為7,水塘水深5-30釐米,卵袋多產在水深10釐米左右處。卵羣在室內孵化和飼養四個月,亞成體全長約55毫米。 [5] 

中國小鯢保護現狀

中國小鯢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04年 ver 3.1)——瀕危(EN)。 [8]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瀕危(EN)。 [9] 
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10] 
2021年2月,新調整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公佈,中國小鯢升為國家一級。 [11-12] 

中國小鯢瀕危原因

主要威脅是棲息地的破壞和退化,特別是由於人類住宅區基礎設施的發展所導致的。 [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