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豹藥藤

(中藥)

鎖定
豹藥藤,中藥材名。本品為蘿藦科植物豹藥藤的根。拉丁植物名:Cynanchum decipiens Schneid採收和儲藏:夏、秋季隨採隨用。功能主治為:祛風;殺蟲;止癢。主疥癬。
中文名
豹藥藤
別    名
四川白前
別    名
西川鵝絨藤
漢語名稱
Bao Yao Teng
性味歸經
有毒,歸肝經

豹藥藤來源

本品為蘿藦科植物豹藥藤的根。拉丁植物名:Cynanchum decipiens Schneid採收和儲藏:夏、秋季隨採隨用。

豹藥藤功能主治

祛風;殺蟲;止癢。主疥癬。

豹藥藤形態特徵

莖灰白色,被單列微毛。葉雙生;葉柄長1-3cm,通常具有葉狀托葉;葉片薄紙質,卵圓形,長5-8cm,寬2-4cm,先端漸尖,基部心形,兩面均被微毛。傘形或傘房狀聚傘花序腋生,長3-15cm,有花多達25朵;花萼被微毛,5深裂;花冠白色或水紅色,開展,裂片長圓形;副花冠雙輪,外輪環狀,近肉質,裂片三角形,極短,內輪為卵圓形的肉質舌狀片;花粉,塊每室1個,下垂;柱頭隆起,先端2裂。蓇葖果單生,線狀披針形,長達11cm,直徑約1.2cm,外果皮灰白色,有直紋。種子長圓狀匙形,先端具魄絹質長約2cm的種毛。花期5-7月,果期7-10月。

豹藥藤分佈區域

資源分佈:分佈於雲南、四川等地。

豹藥藤生長環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000-3500m的山坡、溝谷及路邊的灌木叢中或林中向陽處。

豹藥藤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研末;調搽。

豹藥藤藥理作用

1.抗驚作用:本品及同屬植物西藏牛皮消C.Saccatumw.wangexTsiangetP.T.Li根中提得的總甙有與青陽參類似的中樞作用,對於小鼠最大電休克,本品總甙200mg/kg或西藏牛皮消總甙300mg/kg腹腔注射均未見明顯作用,但均可增強苯巴比妥鈉和苯妥因鈉的抗驚厥作用,分別使苯巴比妥鈉ED50從13.Omg/kg降低至2.4mg/kg和2.Omg/kg,使苯妥因鈉的ED50從4.8mg/kg降低至2.2mg/kg和2.0mg/kg。對於大鼠聲源性驚厥發作(AS),腹腔注射時ED50分別為18.8(11.7~30.1)mg/kg和13.6(7.3-25.5)mg/kg,本品總甙100mg/kg灌服隔日1次連續3次對AS也有明顯拮抗作用。對於大鼠點燃效應,本品100mg/kg灌服1次,或50mg/kg灌服2次均無保護作用,但西藏牛皮消總甙50mg/kg或25mg/kg連眼Zd可明顯減輕發作強度。
2.鎮靜、鎮痛作用:本品總甙100mg/kg或西藏牛皮消總甙75mg/kg可明顯減少小鼠自發活動;兩者600mg/kg灌服均可顯着提高小鼠對熱板刺激的痛閾。
3.毒性:本品總甙和西藏牛皮消總甙腹腔注射對小鼠的LD50分別為496.2(427.3-576.1)mg/kg和327.7(275.0-390.5)則ng/kg,對雄大鼠分別為349.0(270.0-451.7)mg/kg和289.5(225.9-290.9)mg/kg,對雌大鼠分別為265.2(201.0-362.3)mg/kg和241.0(195.2-297.4)mg/kg。主要毒性表現為先輕微抑制,自發活動減少,繼而步態不穩,搖晃並發展為陣攣性驚厥和強直性驚厥,驚厥反覆發作可持續10多小時,並進人驚厥持續狀態而死亡。驚厥發作時動物有嘶叫、大量流涎等[1,2]。

豹藥藤毒理作用

對化膿性球菌及多種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

豹藥藤相關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根:有毒,外用治疥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