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豳歌行上新平長史兄粲

鎖定
李白去新平旅遊時,遇上天氣寒冷,寫了這首《豳歌行》,呈獻給在此地作長史的族兄李粲,希望幫助他解決禦寒之事。
全詩分三段。前四句為第一段,寫秋至豳谷時的蕭條冷落。樹木落葉,涇水湍急,哀鴻悲鳴,愁雲慘淡,寒氣來臨,透露出詩人心情的悲涼。“憶昨”八句為第二段,寫自己旅居新平其間,天氣由熱變冷,禦寒之事,遇到困難。“憶昨”四句言初至新平時,荷紅柳綠,正值盛夏,與郡守來往飲酒,生活得很舒心。“寧知”四句言天氣變化之快,令人意想不到,致使禦寒無着。寧知,言意想不到。胡霜、寒灰、落葉寫天氣寒冷;繞客衣、憑誰暖、何處歸,寫禦寒無着落。“吾兄”八句為第三段,示意長史粲幫助他解決禦寒問題。前六句寫粲兄悠閒行樂,意謂其家境富裕,有能力幫助他。末二句以棣華為喻,請求其族兄幫助他。“涇水浩浩揚湍波”暗示時光流逝之快。“前榮後枯”暗示彼榮此枯,理應援引。
中文名
豳歌行上新平長史兄粲
年    代
盛唐
作    者
李白
體    裁
七言古詩
出    處
全唐詩

豳歌行上新平長史兄粲作品原文

豳歌行上新平長史兄粲
豳谷稍稍振庭柯⑵,涇水浩浩揚湍波。
哀鴻酸嘶暮聲急⑶,愁雲蒼慘寒氣多。
憶昨去家此為客,荷花初紅柳條碧。
中宵出飲三百杯,明朝歸揖二千石⑷。
寧知流寓變光輝⑸,胡霜蕭颯繞客衣。
寒灰寂寞憑誰暖,落葉飄揚何處歸。
吾兄行樂窮曛旭⑹,滿堂有美顏如玉。
趙女長歌入彩雲,燕姬醉舞嬌紅燭⑺。
狐裘獸炭酌流霞⑻,壯士悲吟寧見嗟⑼。
前榮後枯相翻覆⑽,何惜餘光及棣華⑾。 [1] 

豳歌行上新平長史兄粲作品註釋

⑴豳,古國名,周先祖公劉所立。其地在今陝西彬縣東之旬邑縣境。《詩經·大雅·公劉》:篤公劉,於豳斯館。《史記·周本紀》:公劉卒,子慶節立,國於豳。司馬貞索引:豳即邠也,古今字異耳。王琦注:《輿地廣記》:邠州,古豳國。西魏置豳州,後周及隋皆因之。煬帝初,州廢。(隋)義寧二年,復置豳州。唐開元十三年以字類“幽”,改作“邠”。天寶三載,以為新平郡。長史,郡府官名。長兵馬。唐制:州佐職有長史一人,位在別駕之下,司馬之上。從“餘光及棣華”可知這位叫作“粲”的州長史應該是李白的族兄。“豳歌行”是詩的體裁,“上新平長史兄粲”是詩的內容。
⑵“豳谷”句:謂古豳國故地到了秋天,樹上的枯葉全都抖落。豳谷,即古豳之地。王琦注引何大復《雍大記》:豳谷在邠州東南三十里故三水縣公劉立國處。稍稍,全都。振,抖落。庭柯,庭院中的樹木。
⑶酸嘶:即哀鳴。
⑷二千石:漢制,郡太守、諸侯相俸祿二千石,遂用以稱郡太守。
⑸“寧知”句:謂哪知旅遊途中,時光變得這麼快。光輝,即時光。
⑹窮曛旭:謂通宵達旦。曛,黃昏。旭,清晨。
⑺“趙女”二句:謂堂上美女歌聲嘹亮,舞姿動人。趙女,趙地美女,這裏泛指美女。長歌入彩雲,謂放聲歌唱,歌聲高亢嘹亮,直入雲霄。燕姬,春秋時,北燕之女。見《左傳》召公七年。這裏泛指美女。醉舞嬌紅燭,形容醉後舞姿嫋娜,嬌如燭焰飄忽。
⑻“狐裘”句:謂天氣已冷,主人身披狐裘,在炭火爐上温酒而飲。獸炭,作成獸形的炭。《晉書·外戚傳·羊琇》:琇性豪侈,費用無復齊限,而屑炭和作獸形以温酒,洛下豪貴鹹競效之。流霞,指酒杯。
⑼“壯士”句:謂壯士動情歌唱而無嘆嗟之聲。意謂堂上充滿樂觀氣氛。
⑽“前榮”句:謂氣候變化不定,以前温暖,後來突然寒冷。榮,草木茂盛。枯,草木枯槁。翻覆,變化不定。
⑾“何惜”句:願兄長念弟兄之情分,對自己有所照顧。棣華,喻兄弟。《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通“萼”,花托)不韡韡(wěi,光明貌)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2] 

豳歌行上新平長史兄粲作者簡介

李白
李白像 李白像 [3]
(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自稱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葉(唐時屬安西都護府,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並好行俠。從25歲起離川,長期在各地漫遊,對社會生活多所體驗。公元742年(天寶元年)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遭權貴讒毀,僅一年餘即離開長安。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杜甫結交。安史之亂爆發後,他懷着平亂的志願,於公元756年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爭奪帝位失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漂泊東南一帶,卒於當塗(今屬安徽)。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説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峯。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