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豔情詩

鎖定
豔情詩是指帶有色情意味的詩歌,代表作《玉台新詠》、《夾竹桃》。
中文名
豔情詩
起    源
南朝
代表作
《玉台新詠》、《夾竹桃》
詩體別名
玉台體

豔情詩豔情詩的由來

這類詩歌作品在中國古代歷史至少可追溯到南朝時期的樂府民歌。南朝徐陵在梁中葉時“選錄豔歌”﹐編纂了《玉台新詠》,收詩769篇﹐計有五言詩8卷﹐歌行1卷﹐五言四句詩 1卷﹐共為10卷,主要收男女閨情之作.後世人們遂稱豔情詩體為"玉台體".此後在民歌中,豔情始終是最重要的主題之一。民間的豔情詩歌也受到文人的欣賞,他們收集、編輯這些作品,使之得以流傳下來。同時,文人們還對民間的豔情詩歌進行仿作。此外,文人們也創作他們自己非民歌化的、文辭更為典雅的豔情詩。

豔情詩詩性

南朝樂府詩中已經出現比較露地詠歎、讚美男女性愛的短歌。如《碧玉歌》:“碧玉破瓜時,郎為情顛倒,感郎不羞郎,回身就郎抱。”《子夜歌》:“宿夕不梳頭,絲髮披兩肩,婉轉郎膝上,何處不可憐?”《子夜四時歌》:“開窗秋月光,滅燭解羅裙,含笑帷幌裏,舉體蘭蕙香”等等。此後在敦煌曲子詞中也可見到類似民歌。到晚明時期,對民間豔情詩歌的收集、編輯達到一個高潮。馮夢龍編輯了當時廣為流行的民間小曲集《桂枝兒》、《山歌》、《夾竹桃》等,風行一時,其中收集的都是南方吳語地區的民間豔情詩歌。這些民間小曲在歌詠、描寫男女性愛時比南朝民歌更為坦率直露,受到當代鄭振鐸等民間文學史研究者的高度重視。在清代仍有步馮夢龍後涯收集改編民間情歌者,例如華廣生編的《白雪遺音》等。南朝君臣在江左過着醉生夢死、縱情聲色的生活,他們開始創作屬於文人的豔情詩。在《敬酬劉長史詠名士悦傾城》(鮑泉)、《詠內人晝眠》之類的詩題下,以:“上客徒留目,不見正橫陳”、“夢笑開嬌靨,眼鬟壓落花,簟紋生玉腕,香汗浸紅紗”之類的詩句描述美女的肉體和文士對她們的性愛。在高度開放的唐代,性愛自然也不是詩人們迴避的主題。從李白《寄遠》中的“何由一相見,滅燭解羅衣”,〈對酒〉中的“玳瑁筵中懷裏醉,芙蓉帳裏奈君何”,元鎮〈會真詩〉中的“無力慵移腕,多嬌愛斂躬,汗流珠點點,發亂綠葱葱”等詩句不難想見這方面的情況。五代兩宋時期,詞又成為文士們創作豔情詩歌時使用的主要形式。 豔情詩還有一個變化的形式,是將詩寫成關於性器或性交的謎語。這種形式可能是從“性”的隱語發展而來。民間豔情詩歌非常喜歡使用這種形式,在《山歌》之類的民歌集裏可以見到大量實例。文人的豔情詩中有時也使用這一形式,例如唐代張文成著名的《遊仙窟》中的一些詩就是如此。“性謎詩”通常都是極為明白易曉的,使人一看便知所詠歎的主題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