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讒邪

鎖定
讒邪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chán xié ,:指的是讒佞奸邪的人。
中文名
讒邪
拼    音
chán xié
釋    義
讒佞奸邪的人
注    音
ㄔㄢˊ ㄒㄧㄝ ˊ

目錄

讒邪釋義

[calumny and fallacy] 讒言邪説
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唐· 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2] 

讒邪出處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相勝》:“火者,司馬也。司馬為讒,反言易辭以譖愬人,內離骨肉之親,外疏忠臣,賢聖旋亡,讒邪日昌, 魯 上大夫 季孫 是也。” [1] 

讒邪例句

《晉書·惠帝紀》:“勢位之家,以貴陵物忠賢路絕,讒邪得志,更相薦舉,天下謂之互市焉。” [3] 
《北齊書·後主幼主帝紀論》:“賣官鬻獄,亂政淫刑刳剒被於忠良,祿位加於犬馬,讒邪並進,法令多聞。”
唐 黃滔 《代鄭郎中上興道鄭相啓》:“扇澆薄為淳風,激讒邪歸直道。”
明 屠隆 《彩毫記·妻子哭別》:“恨臨岐,那讒邪把忠良禁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