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讀史

(王安石的詩)

鎖定
《讀史》是北宋文學家王安石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是王安石針對當時俗儒歪曲歷史事實,把糟粕當精華的情況而寫的,詩的前四句説一個人的功名是經過一番艱難才得到的,但卻不知誰能如實記載他們的事蹟。後四句説有人把古人流傳下來的糟粕當作精華,而真正美好的東西是很難流傳下來的。這首詩寫得深沉、抑鬱,抒發了詩人的憂愁和怨憤,容量甚大,耐人尋味。
作品名稱
讀史
作    者
王安石
創作年代
北宋
作品出處
《全宋詩》
文學體裁
七言律詩

讀史作品原文

讀史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終欲付何人①?
當時黮闇猶承誤,末俗紛紜更亂真
糟粕所傳非粹美,丹青難寫是精神
區區豈盡高賢意,獨守千秋紙上塵 [1] 

讀史註釋譯文

讀史詞句註釋

①行藏:行止,指事蹟。
②黮(dàn)暗:昏暗,不清楚。猶承誤:還以誤傳誤,以訛傳訛。
③末俗:後世的習俗。
④粹美:指精華。
⑤丹青:中國古代繪畫的材料,這裏指繪畫藝術。
⑥區區:形容很少,指一點點歷史記載。
⑦“獨守”句:意為俗儒只會死抱着史書裏的糟粕當寶貝。塵:塵土,這裏指糟粕。 [1] 

讀史白話譯文

自古以來一個人要歷盡苦辛才名就功成,可如實記載下他們的事蹟要靠哪一個人?
往往是由於當時的情況不清而以訛傳訛,加上後世的流俗更攪亂了事實以假亂真。
低俗的東西即使怎樣流傳也談不上精美,要知道繪畫最難的是畫出人的氣質精神。
點點記錄怎能寫盡古代賢哲的品格學問,俗儒們只會死守古書的糟粕真可笑可憎。 [1] 

讀史創作背景

王安石這首《讀史》作於元豐八年(1085)。這年三月,神宗趙頊去世後,舊黨得勢,新法漸廢,王安石心中十分痛苦,這首《讀史》就是在這種滿懷憂憤的情況下寫成的。 [2] 

讀史作品鑑賞

讀史文學賞析

這首詩直言不諱地表達了王安石的歷史觀。詩人針對當時俗儒歪曲歷史事實的現象進行抨擊,表現了一個改革家的戰鬥精神。
詩的開頭四句説自古以來一個人的功名是經過一番艱難才得到的,但卻不知誰能如實記載他們的事蹟。歷史從來都是難以説清的,即便是在當時也是非難辨,在遙遠的後世就更是如此了。後四句説有人把古人流傳下來的糟粕當作精華,而真正美好的東西是很難流傳下來的。即便是最出色的畫師,也無法描繪出人的精神。因而史書不過是故紙堆而已,並不能真正表達出歷代高賢的品格。王安石不只是替古人感慨,也是為自己擔憂,他已經預感到那些守舊勢力不可能輕易放過自己,後世強加於他的污水肯定不會少。他提醒人們,不要輕易相信所謂的“正史”對他的評價。應當透過層層迷霧追尋歷史的真相。
“糟粕所傳非粹美,丹青難寫是精神”是被後人推崇引用的名句,常用來説明在文藝創作上刻畫人物時,外表好寫而內心世界和本質精神卻不易寫的道理;或者説明要反映事物的本質是不容易的。 [1] 

讀史名家點評

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蔡鎮楚在《精選今譯詩詞曲賦》中説:此詩因讀歷史有感而作。自司馬遷《史記》以降,中國史書多為官修,基本上是替帝王將相立言,是中國宗法文化的產物。王安石這首詩所述,認為讀史的基本態度是要區分精華與糟粕,見解十分精到。 [3] 

讀史作者簡介

王安石,字介甫,晚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仁宗慶曆二年(1042)進士。嘉祐三年(1058)上萬言書,主張改革政治。神宗熙寧二年(1069)為參知政事,次年拜相。積極推行新法,並取得了一定成就。由於保守派的反對,熙寧七年罷相,熙寧八年再相,次年被迫辭職。後退居金陵,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他的文章議論宏大,言簡意賅,條理分明,形成鋒利峭拔的藝術風格。“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臨川先生文集》。 [4] 
參考資料
  • 1.    餘建忠.中國古代名詩詞譯賞:雲南大學出版社,2011.05:第307頁
  • 2.    姜漢林.歷代官怨詩賞析:大連出版社,1996.02:第263頁
  • 3.    蔡鎮楚,龍宿莽.精選今譯詩詞曲賦:中南大學出版社,2012.02:第179頁
  • 4.    (清)吳楚材,吳調侯.古文觀止彩圖館:中國華僑出版社,2016.05:第384頁